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概况
-
杞县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是国家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区,素有“中原粮仓”之美称,是国家粮棉生产和出口基地县,属小麦、棉花、肉类、油料全国百强县,是国家瘦肉型猪、板山羊生产和出口基地县。近年来,杞县围绕兴县富民目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经比例已达到4∶6,复种指数达2.2。现已建成45万亩大蒜、25万亩辣椒、25万亩花生、6万亩菜花、4万亩芦笋和100万袋规模的香菇生产基地;建成23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24个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培育了方圆制革公司、家家福面粉厂、联富食品厂等一大批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十强县”。2000年,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了该县农产品“金杞牌”商标。大蒜种植面积、产量居全国第二位,。2002年5月,“金杞”牌大蒜经国家质检局审核批准,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原产地标志认证的蒜类产品。2002年12月,经河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鉴定,杞县“金杞”牌大蒜为无公害产品。2003年3月,“金杞牌“大蒜产品被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省技术监督局评为“河南省名牌产品”。2004年2月,杞县与中国农业大学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分别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朝来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杞县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兴建的集研发、蒜种培育、深加工、销售、检测、示范带动于一体的杞县大蒜产业城即将开工建设!
杞县工业基础较好,门类较为齐全,发展潜力较大。现有粮食机械、食品、酿造、化工、制革、纺织、线材、铸造、造纸、服装等十大支柱产业,并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主要产品达500多种,其中味精、酒精、白酒、高效平筛、棉纱、皮革 、钢铰线、铝铰线、磁性材料等30多种产品荣获部优、国优和国际金奖,远销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及东南亚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2000年以来,连年被评为“科技工作进步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杞县高中高招成绩连续四年保持开封市属五县领先地位。计划生育工作被中宣部和国家计生委联合命名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县”,县计生协会迈入全国百强县行列。
杞县地处豫东平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1℃,年降水量722毫米,无霜期210~214天。
杞县又是畜牧大县,现已建成规模养殖场1300多家,畜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近年来,杞县相继获得“全国棉花产量百强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畜牧业发展重点县”、“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十强县”、“全省产粮大县”等荣誉称号。
杞县历史悠久,商朝时建立杞国,距今已有3700年的历史。杞县人杰地灵,历代名人辈出,古有商代名相伊尹、西汉刘邦著名谋士郦食其,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女诗人蔡文姬等历史名流。近代有新中国河南省第一任省主席吴之圃、原新华社社长、著名记者穆青,当代有香港、澳门区旗区徽设计者肖红,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者张武,2009年觅风文学社创始人曹远航、黄鑫等知名人士。
杞县基础设施齐全。现有110千伏变电站2座,22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11座,年供电量达到1.7亿度。邮电通信事业发达,5万门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直拨国内外。建立了覆盖全县的公路、广播、有线电视网络。县城建设日新月异,现已形成了五纵四横的整体建设框架。在改造旧城、开发新区的同时,不断加快县城公共设施的建设步伐,先后投资2500万元完成了海河治理、自来水管网改造和综合体育场建设,文明、卫生、整洁有序的现代化城市已初步形成。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