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概况
-
山城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87米,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汉冶铁、宋元古瓷窑遗址,民族风格独特。矿产资源丰富,已发观的矿产资源20多种,原煤、硫铁、花岗岩等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人民勤劳勇敢。1947年6月10日,晋冀 鲁豫大军首长刘伯承、邓小平等在石林法隆寺召开重要军事会议,研究制定了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的进军方案,如今,这里仍保留着会议遗址。
山城区城区内基础设施完善,社会事业发达,公交线路10余条,线路总里程120公里,年客运量850万人次;跨省市线路30多条,有发至北京、温州、太原、济南、郑州、洛阳、开封等地的长途客车,日均客流量4000人;有出租车200余辆;建有64万千伏安变电站,供电能力6.5亿千瓦时;有专供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17.5万吨。中国网通、中国铁通、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通讯运营商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农发银行、人民银行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城区内均设有分支机构。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工业门类齐全,是全市的煤炭、电力、电子、化工、纺织、机械制造等工业基地,省、市属企业鹤煤集团、万和发电、同力水泥、天海汽车电器等达20多家。截至到2006年,全区工商业已达2585家,其中工业企业400多家,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4.8亿元,其中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8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30元。
以“基础建设重配套,新上工程重品位,旧式建筑重装扮,生态环境重绿化”为指导,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五年间,山城区以城区道路绿化为“带”,枫岭公园绿化为“片”,公共绿化为“网”,企事业单位、庭院绿化为点,见缝插绿,拆房见绿,累计投资300万元,使城区绿化面积达331.7万平方米,新增园林草地13.2万平方米,城区绿地率达35.7%,绿化覆盖率达32.5%,是2000年的20倍。狠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共计投入资金4125.47万元,对山城路实施水泥路面改造工程,新修了宝马大道,对长风路、牟山大道和红旗街的人行道实施彩砖铺设改造工程,对长风南路、牟山大道、公园广场、前进路进行了铺油罩面,对红旗街、春雷路、山城路、主席像广场实施灯光工程,对枫岭公园的改造力度进一步加大。旧城改造工程稳妥开展,完成了1#工地、内衣厂、天健市场、春雷路广场等地的拆迁工作,1#工地、朝阳逸居已开工建设,原天健建材市场街亭游园规划已完成。以故县、小庄、西鹿楼村为示范,正积极、稳妥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城乡公路建设成绩斐然,五年间,累计投资5500万元,新修道路74公里,其中历时两年投资2840万元的西环线竣工通车,总投资1400万元的施东线、军鹤线等市区主干道和乡村道路相继建成,实现了村村通的目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山城区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浅山丘岭地貌。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2℃,无霜期22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平均2331.6小时,日照率为53.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400米—150米。主要河流汤河、羑河在东部汤阴县境内汇合后流入卫河。区域内气候温和,土层深厚,物产丰富。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蔬菜和林果为主;矿产资源已发现和开采的有煤炭、瓦斯气、二氧化碳、水泥灰岩、白云岩、麦饭石等30余种。其中煤炭储量16亿吨,水泥灰岩储量60亿吨。
山城区是经济重镇,是全市的煤炭、电子、化工、纺织、食品工业基地,区内工商企业1200余家,其中金属镁企业50余家。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有2218家,其中个体工商户2115户,私营企业103家。200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0595.9万元, 同比增长17%。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序推进,以柳江公司为龙头,畜牧养殖得到快速发展,2000年8月份,李克强省长专程到柳江公司视察,对柳江公司的作法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称之为“公司+农户”的发展典范。投资200余万元的蛋鸡散养基地已建成使用,在全国首家采取了“回归大处自然养殖法”,积极发展绿色鸡蛋,得到国家、省、市专家好评。今年蛋鸡饲养量巳达到140万只,基本形成了三个养殖基地,—个养殖带、一个养殖园区。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