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概况
-
宁阳县境内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多为低山、丘陵,西部多为平原。主要地貌类型有低山、丘陵、平原和水面。境内最高峰为东部凤仙山,海拔608米;最低处为东疏镇胡茂南洼,海拔46米。大小山峰146座,面积138平方公里;丘陵多分布于低山周围,海拔70—200米,面积432平方公里;较大河流15条,总长204.6公里,流域面积1021.3平方公里、属黄河、淮河流域水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宁阳县委、县政府对蟋蟀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高度重视,把斗蟋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成立了中国宁阳蟋蟀研究院,引导开发蟋蟀市场。使蟋蟀市场由原来的泗店镇土城(汉高祖元年建宁阳城旧址),辐射到县城、乡饮、磁窑、伏山、鹤山等10多个乡镇100多平方公里。斗蟋远销到港澳台、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为了弘扬中国蟋蟀文化,宁阳县定于每年九月六日至九日,举办“中华蟋蟀友谊大赛”,以大赛为载体,组织开展“中华蟋蟀研讨会”、“宁阳名虫展销会”、“泰山、曲阜、梁山、神童山旅游”等系列文化活动,被泰山国际登山节列为重点项目之一。
宁阳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日照2679.3小时,年平均气温13.4 o C,无霜期199天,年均湿度为0.6,年均气压1009.4百帕,最大冻土深度30cm。
宁阳县交通发达,京沪、磁莱铁路在境内交轨,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济微公路纵横南北,蒙馆公路横跨东西, 京沪高速铁路穿过县境东部;县乡公路四通八达,公路里程614.5公里。县城和乡镇已全部开通光纤通讯,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到11.75万门。全县建有坑口电厂1处、热电厂2处,城区供水公司2处;电网已全部完成改造任务,可满足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全县年平均地上、地下水资源总量为38047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66.13万立方米(包括引汶河水),地下水2143万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28031万立方米。抽样化验,宁阳地下水矿化指标在0.4克/升以下,总硬度为10—20德度,PH值在6.7—7.3之间,绝大多数为中性水。
宁阳县地壤普查总面积1687847.2亩,其中可利用面积1394542.5亩,占总面积的82.6%。可耕地1075735.5亩,占总面积的63.73%。
三中全会以来,宁阳县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矢志不渝地推动经济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科技教育、开展招商引资,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县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发展。以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为目标,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企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监管体制和运营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随着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逐步从难以发挥优势的竞争性领域退出,个体私营民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所有制经济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
境内初步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有30多种,主要有煤、铁、金、石英石、钾长石、水晶石、云田、铝土、硅石、石膏、花岗岩、石灰岩、硫磺、陶土、耐火土、砂子等。其中优质煤储量达5亿吨以上,花岗岩储量5000万立方米以上、钾长石储量860万吨以上,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宁阳蟋蟀历史悠久,闻名遐迩,以泗店镇产蟋蟀最为著名。宁阳斗蟋蟀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自古誉为“天下斗蟋第一虫”,历代被奉为皇宫贡品。宁阳斗蟋以个头大、性情烈、弹跳力强、善斗、凶狠而驰名中外,品种繁多,有青、黄、紫、红、黑、白等6大类260多个品种,载入古谱的名贵品种有大黑青牙、蟹壳青、青麻头、铁头青背、琥珀青、黑头金赤、紫黄等。光绪占9只。1984年天津蟋蟀友谊赛、1989年上海蟋蟀大赛、1992年上海与天津对搞赛以及每年全国蟋蟀友谊大赛上,宁阳斗蟋力挫群雄,夺冠称王,引起了海内外蟋蟀爱好者的极大关注。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所长、中国蟋蟀协会会长吴继传教授,多次带领专家来宁阳考察,确认鲁南宁邑这片钙质褐土区,是繁衍中华斗蟋的“摇篮”、“蟋蟀圣地”,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蟋蟀资源和良种,是中华蟋蟀文化之故乡,并在国内外大型报刊书籍上做了专题介绍。每逢秋季,海内外蟋蟀爱好者云集宁阳,争捕抢购。每年接待六万多人次,年蟋蟀交易额数千万元以上。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