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概况
-
曲水县属雅理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大都比较平坦。念青唐古拉山的一条去脉逶迤北部,南坡形万长达5-20公里的7条山溪,辗转汇入拉萨河和雅鲁藏布江,山沟从高入低,由窄入宽,形成大小不等的冲积扇坡地。谷地最低海拔3500米,山峰最高海拔5894米。整个地形东、西部稍高,中部的拉萨河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较低。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日温差较大,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年日照时数近3000小时,无霜期短,年无霜期150天,年降水量441.9毫米。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冰雹、山洪、泥石流、干旱、风沙、病虫害等。
2005年,曲水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640万元,比上年增长18.25%,年均递增15.9%;财政收入750万元,比上年增长30.4%,年均递增38.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980元,比上年增长12%。2005年春播、复种芫根1.14 亩,建设西藏麦类作物良种繁育基地1万亩、种草养畜基地1400亩、高原西瓜种植基地100亩和牛羊综合养殖基地,其中高原西瓜和芫根泡菜已成为曲水县农产品的形象品牌,为该县今后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积累了成功经验。农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良种覆盖面积达89%,机耕、机播、机收率分别达73.4%、71.8%、57.5%。牲畜存栏总数11.53万头(只、匹),同比增长5.5%,出栏率达31.8%,畜产品商品率达45%。植树造林5260 亩,同比增长48.2%。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劳务输出达2万多人次,总收入达1450万元,同比增长11%。
曲水县是半农业牧县。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冬小麦、春小麦、豌豆、油菜等,为西藏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主要饲养牦牛、黄牛、山羊、绵羊、马、驴、猪、鸡等。现有14座小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780千瓦,年发电400万千瓦时。另有农具厂、粮油加工厂,其余为民族手工业。
曲水县把主攻工业强县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第一方略,采取多种措施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主体。“十五”期间,曲水的信通水泥厂、吉圣建材厂、藏药厂、芫根泡菜厂等30多家企业拉动着县域经济快速增长,形成了以聂当工业开发区为主的建筑建材行业集群和以县城农产品加工园区为主的藏医药与农产品加工行业集群。按照“区域集中、能量集聚、产业结合、开发集约”的原则,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基础先行、项目跟进、创新思路、多元投入”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平台,努力拓展发展新空间,积极筑巢引凤,加快曲水镇绿色农产品为主的加工园区、聂当建材、酒料为主的工业园区、南木民族渡假为主的三产园区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等配套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园区招商引资的承载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突出抓好优势产业的培育,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大幅度提高工业技术装备水平,从整体上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层次,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秀企业家集中,推进重点骨干企业上规模、上水平,进一步放大优势,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在服务好入园项目的基础上,坚持专业招商与全民招商并举,着力发挥专业招商队伍的作用,积极推行代理招商、网上招商等先进招商方式,采取小队伍、高频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法,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招商引资活动。“十五”期间,全县招商引资累计洽谈项目37个,总投资达5.7276亿元。
在强调经济建设的同时,曲水县坚持强化环境建设,充分发挥了集聚辐射功能。曲水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城镇综合水平、增强城镇服务功能为目标,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加强对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硬环境建设。曲水县以县城建设为中心,以拉贡公路沿线乡镇建设为突破口,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以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和完善城镇功能为重点,统筹考虑产业布局、生态环境、民族特色等多方面因素,按照既保留民族特色又兼顾现代城镇规划要求,加快城镇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集聚功能和辐射效应,带动和促进农牧区经济快速发展。目前,曲水县城形成了沿318国道及西侧山岭脚“L”形带状城市类型,布局特征为:“一线一区三中心”(一线:以东西向扬州路为城市内部轴线,联系三个中心;一区:318国道以南的工业区;三中心:行政中心、商业、文化、休闲中心,教育、科技中心)。同时,围绕提升城镇品位、提高居民素质和“净、亮、绿、美”的要求,正确处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的问题,严把土地征用和审批关,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对县城交通、通讯、电力、有线电视、供排水、城镇绿化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
2010年,曲水县预计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2650万元,年均增长1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330元,年均增长16.3%。其中,第一产业达到8990万元,年均增长6.8%;第二产业达到24850万元,年均增长25.2%;第三产业达到8810万元,年均15%;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21.08牶58.25牶20.67。工业总产值达37500万元,年均增长30%,财政收入达1800万元,年均增长19.4%,使曲水综合实力跃入全区前列。“十一五”期间,曲水县将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引曲水大发展,坚持发展与稳定两手硬,投资拉动与产业拉动两手抓,追赶与跨越并重,大力实施“项目建设、城镇建设、科教进步、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紧紧抓住工业强县“第一方略”、富民强县“第一目标”、项目投资“第一动力”、环境建设“第一手抓”、统筹兼顾“第一要求”不放松,按照“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原则,着眼于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眼前与长远的有机结合,做到农牧经济增效益、工业经济上规模、特色经济扩大总量、旅游经济挖潜力、开放经济求突破,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推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符合曲水实际,富有区域特色的、全面协协调发展的道路牞努力把曲水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西藏明珠县。
曲水县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生活条件。曲水县90%以上的人口是农牧民,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十五”期间,曲水县立足自身优势,不断调整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和区域种植结构,增加经济作物种植比重,促进了农牧业基地化、产业化、多元化、社会化,带动、促进、引领、支撑了农牧民增收。做大载体,以“基地化”带动农牧民增收。“十五”期间,曲水县进一步加快了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步伐,使之成为带动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的示范窗口,成为促进全县农牧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同时积极引导藏药厂、芫根泡菜厂、乌孜饮料厂在曲水建立原材料种植基地,以此加快全县农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牧民增收。培植龙头,以“产业化”促进农牧民增收。通过重点扶持藏药厂、芫根泡菜厂、乌孜饮料厂等一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运作模式,加快发展“订单农牧业”和“合同农牧业”,大力培育农牧区合作经济组织和农牧业经纪人,搞活农牧产品的流通,帮助农牧民规避市场风险,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牧区经济快速发展。
2005年曲水县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35 亿元,同比增长31.1%;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017亿元,同比增长25%;上缴税金达到787万元,同比增长30%。其中工业总产值达到1.01亿元,同比增长30.1%;工业销售收入达到8506万元,同比增长51%;工业企业上缴税金720万元,同比增长22.2%。2005年,累计洽谈项目30个,成功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3.8亿元,预计全年到位资金1.2亿元。已开工建设项目12个,正在洽谈项目10个。2005年的招商引资总额是前4年总和的两倍。投资8000万元的日喀则珠峰农机公司等大项目纷纷落户曲水。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