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概况
-
石河子市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炎热,年平均气温7.5℃-8.2℃,日照2318-2732小时,无霜期147-191天,年降雨量180-270毫米,年蒸发量1000-1500毫米。垦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地表有河水、泉水,境内有玛纳斯河、宁家河、金沟河、大南沟河、巴音沟河等五条河流,河水年径流量15.3亿立方米,地下水可采量3亿立方米。建有大中小型水库11座,蓄水总量4.33亿立方米。
石河子市消费品市场稳步发展。2004年,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环境中,流通业已呈现“国有、私营、个体”三足鼎立的局面,主导行业通过资产重组和产业化调整进一步得到整合,集团化规模优势开始呈现,大贸易、大流通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全年师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80.09亿元。师市重点批发零售贸易业企业商品购进总额67.38亿元,商品销售总额39.7亿元,年末商品库存22.03亿元。消费品市场运行环境良好,市场物价合理回升。全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2.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2.8%。2004年市场分类商品物价有升有降,其中拉动物价上涨的主要种类有:粮食类、干豆类及豆制品类、肉食及制品类、水产品和居住类等;抑制物价上涨的主要种类有:干鲜瓜果类、交通及通讯类和衣着类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2004年,师市进一步强化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为非公有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建立和完善了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机制,逐步解决了长期困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非公有制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截止年底,垦区已登记个体工商户1.83万户,比上年降低了11.5%;从业人员3.24万人,降低了1.1%,注册资金4.88亿元,增长2.4%。私营企业1444户,减少298户,从业人员1.12万人,降低5.1%;注册资金13.80亿元,增长10.1%。
2004年,石河子市工业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按照师市党委确立的“突出工业主导地位,提高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的要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经济结构调整为突破口,推进和深化国企改革,整合优势资源,发展壮大产业规模,盯住三大目标,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突出重点抓落实,结合问题订措施,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师市工业经济济保持了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全年师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5.1亿元,比上年增长10%,工业总产值47.56亿元,增长18.9%。工业总产值中,国有控股企业完成30.52亿元,增长14.6%;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产值23.54亿元,增长8.4%,重工业产值24.02亿元,增长31.3%;其中大中型企业完成29.95亿元,增长6%。产品结构有所调整,产销衔接正常。完成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85.3万吨,增长30.9%;发电量13.5亿千瓦时,增长26.8%;纱4.4万吨,增长9.3%;布4995万米,增长17.5%;味精2202吨,降低15.8%;番茄酱5.5万吨,增长27.2%;白酒3848千升,降低7.8%;食用植物油5.4万吨,降低15.3%;饲料1.6万吨,降低33.3%;机制纸及纸板3.2万吨,降低40.6%;塑料制品5.8万吨,增长28.2%;水泥26.1万吨,增长12.8 %。工业产销率为96.4%。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81%,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全年产品销售收入40.3亿元,增长8.1%;实现利税总额 1.4亿元,增长0.3亿元。反映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各项指标:工业增加值率28.6%,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资金利税率3.9%,增长0.4%;总资产贡献率3.4%,提高0.3%;资本保值增值率104.8%,提高1.2%;企业资产负债率64.7%,提高1.1%;流动资产周转次数0.97次,增加0.05次;成本费用利润率1.85%,提高0.43%。
石河子市是自治区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是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良好范例城市”、中国首届“人居环境奖”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自治区“文明城市”四连冠、自治区“科技兴新”先进市。城市功能齐全,小区建设规范,环卫设施配套,绿化覆盖率40%,绿地率32.3%,人均公共绿地7.6平方米。市区已形成以多行宽阔街道树为骨干,以环城防护林为屏障,以三十里花带为特色,以园林小品为景点的点、线、片、环相结合,乔、灌、花、木错落有致的绿化体系,被中央绿化委员会评价为公园城、生态城。对外交往日益扩大,国内缔结了20个友好城市,与加拿大东贵林瑞市结为友好城市。周总理纪念馆、军垦博物馆、军垦第一犁、王震将军铜像等人文景观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观光景点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军垦事业教育的主要阵地。
2004年,石河子市垦区人民在师市党委和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精神,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创新意识、维稳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大开放促大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经过师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努力克服经济中的诸多困难,经济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2004年,石河子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初步核算,石河子全垦区完成生产总值69.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师市完成生产总值67.14亿元(根据经济普查要求,调整历史数据,致使当年数据调低),增长12.1%。人均完成生产总值达到12159元(按管辖常住人口计算)。第一产业增加值21.05亿元,增长11.0%;第二产业增加值19.92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26.17亿元,增长15.4%。三次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为:第一产业占29.0%,第二产业占23.1%,第三产业占47.9%。在12.1%的增速中,第一产业贡献3.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2.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5.8个百分点。
