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县概况
-
近年来,容县围绕发展第一要务,抢抓机遇,凝聚力量,充分发挥区位、侨乡、资源三大优势,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4年获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综合竞争实力跃居第13位。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2.13亿元,同比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39亿元,增长39.75%;财政收入31077万元,增长18.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07元,增长26%;农民人均纯收入2998元,增长18%,增幅创十年来新高。特别是我们以发展园区经济为突破口,不断增强工业园区的吸引力、集聚力和承载力,工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良好势头,全县初步发展形成了电子、健康、林产化工、机械制造、陶瓷建材五大支柱产业集群。成功引进了全国电子行业综合实力排第七的无锡晶石电子集团公司,投资4亿元在我县建设生产基地,目前全县共引进了27家电子企业,初步形成了集聚态势;世界三大选种育种公司之一—法国古尔蒙公司与广西佳佳食品有限公司合作,投资2.1亿元建立法国优质家禽种苗(容县)繁殖基地和鹅肥肝加工基地。同时,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齐头并进。2004年度荣获自治区级十佳文明县城称号;2005年被评为国家卫生县城,是目前广西唯一的国家卫生县城,2006年以来,围绕“山青、水秀、地干净”目标,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扎实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不断优化发展软硬环境,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国家卫生县城”成果,形成了“好环境吸引好项目”的磁场效应。
容县河流水系属西江支流北流河水系。县境内最大的干流绣江,贯穿县境中部。它的两大支流一条是南部的杨梅江,另一条是北部的泗罗江,构成容县的三大河流。县境内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余条,河道总长871.7公里,相应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3公里。
容县地处南亚热带,气候宜人。全县耕地面积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6.6%,经济果木林约2.7万公顷。农业资源居“广西三宝”之首,古代列为朝廷贡品,原产于松山镇沙田村的沙田柚;有以肉香、骨软、色黄而饮誉海内外,特产于石寨下烟村的霞烟鸡;有味甘芳香、畅销欧美的玉桂、大红八角以及荔枝、龙眼、红菇、松脂、茶叶、桑蚕、中草药等。水资源 容县河流水系属西江支流北流河水系。县境内最大的干流绣江,贯穿县境中部。它的两大支流一条是南部的杨梅江,另一条是北部的泗罗江,构成容县的三大河流。县境内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余条,河道总长871.7公里,相应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3公里。水资源丰富,是全国百个电气化县之一。
容县是广西粮食高产县,自1996年以来,连续6年实现亩产“吨谷田”县。容县是广西畜牧、林果主要产区,全县家禽出栏926.37多万羽,肉猪出栏30.28万头,猪苗销量108万头,其中霞烟鸡、三黄鸡畅销粤港澳市场。全县以种植沙田柚、荔枝、龙眼为主的水果面积达27万亩;以玉桂、八角、速生丰产林、腐竹为主的经济林面积35.7万亩;速生丰产林5万多亩。水果、玉桂、八角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容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市场的拉动,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食品、机械、建材、日用瓷器、饲料、造纸等支柱产业。
容县陶瓷工业到了近代只有土陶、土瓷生产。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建筑陶瓷业的兴起,当地县委、县政府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整理容县城关窑址的珍贵资料,下决心继续发扬前人精湛的制瓷技艺,重振容县陶瓷业,进一步促进容县社会经济的大发展。1992年,容县兴建容县高级墙地砖有限公司?后改为广西都峤陶瓷有限公司?,总投资1.4亿元,先后建成彩釉砖生产线和玻化砖生产线。现在,除了原来的容县瓷厂、广西南山瓷器有限公司,容县还在西郊规划了陶瓷工业园区,吸引了中兴瓷厂等数家陶瓷企业前来投资办厂。充满魅力的容县陶瓷工业,正以一种崭新的形象,期待着绽放出城关古窑同样的风采与光芒!
容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3℃。7月最高,平均气温28.2℃。1月最低,平均气温12.2℃。年平均降雨量1698.9毫米。年平均无霜期335天以上。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台风、干旱、寒露风、倒春寒、冰雹。
容县古称容州,位于广西东南部,与广东西部毗邻,是云、贵、川、湘等省区陆路通往广东沿海的必经之地,交通十分方便。容县交通发达,路网密集。北流江(境内称绣江)穿境而过,水路可达梧州、广州、深圳、港澳等地。324国道贯穿东西,现境内已建成通车的高等级公路有容岑、玉容一级公路,容信(宜)、容平(平南县)二级公路,在建的高等级公路有容藤(县)二级等高等级公路。此外,在建的洛(阳)湛(江)铁路容县段已全线铺轨;在建的南(宁)广(州)高速公路容县段均以建成通车 。
优越的自然环境的历史条件,孕育了境内多姿多彩、特色鲜明的自然景观的人文景观,为容县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县内现有的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主要景区、景点沿着南北向公路两侧展布的格局。从南到北分别为天堂山、黎村温泉(常年水温50-72°)、黎村珊萃村黄绍祖居地、黎村山咀村石印山、杨梅镇农民城、平梨水库、都峤山、经略台真武阁、绣江乐园、十里乡杨贵妃出生地遗址、大容山、松山乡沙田村沙田柚原产地(广西第一个水果国家原产地保护区)、清末民国建筑群(多是民国时期的军政界名人故居)——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富有中西建筑特色,以及民国骑楼建筑群(广西电视台多次来此拍摄取景)等。容县“三名”旅游景区由真武阁景区、贵妃园景区、都峤山景区三部分组成。名楼,是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经略台真武阁景区;名人,是指反映“古代中国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一生传奇的贵妃园景区;名山,是指中国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二十洞天,自治区级风景名胜都峤山风景区。容县“三名”旅游景区位于县城和距县城10公里的石寨乡境内,整个景区结构奇特的楼阁、精美的园林、秀丽的山水令人流连忘返。
容县位于大容山和云开大山两大弧形山脉之间,东西南三面高,中部和东北部低,由南向东北微坡倾斜,平缓下降。县内山峦叠嶂,岭谷相间,河谷交错,丘陵起伏,是一个丘陵山地占优势的县。外廊呈北西—南东走向的长方形。容县地貌类型复杂,各种地类兼备,有堆积平原、台地、丘陵、山地等。河流两岸为狭小的平原台地,山地丘陵向中部逐渐下降,呈中山地、丘陵、台地、平原递次分布,在中部的槽谷地带,丘陵起伏,沟谷纵横,地表切割强烈,无平坦辽阔的平原。
容县县境西北有大容山脉,东北——西南走向,长约35公里。西南与东南是云开大山支脉天堂山,西北——东南走向,长约35公里,其主峰三唛尖海拔1263.2米,是容县最高山峰。中部有都峤山(又称南山),主峰大围顶海拔743米,方圆34.19平方公里,其山体表面为风化后生物残迹膜而成柴油黛色,为特殊的丹霞地貌,山内奇峰挺拔,狭谷幽深,山间洞壁相间,丹宫异彩。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