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兰概况
-
几年来,普兰县在与时俱进的旗帜下,大胆突破陈规,通过干部进牧区活动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把思想观念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破除等、靠、要和小富即安意识,树立敢闯敢试、勇于开拓、加快发展的气魄和胆识,走符合县情的发展之路。普兰县委、县政府科学定位,张扬特色,发挥强大的政治优势、独特的商贸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区位优势,牢牢把握发展主题,以农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旅游、边贸、矿产、民营经济为抓手,以一城三镇为载体,按经济年均增长1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增10%的速度,一路高歌猛进。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实现了三年翻一番,农牧民收入三年中人均增长258元,达到1924元;县城规模扩大了两倍,市政建设日趋完善,初步实现了打造高原明珠,建设“阿里江南”的目标。
普兰县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全县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近年来,随着格桑路的改造、农贸市场、广场、客运站、疾病控制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安居园等相继建成;城市供水、供电、街道硬化、公厕建设等市政工程也有所进展,县城建设骨架基本形成。短短几年时间,一个崭新的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新县城耸立了起来,新旧县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和对比。
普兰县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去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9552亩,经济作物比重明显增加,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县年末牲畜存栏达165986头(只、匹),牲畜出栏率达33%,农牧民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近几年,许许多多的农牧民盖起了宽大整洁美观的新房,很多村组通上了自来水、看上了电视、有了电话。现在这个边陲小县不仅有了小灵通,有了移动手机,还通了互联网,坐在办公室、坐在家里就可以知晓天下大事。
普兰县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较高。境内山高谷深,山峦起伏,形成千姿百态、雄伟壮观、秀丽多姿的高原地貌。属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日照充足,日温差大,年温差相对也较大,气温低,降水少。年日照时数约为3153.2小时。年霜期213天。年降水量172.8毫米。自然灾害主要有雪灾、地震、洪水、泥石流、冰雹等。
普兰县自然资源丰富。普兰县农田、草场广阔,县境内天然草场的分布与地貌、气候等环境紧密相关,以高寒草甸、山地草甸、山地草原等为主,灌丛、沼泽、荒漠草场分布少。土壤以高山草甸土、山地草甸土、黑钙土等为主,有机质、氮、钾含量高,植物有高山柳、锦鸡儿等。普兰野生动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分布广阔。有野驴、野牛、盘羊、岩羊、雪豹、金雕等20余种,约1万余头(只)。县境北部的玛旁雍错是西藏高原最大的淡水湖,每年开春季节候鸟成群在此营巢产卵,孵化育幼。湖中盛产裸鲤,鱼类资源极其丰富。此外县境内还有众多药用植物和食用植物。
普兰县挖掘创新的源泉,关键在于选准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普兰县一是突出结构调整重点。通过减少青稞种植面积,提高青稞单产,加大油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造以游牧为主的传统畜牧业,稳步发展舍饲圈养和农区、城郊畜牧业;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稳步推进全县经济结构向着科学化、高效化的方向调整、优化。同时,创办了旅游公司,推出了神山圣湖品牌,开发了岗仁波齐矿泉水、清油、细德优质白糌粑等特色产品,不断创造经济发展的亮点。二是扩大开放,力争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拓展发展空间。充分发挥边境优势,制定优惠政策,加强县城市场软、硬件建设,广泛吸引国内外客商来县交易。连年举办物交会、旅游节等活动,扩大影响,不断创造新的发展机遇。三是突出民营经济重点。采取灵活政策,大胆放宽准入领域,降低创业门槛,简化审批程序,搞活民间融资,一手抓扩张总量,一手抓培育骨干,使民营工商户发展到400多家,成为县域经济的骨干。四是突出城镇化重点。积极争取各级投资,参与市政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扩大城镇规模。加大管理力度,提升城镇品位,塑造特色,建设一个天蓝、树绿、人旺、商兴的新普兰。
自1951年来,普兰县各族人民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发图强,历经和平解放、平叛改革、民主改革、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时期,彻底改变了封建农奴制的统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尤其是近几年,普兰县各族人民在阿里地委、行署的坚强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西藏社会局势日益稳定的大好机遇,在陕西省对口支援和援藏干部的共同奋斗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县经济总体呈现出速度快、效益高、后劲足的良好发展态势。截止去年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7060万元,连续三年增长速度超过18%;财政收入240万元,同比增长22%,走出了多年在100万元左右徘徊的困境;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2327.5元,同比增长10%。
普兰县矿藏资源较丰富,分布较广,品位较高。已探明的煤炭、铜、稀有金属矿储量大,开发远景广阔。其境内的石灰岩、硅岩、铅、锌、锰亦有开发价值。其境内的天然矿泉水流量大,品质优、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为国内少有的优质矿泉饮品。其境内的热水矿泉、温泉流量大,具有开发价值,对治疗皮肤病等具有特殊疗效。
普兰县属于半农半牧县,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牧业大县,也是阿里地区的粮油生产大县,全县粮油产量占全地区总产量的60%以上。全县耕地面积为10238亩,可利用草场面积945万亩。主要农作物有春青稞、春小麦、油菜、豌豆、蔬菜等,主要牲畜有牦牛、黄牛、犏牛、绵羊、山羊、马、驴等。
普兰县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文化事业繁荣兴旺,“电视村村通”,覆盖率达到83%,建立卫星接收站33座。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参与率达到100%。建立健全了地方病和传染病的预防和报告机制。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04年贷款用于教育资金350万元,完成了普兰中学、完小教师、学生住宿楼和教学楼主体工程建设。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2%,巩固率97%,小学毕业生合格率达100%,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并顺利通过了上级扫盲验收。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精神文明建设“五个进”和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农牧区”活动,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和军警民共建活动蓬勃开展,2004年该县被自治区政府授予“双拥模范先进县”称号。2004年我县组织招商引进印商资金804万元,并争取国家贴息贷款100万元用以发展神山矿泉水公司,在引进外资上取了得历史性突破。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