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概况
-
粮食作物15种,115个品种,主要有小麦、 玉米、高梁、谷子、绿豆、地瓜、大豆、水稻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等。常种的蔬菜、瓜果类作物有40余种。各类花卉135种,其中:兰花为“市花”。 药材120余种。林木有乔、灌、花木140种及变种。经济树主要有苹果、桃、杏、梨、山楂等29种。观赏树有桧、柏、银杏、雪松、丁香等49种,其中:桧柏为“市树”。水生植物26种。畜禽主要有牛、马、驴、骡、猪、羊、鸡、鸭、鹅、兔等。各种鸟类29种,其中:鹭鸶为“市鸟”。还有野生兽类10余种,昆虫类30余种。水生动物主要有鱼类、虾类、贝类等。
曲阜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并于2005年经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的省级开发区,分东、西两区,总规划面积50.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2007年区内企业达到290家,实现业务总收入75亿元,已形成机械电子、建筑建材、生物医药、纺织服装、商贸物流等五大产业集群。
经过十余年的开发建设,开发区已颇具规模,具备四大优势:一是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曲阜经济开发区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胜地曲阜市城区东部、西部,距市中心3公里;104国道、327国道穿区而过;兖(州)石(臼)铁路曲阜站、曲阜新汽车站(已建设完投入使用)以及京福高速、日东高速公路城区出入口皆位于区内;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曲阜站距东区3公里,距京沪铁路兖州站10公里,距济南机场150公里,距日照港220公里,高速公路均可直达,交通十分便利。二是基础设施完善。建成区布局科学、功能齐全,已达到道路、供水、排水、通讯、供电、燃气、热力、有线电视管网及场地平整“八通一平”。区内设有海关、公用型保税仓库、花园式住宅小区、餐饮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具备良好的项目承载能力。三是资源丰富。曲阜煤、电、水、人力、文化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曲阜周围50公里是全国八大煤炭生产地之一,优质煤储量达250亿吨,区内有圣城热电厂,年发电量25亿度、2台670吨锅炉,可以保障充足的电力、热力供应;地下淡水储量丰富,水质良好;曲阜境内有曲阜师范大学、远东职业技术学院、济宁学院等高等院校,拥有职业中专、职工中专、行知中专、经济中专等中等技术学校,可为进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年接待中外游客600万人次,国际孔子文化节、省高新技术博览会、文博会在市内举行。四是政策环境宽松。入区企业除享受国家、山东省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外,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环保无污染、带动辐射性强的项目,其优惠实行一事一议。
境内矿产主要有煤炭、石灰岩、耐火粘土、磷、混合花岗岩、花岗石、磷矿、耐火黏土、地热矿泉水河沙等。已探明的煤炭储量约为10亿吨,石灰岩储量16.6亿吨。
境内地下水属淮河流域南四湖水系。共有大小河流14条,主要有泗河、沂河、蓼河、崄河4条河流。泗、沂两条主干河流自东向西横贯全境。 河流总长度245.9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8044万立方米,年平均径流深201.4毫米, 年平均实际可利用水资源总量23087万立方米。全市有水库塘坝270座,总库容15516 万立方米。其中:水库62座,主要有尼山水库、河夹店水库、梨园水库、胡二东水库、白塔水库、吴村水库、韦家庄水库等。
曲阜市属暖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四季分明,降水较为丰沛,具有春季多旱、夏季多雨、秋季干旱、冬季干冷少雪的气候特点。境内年平均太阳辐射热量120千卡/平方公里,常年平均日照时数2433小时,常年平均气温13.6℃,常年降雨量666.3毫米,常年无霜期199天,年平均风速2.4米/秒。
曲阜市南北最大纵距35.8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5公里,总面积895.93平方公里。境内百余座山头绵亘在东、北、南三面边境线上,群山内侧散布着几十个大小不等的阜丘,中西部为大片的肥田沃土。山丘与平原之比为3:7, 构成了东北高、西南低的基本地势。最高点是北部的凤凰山,海拔548.1米, 最低点在西南部的程庄,海拔47米,城区中心海拔60.5米。
近年来,曲阜市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招商”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工业兴市、项目立市”战略,以提升传统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培植新兴产业为目标,着力发展旅游经济、园区经济和外向型经济,深化企业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结构趋于优化。以“奋斗三五年跨入全国百强县”为目标,立足于打基础、增后劲、上水平,千方百计扩大投资、优化结构,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2009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3.32亿元,利税13.15亿元,利润7.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20%、16%,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