南丹概况
-
南丹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截至4月25日,该县落实烤烟种植2.55万亩,移栽烟叶1120亩,种植红高粱5000亩、种桑养蚕6000亩,瑶山鸡养殖420万羽,实施乡村屯级公路建设26条286公里,兴建28处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和26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南丹县以烤烟、长角辣椒、巴平大米、红高粱优质农产品基地和板栗、椪柑、黄腊李、瑶山糖梨等优质水果基地以及桑蚕、瑶山鸡、优质鹅、黄牛水牛养殖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形成了"一乡一品、几村一品"的发展格局。仅烤烟一项,该县共落实示范种植2400亩,种植20亩以上的烟农达120户,六寨镇巴定老街王朝丽租用好田好地种植25亩。致力打造产地品牌,使长角辣椒、黄腊李、瑶山糖梨、优质椪柑、瑶山鸡等品牌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前景看好。按照"招商引资新建一批,改革改造巩固一批,创造条件培育一批"的思路,该县在做大做强丹泉酒业、吉朗食品厂、六寨茶厂等原有重点企业的同时,积极引进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启动了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积极拓宽农产品销售网络和渠道,发展了6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
南丹县以“科技支撑、品牌引领、多业并举”思路发展创新型经济,拉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去年,该县综合经济实力跃居河池市第一,财政收入总量全区第二、增速全区第四,首次跻身“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行列。县委书记潘育伟介绍,今年该县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1-4月地区生产总值12亿元、财政收入2.3758亿元,同比增长25.5%和101.12%。
南丹县内有锡、锑、锌、金、银、铜、铁、铟、钨等20多种有色金属,总储量1100万吨,其中锡储量144万多吨,居全国首位,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中国的锡都”、“矿物学家的天堂”;南丹工业初具规模,已形成有色金属、建材、机械、化工、食品、造纸等12类工业体系,有色金属的采选冶自成体系,已具有7000吨/日选矿能力的锡、锑、锌综合选矿能力,具备年产1万吨的锡冶炼、年产2万吨的锑冶炼、年产1万吨的铅冶炼、年产1万吨的锌冶炼能力,锡锌产量居全国第一,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锡锌生产基地。
南丹县共有学校460所。其中,幼儿园3所,村完小147所,村以下教学点285人,初级中学23所,自治区示范性高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文化事业红红火火,城乡文体活动频繁开展,坚持每年举办全民运动会。各种各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多彩多姿;民间文化活动被纳入政府行为。壮族山歌对唱。南丹被评为全区“知识工程先进县”和“社会文化先进县”。南丹全面推行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建立健全了农村医疗卫生网络,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南丹广播电视微波联网开通,实现村村通电视目标。南丹是全区第一个规范采用定向微波传输广播节目的县。
广西南丹县里湖、八圩瑶寨与接壤的贵州荔波县朝阳瑶乡一带,誉称“中国白裤瑶之乡”。白裤瑶是瑶族大家庭中的一个特殊支系,约有3万多人口。憨厚、朴实、勤劳、勇敢的白裤瑶山民,在长期求生存的实践中发展成为一个闻名遐迩的山地民族,创造了婚俗、葬礼、服饰等各种浓郁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倍受世人关注。以其独特的服饰,自成一体。男人服饰最独特之处“白裤”,裤长仅过膝,用蓝布条锁口,正面裤脚上绣有五条红线绣织的红边,中间长两边逐渐短,形似五指。衣服对襟,圆领背开一小叉,有的襟底镶花边。包白头巾,裹里白外黑绑带而得名。白裤瑶妇女四季均穿齐膝百褶裙,裙边绣红线,裙面为蜡染的淡红色环形图案。女上身穿挂衣,胸前和背后两块家机黑布,上面用彩色线绣成各种各样的图案,一尺多见,同印状形(传说是皇帝御赐官印),两肩各用10厘米长的黑布相连,无领无袖,腋下无扣。“及膝白裤,背绣大印”,是白裤瑶服饰的概括。还有背篓代担挑的生产运输工具的习俗,也很引人注目。
南丹县的长角辣椒远销东南亚;六龙茶、丹泉酒成为名闻区内外的优质产品;柑桔、李子、柿子、板粟等水果资源丰富多样;烤烟生产初具规模,产量居广西第三位,成为广西烤烟生产基地。南丹长角辣椒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其特点是角长、肉厚、香脆微甜、辣味适中。远销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量400万公斤。驰名中外的桂林辣椒酱其主要原料就是南丹长角辣椒。长角辣椒被列为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南丹是“中国长角辣椒之乡”。南丹瑶鸡原是野鸡群种,产于深山老林中,好猎的白裤瑶群众进山居住后,将他们捕回驯化繁育。慢慢地发展成为今天这一品质优良、品种独特的南丹瑶鸡。瑶鸡肉质细嫰、味道鲜美、皮薄、脂肪少、口感极好。瑶鸡成为市场上的抢收货,年出笼200万羽,产品供不应求。被列为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南丹是“中国瑶鸡之乡”。黄腊李是南丹特产。主要产于南丹县罗富乡,是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地方稀有李子品种。黄腊李在南丹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南丹黄腊李品质优良,是明清的贡品,享誉区内外,目前在国内只有南丹才能生产出特别优质的黄蜡李。
大自然赋予南丹众多的资源,南丹的矿产著称于世,锡矿的蕴藏量居全国首位,有“中国锡都”之美称。罗富泥盆纪剖面被列为“世界泥盆纪海相标准剖面”。南丹境内有红水河、清水河、纳立河等多条美丽的河流。南丹的山水洞石尽揽雄奇险秀。那跨江越河、手臂相交的鸳鸯桥;那亿万年前就已形成的马岭神龙壁;那如海底龙宫的里湖地下河网;那山山相通、洞洞相连迷宫般的恩村溶洞群;那于明代正德年间(1615年)划破长空散落在瑶山的天外来客——铁陨石,无不让人刮目相看,赞叹不已。南丹的自然景观奇美绝伦,人文景观也极具魅力,千年的土司文化和六座古代营盘充分展现南丹历史的渊源。南丹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生活着壮、汉、苗、瑶等13个民族,其民俗风情多姿多彩。人口总数不足3万的白裤瑶至今仍保留着顺应自然的生活特色。他们崇拜天地,信奉自然,敬重祖先。白裤瑶民俗风情奇异多彩,它是中国乃至世界民俗文化一道奇特的景观,吸引世界的目光。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