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谦概况
-
囊谦县除充裕的大气降水外,还有丰富的地表河流水,均属澜沧江水系。扎曲、孜曲、巴曲、热曲、吉曲五条大河由西北平行向东南贯穿全境,流经长度为599公里,年平均流量387.6立方米每秒,年平均经流量为113.27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42.59万千瓦,平均每平方公里储能112千瓦。全县自产人均水量为6.55万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量的7.4倍,为我国人均水量的24倍。
囊谦县野生经济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据初步统计,全县的维管束植物,分属于69科,280余属,800余种。其中优良牧草70余种,药用植物400余种。野生药用植物中,价值较高的有冬虫夏草、川贝母、大黄、藏茵陈、雪莲、黄芪、偏蕾、秦艽、羌活等。此外,象淀粉植物(蕨麻)、香料植物(瑞香、美蔷薇)、蜜源植物(如岩忍冬)、纤维植物(如鬼箭锦鸡儿)等种类也很多。野生动物中兽类有32种,分属于5目12科;鸟类有75种,分属于10目32科。其中属于国家和省规定保护的鸟兽类有寻豹、金钱豹、猞猁、石貂、藏水獭、猕猴、马麝、白唇鹿、马鹿、鬣羚、盘羊、白马鸡、蓝马鸡、雪鸡、班头雁等15种。
根据初步探查,囊谦县境内有金、银、铜、铁、铅、锌、锡、石膏、硫磺、石灰石、煤、盐等矿藏。其中卤水盐储量丰富,开采历史愈百年,平均年产停建卤4千吨左右。全县八个盐场中仅达改盐场的勘探储量在4千吨以上。煤储藏量也较大,分布于白扎、娘拉、香迟、着晓乡境内,仅东坝乡豹草沟和尕松山2个矿点煤储量在227万吨以上。铅、锌、锡、铁等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也比较丰富。
囊谦县79.88万亩林业用地中,有用材林13.89万亩、防护林2.1万亩、疏林地14.67万亩、灌木林46.78万亩、无林地2.45万亩。现有木材蓄积量为208.78万立方米,其中云衫179.53万立方米,圆柏32.05万立方米,桦木0.2万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7.8%。1994年初,共有各类牲畜65.28万头(只),其中牦牛28.58万头,绵羊19.27万只,山羊15.64万只,马属动物1.79万匹。牦牛数量居全县牲畜之首,是由野牛驯化站培育而成的,属青藏高原特有的牛种,也是稀有家畜品种;藏系绵羊数量居第二位,属藏系粗毛羊,体质粗糙紧凑,适应性强,晚熟,生产性能较低,是适应高寒环境的绵羊品种;山羊占全县牲畜总数的第三位,适应陡峭的高崇山峡谷和森林灌丛环境,属克什米尔紫绒山羊中的原始品种。此外,尚有马、黄牛、驴(骡)、鸡等品种。
囊谦县开展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显成效。2009年来,囊谦县制定了《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方案》,选择具有资源条件、村“两委”班子领导能力强、党员带头致富积极性高、民风淳朴的香达镇香达村、青土村、吉曲乡巴沙村为试点村,开展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扶持贫困党员、群众兴办经济实体。通过组织人员深入试点村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农牧民党员带头组建互助资金组织,制定切合实际的村级实施方案和组织章程,以自筹和借贷方式筹集资金50万元,兴办了香达村采沙场、青土村乳制品营销合作社、巴沙村商铺房等3个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经济实体。截止目前,三个试点村互助资金经营实体启动营运已有近3个月,收入可观,参加互助资金组织农户对其经营实体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进—步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总计投资近亿元,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7万亩,特别是2003至2004年实施的休牧育草工程总投资近4000万元,该项目实施以来,有效降低了对草场的人为压力。囊谦县委、县政府确立了“以五大流域治理为重点,以天然林资源保护为中心,以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着力点,以保护和改善现有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最终目标”的生态建设工作思路,近年先后积极争取并实施的生态建设项目有两期退耕还林(草)工程、两期长防林工程和三期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及一期休牧育草工程。与此同时,他们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大天然林保护力度,到去年底,累计建设核心区2处,缓冲区2处,实验区1处,面积达1044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80%。其中重点天然林管护面积达到172.7万亩。此外,囊谦县以流域治理为重点的生态治理已初步收到成效。
囊谦县积极组织农牧民参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封山育林项目,使项目区农牧民增收130多万元。囊谦县自2005年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封山育林项目以来,按照实现“恢复三江源生态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农牧民达到小康生活”的目标,通过积极宣传、现场示范、技术人员指导等形式,组织5个乡、14个封山育林区和11个补种区的5600多名农牧民参与到封山育林项目中来,参加围栏建设、苗木拉运、栽植补种等劳动,共拉设围栏12.68万米,补植云杉94.5万株、沙棘40万株,按期完成了今年封山育林和人工补植建设任务。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