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迦概况
-
中尼公路穿越萨迦县县境,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全县,县道204查拉线和206萨初线连接所有乡镇,另有萨迦县通往拉孜县、丁结县的公路。现全县通车里程415公里,其中国道1条,28公里;县道2条,共172公里;乡道3条,共66公里。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从此,人类开启了客运火车穿梭“世界屋脊”的历史。青藏铁路开通之前,西藏是祖国唯一没有铁路的省区。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是我国的“江河源”。在青藏高原这种原始、独特、脆弱、敏感的地理生态环境中修建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对于青藏两省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各族群众生活,对于增进民族团结和巩固祖国边防,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也为青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相信,随着祖国的繁荣富强和各项建设事业的蒸蒸日上,西藏的铁路交通会得到更大的改善和发展,藏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西藏的明天会更好。
萨迦县教育事业:为提高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县委、政府特别重视,先后拔出了巨款,社会捐资对学校进行了扩建和新建,使萨迦县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民改前,萨迦只有一所私塾学校,而且供贵族子弟就读。民改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由原来的一所小学,逐步发展到现在的一所县中学,11所乡中心小学,86所村办小学。在校学生6492名,师资队伍350名,其中:中级职称19名,助理级职称174名,原级124、未聘用人员18名,其它219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以上,培养了一大批人才。2005年是我县的教育年,是“普九”攻坚年。将全县干部职工,中、小学生、农牧民群众再一次掀起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高潮,加强宣传教育的战略和发展目标,宣传相关法律人人皆知,形成人人关心教育,人人为教育发展献技献策的良好局面。
萨迦县“劳务富县”战略扎实推进。2008上半年,萨迦县充分发挥典型村、典型户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群众外出打工,全县有组织输出的农牧民工占农牧民总数的40%。在输出地域上,积极引导跨县、跨地区甚至跨省输出。在输出行业上,把握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民族手工业等行业对劳动力需求增大的机遇,积极引导,促进劳务输出领域的多元化。县教育、劳动等部门密切配合,根据劳务市场的需求,狠抓劳动技能培训工作,提高群众的技能水平。1至6月,该县完成劳务输出13514人次,实现收入2137.03万元,人均收入1581.35元。
2008年上半年,萨迦县大力实施“农牧稳县、劳务富县、旅游强县”战略,全县经济发展态势良好。1至6月,全县预计完成生产总值761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2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9%。“一产上水平”取得新进展。萨迦县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以3000亩青稞标准化生产基地、5000亩二级种子田为基础,初步形成以吉定镇、扯休乡、雄玛乡、查荣乡为主的青稞、小麦、油菜基地。同时,继续加大雄麦乡、麻布加乡、扎西岗乡为主的土豆基地建设,扩大吉定镇、扯休乡荞麦基地及以大棚种植为主的蔬菜生产基地,粮、经、饲比例逐步调整为61∶23∶16。牧业生产方面通过实施“科技兴牧”和“龙头带动”两大战略,继续引进优质良种牛、白绒山羊、拉萨白鸡等优质品种,重点以萨迦镇为主发展专业养殖户,以木拉乡、赛乡、拉洛乡、麻布加乡、雄麦乡为主发展岗巴羊生产基地,以雄麦乡为主发展藏鸡养殖生产基地。1至6月,全县短期育肥出栏33163只绵羊单位,实现总收入976.89万元,农牧民纯收入为506.82万元,人均纯收入223元。
萨迦县的气候和高原的其它地方一样,有垂直分布的的特点,海拔高的地区比较寒冷,低的地区如吉定乡、扯休乡、雄玛乡气候和日喀则一样,比较温暖,自然条件比较好,是萨迦县重点产粮基地。有肥沃的盆地、川地,水支源也富丰、交通方便。其它7个乡除萨迦镇外,都属半农半牧区,农作物季节比日喀则晚15—20天,季节也稍迟。年降雨量大约在150—300毫米左右,最大400毫米,最小100毫米,雨量比较集中的季节在六、七、八三个月。相对无霜期大约70—100天。年平均气温在5—6℃,最高达27℃,最低为零下20℃。冬季多为西南风,干燥寒冷、风沙大、风力5级,最大9级,夏季风向多为东南和西南风,较温暖,属半干旱地带。
萨迦县全力实施“旅游强县”战略。大力发展以唐卡制作为主的旅游产品业,积极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将全县手工艺制作人集中到新建成的民族手工艺一条街上,现场制作并出售手工制品,使游客既可参观,又可现场参与操作。目前,该县已投入10万元进行唐卡生产,已形成“制作、包装、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发展服务链。在推动旅游富民工作上,充分调动农牧民参与旅游增收活动的积极性,积极支持农牧民兴办家庭旅馆、农家乐,开展民俗歌舞、休闲度假等服务,使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乡村旅游中来。
萨迦县的旅游资源“萨迦寺”是旅游胜地,是国家重点保护单位。他的宏伟建筑别具一格,凝聚着汉、蒙、藏族能工巧匠的血汗,使得“萨迦寺”的设计和建筑风格在西藏众如繁星的寺庙中独一无二,它是内地与西藏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萨迦寺珍藏着许多经卷、壁画等珍贵文物而闻名于世,被称为我国第二个敦煌。仅大神宝殿后壁是一个巨大的储藏文物之库,靠墙的三面书架长60米、高10米、宽1.9米,共有书仓464个,层层存放有佛教经典约8万多卷,创我国寺庙藏书之最。这些经典大部分是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和八思巴时期抄写的,用金汁、银汁、朱砂和黑汁物抄出的珍品。有一部分是我国最大的经典,长1.34米,宽1.09米,如将直立起来,要比一般的桌子还要大,搬动时需要4个喇嘛方可搬动。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贝叶经”,藏量多达20多部,系我国“贝叶经”保存最多的寺庙,萨迦寺的壁画也是一项艺术很高的珍品,而唐嘎比起壁画来更有艺术地位和研究价值,这套25幅的八思巴图,详尽记述了他一生具有的重要事件,每一组都有一个独立完整的故事,且注有简单的文字说明。萨迦寺宏伟壮丽的大殿四壁三丈半高的墙上,绘满了色彩绚丽的图画。那一幅幅记述宗教故事的圆轮壁画是世上罕见的,在主殿佛座下玻璃柜 内,珍藏着元朝以来历代皇帝赠送的许多碗、瓶、佛像等宋元古瓷制品。
萨迦县广电事业:萨迦县从1960年建立了县广播站和电影队(转播中央和西藏自治区及本县重大节目,电影放映抗英战争、解放战争影片和生活题材影片)。1985年建立了电视台,1996年安装了有线电视,2001年9月修建了调频广播,2002年正式接收中央四套加密频道,9乡2镇分别安装了地面卫星广播、电视接收站。目前全县130个行政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部分自然村的单收站和“4+3”、“6+1”广电工程项目继续实施。县城通过有线电视转播中央电视台节目和全国有关省市电视节目,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发挥了党的喉舌作用。
萨迦县医疗卫生事业:萨迦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比较快,从1960年由一所县卫生所,发展到现在的一所县医院,一所藏医院和原11个区的卫生所。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人员达93名。其中:国家正式干部44名,有中级称职的5名,初级10名、原级12名,乡村卫生员49名,控制了大型传染病的发生和常见病多发病的防疫治疗。为萨迦县的群众身体健康,开展正常的生产劳动,提供了医疗保障。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