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概况
-
石龙区现有耕地1.4万亩,人均耕地0.5亩。主要农作物及农副产品有小麦、玉米、大豆、花生、芝麻、油菜及季节蔬菜等。农业经济以畜牧业、种植业、果林业为主。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强力发展农村经济,重点发展两个主导产业,即以白色工程为中心的“一优双高”农业和以养猪、鸡为中心的畜牧养殖业。目前,全区千头产以上养猪厂6座,100头以上养猪专业户100余户,年出栏生猪在10万头以上。蛋鸡存栏在10万只以上的养鸡厂6座;全区年生产鸡蛋可达6千吨。
石龙区是平顶山改革试验区,乡镇企业发展迅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近年先后荣获市以上荣誉60余项。其中1998年获国家科技先进县(区)、教育"双基"达标县(区)。林业工作连续3年被国家评为造林灭荒先进县(区),计生工作连续5年被省市评为先进县(区),农村改水、改厕工作连续8年被评为省先进县(区),乡镇企业、工农协调、社会治安、农业产业化和乡镇煤矿安全生产,双拥工作等相继获得省、市先进位次。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8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700元,均居全市第一,在全省名列前茅。石龙区为资源优势型经济。全区有平顶山市梁洼矿务局,韩庄矿务局,平煤集团高庄矿、大庄矿四座国有大矿及临颖矿、山高矿、五七矿三座县(区)办矿及70余座乡镇煤矿;区属企业有平顶山市青石岭水泥厂、平顶山市第二焦化厂,近年来,又相继兴建了昌茂公司、天海铁厂、玄武石料厂、河南众欣公司、华枫焦化公司等多家民营企业经过十几年改革开放和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煤炭、建材、化工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石龙区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8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区直初中2所,小学11所,幼儿园1所,社会力量办学3所。在校生5837人,其中高中在校生839人,初中在校生1005人,小学在校生3215人,幼儿园幼儿562人。在区委、区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锐意进取,踏实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两基”工作于1996年5月和1998年12月两次通过省政府的评估验收;群众体育工作成效显著;教育人事制度不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扫盲工作于1996年5月和1998年10月两次通过省政府的评估验收,并颁发了脱盲奖牌。
石龙区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文化馆、人民公园、度假村等一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电视普及率达90%以上。建立健全了职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和解困救助金制度,妥善安排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职工养老统筹保险覆盖率达98%以上。不断拓宽社会保险业务范围,兴办民政社会福利事业,妥善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制定出台了《石龙区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暂行规定》等优惠政策,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高标准高质量建成6个专业市场。发展扩大了建筑、商贸、饮食服务、文化娱乐等设施,不断开发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等新兴产业。2002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达1170个,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2020万元,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石龙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石龙区属浅山丘陵区,大体为西北东南向岗地,境内有海拔528.4米的娘娘山等山丘,主要河流石龙区贯穿全境,中小型水库7座。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暖温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2摄氏度,年均无霜期213天,年均降水量635.9毫米。
石龙区物华天宝、矿产丰富,辖区内已探明各类矿产12种,原煤储量3.3亿吨,含煤面积28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72%,是平顶山市三大煤田之一;石灰石储量2.5亿吨,占全市储量的二分之一,花岗岩储量达3200万吨,玄武岩4000万吨,黏土矿6000万吨,近年又探明陶瓷粘土、铝钒土等多种可供利用的矿产资源。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