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拉木概况
-
随着2000年聂拉木口岸行政体制的进一步理顺,口岸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展,经济和社会效益更加显著。2000年口岸贸易额突破10亿元人民币大关。自中央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山东省烟台市共派出四批援藏干部到聂拉木,他们带来了资金、技术和新的思路、观念,使聂拉木县经济社会快速向前发展。通过近十年的对口支援,有力促进了聂拉木县的发展。2004年,聂拉木县GDP达13700万元,财政收入505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430.28元,分别比援藏之初的1995年增长792.8%、100.08%和100.05%。第四批援藏干部进藏后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总奋斗目标:3年内落实援藏资金(物资)不低于2700万元;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牧民人均收入分别递增30%、27%、11%以上;消除800万元的县级财政赤字;争取在地区考评中位次前移。确定了援藏工作思路:把握好“四个结合”和“四个关系”。即远近结合,处理好输血扶持与造血扶持的关系;财智结合,处理好资金援助和智力援助的关系;内外结合,处理好援藏推动和自身推动的关系;点面结合,处理好重点突破和统筹发展的关系。
聂拉木县以实施“六大拉动战略”为突破口,使对口支援工作有力地迈出了理思路、抓起步,定制度、打基础,抓落实、见成效这三大步。去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1亿多元;农牧民人均收入达2011.92 元,同比增长9.4%。狠抓项目建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拓宽筹资渠道,累计落实援藏资金809万元,援藏物资830万元(折价),其它援助30万元,总计1669 万元。一年多来,共组织实施项目69个,项目总投资达1.07 亿元。这些项目涉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的各个方面,有效拉动了全县经济发展。
聂拉木口岸是全区最大的国家一级对外开放通商口岸。聂拉木县县委、县政府切实抓住边贸这个“龙头”,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口岸发展的意见》,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搞活区域经济,推进边贸资源优势向现实经济优势的转化。去年,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8000 万美元。优化产业布局。聂拉木县突出做好“农牧特色”、“藏药特色”、“边贸特色”这三篇特色文章,在打造主导产业、拳头产品、特色经济上狠下功夫。争取山东省投资1000 万元实施聂拉木藏药厂技改工程,集中力量发挥好藏药生产这个优势;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和《聂拉木县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去年,全县个体私营户达603家,从业人员1260 人;吸引国内外游客72万人(次),实现收入370万元,比上年增长30%。
聂拉拉木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喜马拉雅山脉与拉轨岗日山脉之间,是西藏自治区边境县之一。喜马拉雅山脉自南向北大致可分为三带:南带为山麓低山丘陵带,海拔700—1000米左右;中带为小喜马拉雅山带,海拔3500—4000米左右;北带是大喜马拉雅山带,是喜马拉雅山系的主脉。
聂拉木县水利资源极为丰富,有朋曲河、波曲河、门曲河、藏拉河等河流。波曲河终年水流湍急,环城至樟木镇流向尼泊尔汇入印度洋。全县有水电站3座,总装机容量2560千瓦;有邮电局两所,电信局两所,樟木邮政局还办理国际邮信投送业务,县城和樟木镇有程控电话1200余门;金融机构6个,县城有农行支行,樟木镇中国银行支行,可办理国内外一切资金往来业务;设有广播电视台和各乡镇广播电视单收站、电影放映队5个,新华书店1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一座;三所医院及各乡镇卫生所;一所中学,4所公办完小以及3所民办小学。
聂拉拉木县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气温偏低,冬季寒冷。南北高差悬殊,气候差异大,南部温暖湿润,北部干冷。降水较充沛,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日照充足,无霜期短。年日照时数2638.9小时。年无霜期170天左右。年降水量617.9毫米。
聂拉木县抓有形市场建设和无形市场建设,加大市场培育力度,不断提高全县经济的市场化水平。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以城兴商;以县城驻地和樟木镇为重点,扎实推进小城镇建设,先后投资1亿多元,重点实施了樟木镇滑坡治理和县城自来水、道路建设等一批基建项目;目前,全县商业网点达626个。一手抓营销,以销促产;通过建立和完善市场营销网络,不断扩大“神猴牌”藏药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目前,已在内地大中城市建立了18家代理机构,并和山东省、烟台市两步达成免。[t政itl木、5个(驻充堆村)、樟木镇(驻樟木居委会);亚来乡、琐作乡、乃龙乡、门布乡、波绒乡。共有45个村委会(居委会)。
聂拉木县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基础设施齐全,服务功能日趋完善。2003年列入国家“兴边富民”行动县。200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102万元,粮油总产量6648万吨,农牧民人均收入2711.1元。在318国道的终点樟木镇有聂拉木口岸,是西藏自治区唯一的国家一级陆路通商口岸。国家、自治区、地区及部分省市在樟木镇设立了分支机构及贸易单位,初步显示出现代化城市的雏形。设有海关、商贸边检、医院、学校、藏胞接待办、外事旅游等30多个单位。在这里商贾云集,商品琳琅满目,边境贸易活跃,南来北往的客人多汇于此,素有西藏“小香港”的美誉。
聂拉木县交通比较便利,被称为“旅游黄金线”的中尼公路(国道318线)纵贯全县3乡2镇,是全县和全区一条重要的经济动脉。全县基本形成了县村三级公路网。聂拉木县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基础设施齐全,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在318国道的终点樟木镇有聂拉木口岸,是西藏的一个国家一级陆路通商口岸。国家、自治区、地区及部分省市在樟木镇设立了分支机构及贸易单位,初步显示出现代化城市的雏形。设有海关、商贸边检、医院、学校、藏胞接待办、外事旅游等30多个单位。在这里商贾云集,商品琳琅满目,边境贸易活跃,南来北往的客人多汇于此,素有西藏“小香港”的美誉。随着2000年聂拉木口岸行政体制的进一步理顺,口岸规步扩展效益更加显著。2000年口岸贸易额突破10亿元人民币大关。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