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概况
-
市南区位于山海之间,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拥有融"山、海、城"为一体的独特风貌。南段分布着风景秀丽的团岛湾、青岛湾、汇泉湾等港湾,以及闻名全国的几大海水浴场,景色宜人,沿岸有八大关景区、五四广场、栈桥和小青岛等多处旅游景点,纵深分布着总督府、康有为故居、众多德式建筑群等人文旅游景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和谐统一,每天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海内外游客。区内集中了5座五星级酒店和青岛市80%的星级以上酒店,60%的高档休闲娱乐场所,为今后旅游业和相关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市南区为海滨丘陵地区,依山傍海,东西狭长,南低北高,坐落在中生代燕山晚期的艾山式花岗闪长岩和崂山式花岗岩之上,建筑地基条件优良。市南区山岭绵延逶迤,属崂山山系。主要山岭有浮山(海拔384米)、太平山(海拔150米)、青岛山(海拔128.5米)、伏龙山(海拔 86米)、信号山(海拔99米)等。
市南区现有业余群众文艺表演队伍580支,其中包括秧歌、高跷、扇子舞、舞龙、鼓乐等特色表演队,常年活跃在社区广场和参与大型文化活动。剪纸之家、泥人之家、花艺之家、书法绘画之家、摄影之家、图书之家等特色家庭,在社区充分发挥其带头、展示、辅导、培训作用,带动了社区文化活动的整体发展。每年春节期间举办青岛市剪纸大赛和猜迷大赛,以举办手工制作、剪纸培训班为根基,400余名社区群众自发走进“学堂”,参加比赛,显示了民间文艺的群众基础。“共建和谐社区---群文辅导员走进社区”,市南区140余位专业、业余文艺辅导员深入社区,举办声乐、器乐、时装表演等培训班,为提高民间文艺的表演水平提供了保障。市南区文化馆剪纸教师甘畅的作品《端午吉祥》、《大吉团花》分别获得首届中华巧女手工艺品大奖赛优秀奖、中国乡土艺术工艺作品大赛贡献奖。
1949年6月2日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迅猛发展的各项事业促使市南区的文化事业日新月异,着力营造的多姿多彩的沿海文化风景线和“海洋节”、“海之情”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已成为全市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和市南区的“城市名片”,对迎办奥运会帆船比赛项目,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对中外游客的吸引力具有特殊作用。市南区丰富的文化生活不仅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日渐充实,也增添了积极向上的信心和力量。
二十世纪初,青岛地区的商贸、城建、旅游、教育、对外交往逐渐兴旺,文化娱乐行业如剧院、影戏院、电影院、戏楼、图书馆、报社、文学社团、戏剧社团、美术社团、音乐社团也应运而生而且大部分集中在繁华的今市南区范围。很多文化名人也纷至沓来,他们的足迹、故居为市南区网织了丰富的人文景观。正是由于这些都市文化特色,使得青岛在二十世纪30年代已经成为北方三个文化中心城市之一。
市南区是青岛市的政治、文化、商贸、金融、旅游及科研中心区域。驻区党政军机关多,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有许多中央、及全国各省、市驻青机构;金融机构多,现有8家外资金融机构以及许多国内各银行、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商场宾馆多,有全国闻名青岛最繁华的中山路商业街,华联商厦、国货公司、第一百盛、佳世客等大型商厦,有占全市90%以上的涉外宾馆,如海天、王朝、丽晶、香格里拉等星级大酒店;人文景观多,有栈桥、鲁迅公园、天主教堂、湛山寺等30多个人文和海水浴场,环境幽静的疗养区,红瓦绿树相映的房屋建筑,形成市南区独有的特色;院校科研机构多,有青岛海洋大学、海军潜艇学院、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近几年来,市南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以先导,以发展第三产业和外型经济为战略重点,抓住各种有利机遇,加快发展步伐,使 经济持续稳步发展,98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5%,其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逐步形成了以为大工业服务、为外贸进出口服务、为旅游业服务和为群众日常生活服务的经济体系。作为市南区经济新增长点的科技工业园,经过几年的建设,现已实现“六通一平”,完全具备招商条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南区商贸领域国有、集体一统天下的市场格局被打破,内外资、个体私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实现了公平竞争。商业企业股份制改革、连锁经营、外资商业,促进了本区现代商业业态迅速发展,对全市有较大的影响。传统流通业初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多业态的现代流通体系。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市南区东部已形成了以佳世客、家乐福、大福源等几家在全市有影响的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为轴心的商业区。同时,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又赋予了青岛市的百年商业老街——中山路——“主城西部中心”、“市级商贸区”的主体功能。2004年,哈根达斯、保时捷等世界知名商品牌纷纷落户,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5%年。市南区商贸旅游产业集群获得全省十大特色产业集群称号。
市南区优越的环境对发展商贸特别有利。从历史到现在,一直被商贸界有识之士所青睐。目前有物流航运企业达到800余家,各类总部企业达到341家,市南区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总部经济发展实践基地,现代服务业在半岛的聚集力、辐射力进一步增强。
市南区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温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温热多雨,但无酷暑,冬季风大温低,但无严寒,持续时间较长。据2002年测定,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5.3℃,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蒸发强;最冷的12月份,平均气温零下1.9℃。年平均降雨量424.6毫米。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