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概况
-
商水县优越的地理、地质、气候条件,使全县以种植栽培、畜牧养殖为主的大农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农业种植、养殖结构的调整,各种涉农产品更加丰富,新的农、林、牧特色品种在全县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近年来,全县按照常规农业抓品种、特色农业抓创税,模式栽培抓高效,区域种养抓规模的发展思路,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的转变,林业实现了由生态社会效益型向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型的转变,畜牧业由分散养殖型向规模养殖型的转变。粮经作物比例调整到5:5。
商水县地势平坦,西北高东南低。主要河流有沙颍河、汾河、清水河等。地处暖温带南部,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为季风半湿润气候,全年温度适宜,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平均2094.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785.1mm,无霜期历年平均为223天,年平均气温14.5℃。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2℃;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7.5℃。
商水县在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注重服务体系建设,成立了农产品购销公司、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综合开发中心、牧业集团、名优杂果开发公司,为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商水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一是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建立健全市场调节农业生产新机制,进一步与国内外市场接轨,大力发展经济创汇农业,重点发展名、优、特农林牧产品,努力创名牌,增加种植效益。二是要在农产品深加工上做文章,积极引进技术、人才,高起点起步,规模型发展,以带动千家万户发展生产。到2005年形成30万亩外销蔬菜基地、20万亩优质西瓜基地、10万亩小杂果基地、10万亩精品林观赏林园区、10万亩育苗驯化基地、20万亩优质粮基地。三是要鼓励农业富裕人员做农业经纪人,有条件的单位要成立专业服务队伍,为农产品牵线搭桥,为农业发展跑项目,真正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商水县河流纵横,沙颖河、汾河、清水河等顺势流过,浅层地下水充足,约为2.315亿立方米。富水区415.63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31.8%;中等水量区626.26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47.9%;小水量区264.96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20.3%。全县水质较好,影响水质的成份含量较低,很适合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
目前,商水县发展优质麦40万亩,无公害蔬菜及高科技园区10万亩,产量100万公斤。黄寨镇、练集镇发展"小林黄玉礼品西瓜"400棚,产量100万公斤;城关乡、魏集镇建起了千亩玫瑰园、万亩花卉基地;固墙镇集中栽植布朗李10000亩,品种有黑琥珀、玫瑰皇后、加州李等系列,2003年进入盛果期,年产鲜果将达3500万斤;大武乡、巴村镇发展以薄荷为主的中药材2万亩,年产薄荷油400万吨;汤庄乡、黄寨镇发展池藕养鱼兼种兼养面积10000亩,年产量3000万公斤。全县共发展精品小杂果6万余亩,林木保有量4千万株,活立木蓄积量150万立方米。每个乡镇都建起了一个50亩以上的高效精品示范区。境内建立了1000亩西部优良林木驯化繁育基地和淮河防护林体系,林木覆盖率20%,农田林网120万亩,保持着全国高标准平原绿化县的水准。畜牧养殖发展牛、羊、猪、鸡、兔、鱼高效示范区20个。商水县是全国秸杆养牛百强县之一。目前已建成豫东重要的黄牛、生猪、槐山羊饲养基地,年出栏生猪60万头,羊35万只,牛肉类总量达74130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荣获河南省红旗渠杯赛三连冠。建成旱涝保收田面积7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0万亩。每百亩地拥有农机总动力30千瓦。建起了人工增雨火箭发射系统,拥有"37"高炮四门。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