2004年,石河子市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2004年,师市继续坚持以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多方式筹措资金,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建设步伐,有效地拉动了师市经济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85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3.55亿元,增长0.8%;更新改造投资4.23亿元,增长101.7%;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投资3.03亿元,降低29.2%。第一产业投资7.98亿元,增长41.4%;第二产业投资16.60亿元,增长37.3%;第三产业投资7.27亿元,降低45%,其中住宅投资2.55亿元。一、二、三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16.4:39.3:44.3变为25.1:52.1:22.8。全年新开工基本建设、更新改造项目207个,其中5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85个,建成投产项目185个。当年新增固定资产18.58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58.3%。全年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或效益有:农机具购置21348 千瓦/722台(部),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0949公顷,防渗渠系227公里,喷滴灌面积800公顷;年新增输电线路长度(11万千伏以上)4公里,变电设备能力(11万千伏以上)17千伏安,火力发电5万千瓦时;改建公路209公里,中小学校舍面积10352平方米,学生席位2688个;城市道路改扩建5公里/18万平方米。
2004年,石河子市文化及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学艺术创作取得新成绩。全年共举办各种形式文艺演出683场次(其中包括社区组织文艺演出483场),观众22万人次,放映电影2335场次,观众70.5万人次。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0%,广播人口覆盖率达89%。公共图书馆总藏书15.44万册,借阅图书达5.8万人次。《石河子日报》全年发行415万份,《石河子广播电视报》全年发行93.6万份,《绿风诗刊》发行1.5万册。组织开展兵团成立50周年迎庆活动,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在石成功演出,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落成,豫剧《古玛河》晋京演出获8个奖项。医疗卫生改革稳步推进。2004年,疾病预防、卫生监督执法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得到加强。年末垦区有医院36 个,门诊6个,病床位3909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364人。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再创佳绩。2004年,全年举办县级以上运动会37次,参加运动员2万人。在国家、自治区、兵团各项比赛中共获金牌25枚,银牌30枚,铜牌41枚;9人破8项自治区青少年纪录;6人达国家一级以上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78人达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195人达国家三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少年业余体校输送各类体育人才42人;全年举办13项青少年体育赛事。
石河子市垦区水草丰美,绿化较好,林网密布,自然环境未遭严重破坏,野生动植物繁多。飞禽有鹰、雁、野鸭、天鹅、喜鹊等20多种,目前已有天鹅、仙鹤、白鹭等候鸟在蘑菇湖水库栖息。走兽有鹿、黄羊、狐狸、狼等20多种。野生牧草有62科314属567种,其中可药用者有麻黄、地黄、黄芪、益母草、仙鹤草、薄菏、荆芥、防风、甘草、枸杞、柴胡等140种。常见乔木有杨、柳、榆、白腊;灌木有梭梭柴、红柳、沙枣。北部沙漠区蕴藏有石油,南山有煤矿可开采。
石河子市地势平坦,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垦区地形由南向北依次为天山山区、山前丘陵区、山前倾斜平原、洪水冲积平原、风成沙漠区。土壤多系灰漠土、潮土、草甸土,土质多系砾质土、沙质土、粘质土等。经过军垦几代人的努力,山区、丘陵区已成为水草丰美、盛产“军垦型”美利奴细毛羊的优美牧场;其他各区也由昔日的荒原、苇湖、碱滩开垦成肥沃的良田。主要河流有玛纳斯河、宁家河、金沟河、大南沟、巴音沟河等。
2004年,石河子市垦区农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了兵团经济工作会议和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师市党委提出的“突出主业,突破调整,强技强管,注重效益”的农业发展思路,以抓科技和精准农业技术为根本,以强化管理为手段,以“三个创新,三个注重”为指导,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生态、安全农业。调优结构,突出棉花主业;快速发展畜牧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力度,不懈地进行中低产田改造,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强化管理,加大农业新科学、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农业的工业化、信息化、产业化水平。2004年师市种植业稳步发展,畜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林果业上升趋势明显,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整体上取得了较好成效。全年师市完成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2.59千公顷(243.89万亩),比上年增长3.6%;完成农业增加值21.05亿元,增长11%,完成农业总产值41.13亿元;粮食总产13.18万吨,增加492吨;棉花总产20.33万吨,增加1.3万吨;油料0.11万吨,减少0.13万吨;蔬菜58万吨,增加14.72万吨。林业生产稳中有升,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进展顺利。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02千公顷,退耕还林面积2.38千公顷。全年水果产量1.42万吨,增长27.9%。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25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