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概况
-
那曲县境内多山,地势呈西北向东南缓坡状,坡度较为平缓,多数山呈浑圆状,属高原丘陵地形。境内为终年积雪、人迹罕至的高原冰川型雪山,山势险峻。西北部绝对海拔高而东南部海拔较低,但地势险峻,山峰较多。由于东南系念青唐古拉山的余脉部分,高差显著,群峰林立,交通条件较差,而越向西北方向,地势逐高,但高差较小,山势平缓。
那曲县境内主要有西南的桑登康桑山脉、西北的那木热阿山脉、东南的贡嘎瓦嘎玛山脉和东部的色如山脉、可热阿山脉等。这些山峰均属念青唐古拉山脉的分支山脉或余脉。境内最高山峰为桑登康桑山峰,其海拔约6500米,主峰距那曲镇南100公里。贡嘎瓦山峰,劳普写嘎成山峰、色如拉根山峰等也属终年积雪山峰,海拔高度均在5500米以上。
那曲县从实际出发,按照畜牧产业化发展的方向,遵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规律,在活畜出栏、肉类、奶类、毛、皮、绒六大产业上做文章,进一步加大典型示范力度。2004年,第三批定点扶贫工作组和那曲县人民政府联合组织实施了《那曲县牲畜育肥流通示范点项目》、《那曲县门地奶制品加工流通示范点项目》和《那曲县古露镇奶制品加工流通示范点项目》,初步形成了恩尼羊、门地酸奶、古露拉拉和酥油等系列产品。3个项目均采取国家和群众入股的形式,全部由当地群众负责,实行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负盈亏的运行模式,直接受益群众达1000多人,年可直接增加现金收入600多元,辐射带动群众达5000多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139.0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0378.35万元,第二产业1143.98万元,第三产业8316.75万元,分别占全县GDP的51.53%、7.17%和41.2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67.49元,比上年增长16%。
那曲县境内主要河流是那曲河、贡曲河、莫曲河、菜油河和劳曲河等,均属那曲河的重要支流,许多季节性小河和山溪汇入那曲河或流入境内湖泊之中。这些河水径流总量约为440万立方米。较大的湖泊有达孜错、错鄂、乃日崩错、错木如错和夯错等(“错”藏语意为湖泊),除了乃日崩错是咸水湖之外,其余均为淡水湖。
截至目前,那曲县累计完成人工草场建设面积3.9万亩,动员群众开展房前屋后草场建设3.7万亩,天然草场围栏88万亩,畜圈64.8万平方米,暖棚15.73万平方米,羔圈4.29万座。投资512万元建设的农业综合开发区正在实施中,投资2700多万元的国家级草原生态建设项目已经启动,投资2500多万元的退牧还草项目开工建设。这些项目的建设实施,对促进那曲县畜牧业和生态环境良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发展畜牧业的过程中,那曲县始终把畜牧科技的引进、示范、推广、应用作为畜牧工作的首要任务,广泛开展与区内外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和企业团体在畜牧领域的合作,突出抓牲畜选育及配套饲养技术研究与开发,天然草场改良及人工草地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农牧结合技术研究与开发,畜牧业重大病虫害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无公害特色畜产品生产与深加工技术引进研究与开发等,着力推进畜牧产业化。优化畜群结构是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那曲县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加大投入、宣传服务、人才培训、提供信息等措施,严格控制牲畜总规模,提高牲畜整体质量,缓解草畜矛盾,2004年全县各类牲畜存栏114.7万头牗只、匹牘,比上年减少了2.2万头(只、匹)。同时,不断提高老弱病残牲畜的淘汰率,提高畜产品的商品率,全县2004年牲畜出栏率为28.54%,商品率为39.81%,分别比上年增加了4.08和3.5个百分点。
按照“牧业立县,三产兴县,开放富县,科教强县”的发展战略,那曲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分析制约瓶颈,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草业先行,以草定畜,以草兴牧,流通促牧,增草增畜,草畜平衡,突出效益”的畜牧业发展思路。明确提出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子;围绕壮大县域经济课题,坚持扬长避短,走发展特色经济的路子;围绕“三牧”发展重点,坚持草畜平衡,走可持续发展路子;围绕促进牧民增收中心,坚持以人为本,走富民强县的发展路子;围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战略,坚持统筹兼顾,走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子的工作措施。坚持草业先行突出强基固本饲草料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那曲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坚持科学的畜牧发展观,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子,在努力保护现有草场资源,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同时,千方百计增加草场建设投入,不断提高草原、草地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单位面积载畜量,先后实施了一大批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开发、农牧开发等草原草场建设项目。
那曲县是纯牧业县,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草原面积1.25万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面积1.05万平方公里。牲畜品种主要有牦牛、绵羊、山羊和马。2000年各类牲畜存栏998876头(只匹),牛羊毛总产量42.9万公斤,山羊绒总产量13万公斤,牛羊皮38万张,牛羊肉总产量543万公斤,奶类总产量560.6万公斤。
那曲县属高原亚寒带季风半湿润气候区。这里冬季长达近半年,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为-2.1℃,元月份平均气温-14.4℃;全年没有绝对无霜期,每年十月至次年五月为风雪期和土壤冻结期,六月到八月为生长期。年降水量为406.2毫米,多集中在六月至九月间。年蒸发量为1810.3毫米,相对湿度只有51%。气候特征是干燥、多风。
那曲县矿产资源主要有锑、铅锌、硫、砂金、水晶、大理石、铜、铬铁、孔雀石、磁铁矿、石墨、卤虫等19种。野生动物68种,哺乳动物28种,野生鸟类32种,列为国家保护的有:大头羚羊、獐子、水獭、猞猁、野驴、狗熊、天鹅、黑颈鹤、斑头鹰等。野生植物189种,可入药的有虫草、贝母、雪连花、红景天等。水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