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隆概况
-
晴隆县社会发展事业成效显著。以“两基”攻坚为重点的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两基”验收合格,改造和新建中、小学校58所,完成校舍等建筑的改造和新建面积55400平方米,全县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均超过“十五”计划目标,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明显改善和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和农村卫生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已得到有效遏制,2005年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实现了“十五”计划的总人口控制目标。积极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和城区有线电视网工程,使全县的广播电视覆盖率明显提高。
晴隆县水果种类繁多,计有柑桔、桃、梨、李、苹果、花红、杏、杨梅、葡萄、樱桃、枣、拐枣、枇杷、柿、芭蕉、核桃、板栗等种类,以柑桔类为大宗,桃、梨、李次之。全县林木树种(含竹类)有52科116种,森林覆盖率为5.02%现有森林蓄积210755立方米,其中,用材林蓄积155299立万米,疏林蓄积20800立方米,散生蓄积16699立方米,以村寨为主的四旁树蓄积17949立方米。晴隆县野生植物种类繁多,较大宗的有,龙须草、刺梨、构皮、木油、脂蜡等。野生药物资源主要有倒提壶、黄精、天冬、续断、百部、白茂、独角莲、杜仲苦撩子、龙胆草、马尾莲、天花粉、金银花、菌灵芝、吴化子等。野生食用菌类主要有:木耳、香菇、竹荪等。
晴隆县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支柱产业迅速壮大。围绕“矿产强县”的发展战略,依托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2005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8亿元,比“九五”期末增加1.8亿元。“十五”全县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3.6%,超过了“十五”计划指标。“十五”期间我县煤炭、黄金等支柱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逐年递增,煤炭开发效益明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5年全县原煤生产完成了86万吨,焦炭生产完成了15万吨,年均分别增长了45.8%和27.2%。“十五”全县累计完成黄金产量84101两;完成30万吨水泥生产线技改,水泥生产实现了产销两旺;水电开发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晴隆县国民经济快速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十五”期间,全县经济发展保持了快速稳定持续健康增长,主要指标完成比预期要好,经济总量取得了新突破,县级经济实力有所增强,经济呈快速增长态势。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了6.8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115.3%,比“九五”期末增加3.29亿元。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3%,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3%;财政收入完成8068万元,完成“十五”计划的121.3%,年均增长率达15.4%。
晴隆县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全县上下始终把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以及实现农民增收作为重点,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增长。2005年全县农林牧渔业产值完成3.8亿元,比“九五”期末增加1.39亿元,提前完成“十五”计划指标。“十五”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8%,完成粮食产量8.9万吨,年均增长1%。草地畜牧业、茶叶、柑桔等特色农业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基地产品均获得无公害绿色食品质量及安全认证;山区草地畜牧业的发展,使晴隆县特色农业发展显现出优势,为农民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晴隆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明显增强,投资拉动效应显著。“十五”期间,全县各级各部门积极抢抓西部大开发和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机遇,实施了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2亿元,投资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增大。“十五”期间,我县先后完成了沙兴公路油路改造、晴隆至长流公路改造、小丫黑至安谷公路改造、西泌河提水工程等一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完成了一批通乡、通村路和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及退耕还林还草等扶贫开发和生态治理工程,全县农村电网改造已基本完成。这些项目的实施,使我县农村生产生活基本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初见成效。镇胜高速公路、光照电站、西南成品油管道铺设等国家重大项目在我县境内的工程进展顺利,这将成为我县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先后完成了一批城镇道路、供水等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2005年,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16%左右。
晴隆县农作物种多,品种丰富。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小麦次之。全县现有水稻品种91个,玉米品种20个晴隆五穗白质优、高产、亲和力强,省内外闻名,小麦品种12个,大麦品种5个,意仁品种3个。此外还有荞麦、高粱、谷子(粟)、稗、釉米等。经济作物:现有油菜品种6个,烟草品种15个,花生品种4个,大豆品种17个,甘蔗品种3个,茶树品种20个。此外还有棉花、大麻、芝麻、油茶等品种资源。
晴隆县地属珠江流域,除4个多平方公里属南盘江水系外,其余地区均属北盘江水系,县境内有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5条(包括界河、不包括北盘江),其中:一级支流3条,二级支流8条,三级支流4条,共计河长230.3公里。流域面积为856.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4.6%。县境内主要河流有西泌河、大桥河、麻布河三条。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80毫米,总集水面积1325平万公里,境内河流、溪沟较多,是省内降水较多的地区。晴隆县岩溶十分发育,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全县的泉水露头地点63处,其中最枯流量大于5条/秒的34处,小于5升/秒的29处。境内河流比降大,雨量充沛,全县水利埋论蓄量为7.7122万干瓦,可开发利用约有3.4干瓦(不含北盘江)。全县初步规划电站10座,装机18460干瓦,年发电量3892万度。全县水能资源埋论蓄藏丰富,但开发利用率极低。
晴隆县属高源峡谷区,最高点为县境西南隅与普安县交界处大厂镇的五月朝天以北约1公里处,海拔2025米,最低点麻沙河与北盘江汇合处,海拔543米,海拔高差达1482米。因受北盘江及其支流的强烈切割,切深长达500——700米,属深切割岩溶侵蚀山区。因此,全县地形起伏大,具有“山高坡陡谷深”的特点,地貌类型有低山、低中山、中山和高中山。石山地区岩溶发育强烈,伏流、地下河床、溶洞、落水洞、竖林、岩溶干沟等极为普遍。
晴隆县地表干早缺水,地形复杂,分布错综。一是山高坡陡谷深的地形与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山区,立体气候明显,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特征。二是独特的立体气候和多样化的土壤类型,形成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其中茶叶、脐橙、意仁米、中药材久负盛名,有利于立体农业开发。三是特殊的大地构造部位和地质构造。形成丰富的矿产资源,不仅种类多,而且组合态势好,主要有金、锑、铅锌等金属矿产资源和煤、萤石、贵翠、大理石、石灰石、方解石、瓷土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四是北盘江及其在县境内的支流蕴藏巨大的水能资源。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