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概况
-
黔西县有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百里杜鹃森林公园花区。花区距县城30公里,位于县城北部红林、金坡、仁和等乡镇境内,绵延23公里,总面积35平方公里,杜鹃花品种达19种之多。花开时节,繁花簇锦,争奇斗艳,漫山遍野,蔚为壮观,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我县旅游资源除百里杜鹃外,还有东风湖、六广河峡谷、洪家渡库区、柯家海子淡水湖泊群、九龙山象祠、沙井观音洞、水西公园、李世杰尚书坊等自然山水、民族风情和人文景观,共同构筑了我县旅游基地开发建设的基础,将成为我县今后经济发展的后续支柱之一。
黔西县交通便捷:厦蓉高速、杭瑞高速、贵毕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成贵快速铁路、黔织高速公路、黔大高速公路、黔西-清镇高速公里、昭黔铁路正在建设中;黔金高速公路、黔遵高速公路正在规划中。在三年之内黔西将融入贵阳一小时经济圈,将成为黔西北地区主要交通枢纽,成为贵州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带。
黔西县有丰富的水资源:县域东、南、西三面环水,河流属乌江水系,水资源径流年总量77亿立方米。目前,境内建成了东风水电站、洪家渡水电站、索风营水电站等大中型水电站。百余个天然湖泊分布在县南部和西南部,被誉为贵州省三大湖群之一。
黔西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北、西北、西南及南部山峦绵延。东南西三面呈河谷深切,中部为浅洼地、缓丘坡地和丘峰洼地,地势比较平坦开阔。境内最高点海拔1679.3米,最低点海拔760米。具有低纬度、高海拔的地理位置特点。县城属丘陵地形,在群山环抱之中,九座狮山分布在城内外,城池如含苞欲放的莲花,故有“九狮闹莲”之称。
2006全年黔西县实现生产总值34779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6.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549万元,增长5.56%;第二产业增加值138229万元,增长52.45%;第三产业增加值107019万元,增长24.3%。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111064万元,增长98.03%。全县人均生产总值4111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78%。产业结构调整趋向合理,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幅提高。全县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6.2:32.5:31.3调整为29.5:39.7:30.8,与上年相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提高7.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农业基础薄弱;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高,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弱;三是工业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比较薄弱,工业企业规模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四是城乡低收入居民生活较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2006年,黔西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逐步提高,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稳定发展。全年种植业实现增加值62378万元,比上年增长1.36%。农作物播种面积18.83万公顷,比上年略微减少。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12.11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06%;油菜籽种植面积3.0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01%;烤烟种植面积0.76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8.28%;蔬菜种植面积1.22万公顷,比上年下降3.94%。主要农产品在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的情况下仍获得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16017吨,比上年增长1.57%;油菜籽产量54670吨,比上年增长5.23%,属历史最高产量;烤烟产量12986吨,比上年下降19.93%。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林业生产稳步发展。2006年,全县继续实施了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建设保护工程,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006.67公顷,比上年增长2.72%,其中退耕还林513.33公顷。本年新增封山育林面积1333公顷,育苗面积11.39公顷,苗木产量476.05万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5%。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渔业生产有所下降。2006年,全县实现畜牧业增加值36474万元,点生产总值的10.49%,比上年增长13.66%。全年肉类总产量达43169吨,比上年增长11%,其中猪肉、牛肉和羊肉分别到37575吨、2220吨和84吨,分别增长11%、6.99%和10.53%,禽肉产量为2816吨,比上年增长18.12%。全年大牲畜、猪、羊、家禽出栏分别为23398头、387367头、5627只和187.73万只,分别增长0.98%、11%、10.01%和18.11%。全县水产品产量131.75吨,比上年下降3.13%。
黔西县工业保持较快增长。2006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1064万元,比上年增长98.0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9%,比上年提高11.9年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5584万元,增长148.42%;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25480万元,增长13.47%。原煤、水泥、发电量等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产销衔接良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提高。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60891万元,是上年的22倍,产量销售率达99%;实现利润总额7695万元,是上年19.7倍;实现利税总额22461万元,是上年的24.7倍。建筑业发展下滑。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7165万元,比上年下降20.43%。固定资产投资受大型项目的建成投产影响而回落。全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8147万元,比上年下降24.95%。全县固定投资133802万元,比上年下降22.84%,其中:基本建设和更改投资131477万元,比上年下降22.6%;房地产开发投资2325万元,比上年下降34.5%。重点建设项目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443万元,比上年下降38.87%。
黔西县气候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类型多样,四季分明,水热同季,雨量较为充沛,小气候差异显著等特征。多年平均气温14.2摄氏度、降雨量1087.5毫米、日照1066.9小时、无霜271天,三伏无酷暑、三九不严寒。
黔西县矿产资源丰富:矿产主要有煤、高岭土、大理石、重晶石、水泥石灰岩、软质黏土、土陶原料黏土、黄铁矿、赤铁矿、钴锰矿。黔西是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工程拉开序幕的地方,能源优势明显,优质无烟煤矿遍布全县,潜在储量预计70亿吨以上,已引进山东兖矿集团、河南永煤集团、中电投贵州金元集团等20多个省市的企业来黔西投资创业,建设了青龙煤矿、黔金煤矿、黔西电厂等一批大中型企业。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