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日概况
-
桑日县旅游资源,境内的神山、圣湖、温泉、寺庙及古建筑遗址随处可见。著名的旅游风景区有:西藏四大神山之一的沃德贡姐雪山(县境内最高峰、海拔6300米)、历世达赖喇嘛沐浴德沃卡温泉、宗喀巴传教寺――曲龙寺、雅鲁藏布江瀑布、里龙高山植物风景区、丹萨梯寺、恰卡曲登寺等。既具有光辉灿烂德民族文化、独特德风土人情,又有多姿多彩德迷人风景。
桑日县被誉为西藏的能源基地,水资源拥有量9.23亿立方米,贮藏量达10万千瓦,径流深度在240 -500MM之间,呈南部小,北部大的分布规律。水能资源境内除雅鲁藏布江外,还拥有沃卡河、比把河、曲松河,而且西藏自治区所属的卡沃一、二、三级3座大型水电站在该县境内。
2009年,桑日县GDP完成3.54亿元,同比增长29%,完成“十一五”奋斗目标的11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1000元,同比增长41%,完成“十一五”奋斗目标的116%;本级财政收入完成2047万元,同比增长35%,完成“十一五”奋斗目标的82%;税收完成4382万元,同比增长18%,完成“十一五”奋斗目标的14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20元,同比增长26%,完成“十一五”奋斗目标的86%;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1989元,同比增长26%,完成“十一五”奋斗目标的8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5亿元,同比增长32%,“十一五”期间已经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5亿元,完成“十一五”奋斗目标的10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24万元,同比增长39%,完成“十一五”奋斗目标的96%。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到10102万元和6597万元,分别比2008年增加669万元、955万元。桑日县基本提前达到了“一年一个面貌、三年一个变化、五年一个转变”的目标。
桑日县野生动物及中草药资源,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白唇鹿、马鹿、雪豹;二级保护动物有香獐、雪鸡、狗熊等、还有其他野生动物狼、狍、猴、山鸡、黄羊、野兔等。桑日县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桑日”在藏语中即“铜山”之意,在古代就有开采铜矿、铁矿的记载。此外铬、水晶、大理石、石灰石、砂金、岩金储量也比较丰富。县境内的10多个采矿点每年上缴税收数十万元,是县里的重要财源。
桑日县有着丰富的药材资源。据调查,县境内有各种药材105种,其中70%为中药材常用品种,30%为藏药常用品种。常见的有冬虫夏草、贝母、雪莲花、红景天、秦艽等,采药材成了本地百姓增收的重要来源。全县平均每年采集虫草100公斤以上,贝母约2000公斤,秦艽和其它药材上万公斤。各类药材在桑日县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下,药物有效积累高、成份含量多,生物活性强及无污染,副作用小,极具开发前景。去年,桑日县试种有姓贝母、无姓贝母、秦艽、萱根草、丹参等取得成功,这为桑日县建立人工药材种植基地奠定了基础。桑日镇101户农户种植的500亩藏药材,将成为该县很有挖掘潜力的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桑日县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利用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抓住一切有利机遇,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搞生产,求致富。他们变以往的“一碗酒、一杯茶,闲坐家中聊天度日”到今天的“一辆车、一部手机,致富路上跑得急”,两种人生态度有着天壤之别。现在,人们最常谈论的不是拜佛求经,而是如何创业发家。只要有赚钱的好渠道,人们都会主动去打听,采药材、跑运输成了大家当前脱贫致富的最普遍、最喜好的一种手段。再看一组数据:2000年至2004年,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依次为1521 元、1596 元、1648 元、2028 元、2373元,现金收入依次是456元、527元、555 元、811元、1020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4%、30%。现在桑日县年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的农牧民占15%以上,年家庭收入达到2万至3万元的农牧户也比比皆是。
2008年以来,桑日县坚持一手抓维护稳定,一手抓经济发展,以“三个对接”着力打造“一、二、三”产经济带。以“区位对接”打造沿江特色产业带。桑日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与乃东、扎囊、贡嘎等县对接,共同打造沿江特色产业带。结合自然条件和区位环境的优势,以绿色、生态、无公害为标准,继续推进藏猪养殖,早熟土豆、无公害蔬菜、优质青稞、城郊畜牧业、优质油菜种植和黄牛改良七项特色示范,着力建成几个有规模、有效益的特色产业村、特色经济村。加强与藏医药科研、生产单位的协调与合作,在保护利用野生藏药材的基础上推动藏药材人工培育与繁殖。以“园区经济对接”打造山南新兴工业经济带。以“山南地区建材工业园”为依托,积极与山南鲁琼工业园区对接,采取边开发、边招商,边建设、边发展的方法,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和智力,抓好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把工业园建成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不断提高县域工业聚集水平,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积极促进香港大盘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电站项目早日动工投产,扶持壮大至诚选矿厂、雅江矿业公司等成长性好的企业。争取潇湘制件厂等水泥制品生产企业逐步向工业园区搬迁和落户,不断拉长水泥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打造山南新兴工业经济带。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