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北概况
-
肃北县畜牧、矿产、水利、旅游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厚,古文物遗址分布广泛,具有发展牧、工、商、旅游业的广阔前景耕地林地10.97万亩,农作物以春小麦、蚕豆为主。经济作物以胡麻为主,品质优良,产量较高。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县境内有党河、榆林河、疏勒河、石油河四条常年河流,年径流量14.5亿立方,水能资源蕴藏量达26万千瓦。目前已建成和正在建设水电站5座,年发电量将达到6000万度。自治县境内野生动物分布广、数量多,已查明的有174种,占甘肃野生动物分布种类的25%,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32种之多,主要有野马、野骆驼、白唇鹿、盘羊、岩羊、野牛、雪鸡等。1988年经省政府批准开辟了哈什哈尔国际狩猎场,常年接待国外客人前来狩猎。自治县境内还分布着大量的岩画、石窟、壁画、浮雕、彩塑、城堡遗址和塞墙、烽燧等文化古迹。现已发现的有75处,其中被列入省级保护文化点的有5处。以党河峡谷为龙头的生态旅游业正在兴起。肃北县北部马鬃山地区与蒙古国接壤,199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开通了甘肃省唯一的边境对外贸易口岸,成为省、市、县对外贸易的窗口。
肃北县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坚持“开放促开发,开发促发展”,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水平,落实各项招商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节会招商,以商引商,成功引进了兰州华润石化公司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6项,新建成18项,招商引资签约成功率、合同履行率及资金到位率均高于往年。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投资300万元,实施了马鬃山镇红柳河水库、西滩以农补牧等建设项目。旅游开发开始升温,全年接待游客500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万元。坚持以人为本,积极稳妥的推进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县财政出资70万元,把县水管所由差额事业单位,改制为全额财政拨款纯公益性事业单位;完成肃北县建筑安装公司的改制工作,筹措改制资金15万元,置换职工身份4人;县财政出资36万元,支付了国营金庙沟煤矿在改制前所拖欠职工个人50%的工资和材料款,解决了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县财政出资30万元,收购了原县耐火材料厂在改制时分配给职工的部分固定资产,实现资产变现,保证了耐火材料厂正常生产。户籍制度改革扎实推进,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全面取消了城乡二元户口政策。
肃北县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兼有少量的种植业。2003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17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384万元,牧农经济全面发展。自治县地方工业发展较快,近年来,充分依托资源优势,扩大开放,外引内联,走借助外力求发展的路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兴办企业,形成了以黄金、铁矿、原煤、水电为四大支柱的地方工业体系。文化、卫生、科技、教育、金融、邮政电信等交通基础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县城所在地党城湾镇距国道215线70公里,距敦煌116公里;北部马鬃山地区由桥马边防公路与国道312线相连距离154公里。境内乡乡通公路,出入方便。全县乡邮健全已形成了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灵活高效的邮电通讯网络。
肃北县实施工业强县,县域经济活力明显增强。2007年来,我们坚持把大力发展工业作为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综合实力、增加财政收入的战略措施来抓,依托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思路,着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在全县范围初步形成的以原煤、黄金生产为主的金庙沟工业园区,以铁矿采选为主的五峰山—七角井工业园区,以原煤生产为主的牛圈子—吐鲁工业园区,以水电开发、矿产品和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党城湾工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渐显现。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技术创新步伐加快,铁矿、煤矿、黄金、电力等财源支柱产业开发效益进一步显现,主要工业企业产品产量大幅增加,生产铁精粉70万吨,原煤46.07万吨,发电量达到11340万千瓦时,分别比上年增长120.8%、49%和102%。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7.4亿元、增加值3.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874万元,上缴税金765.3万元。
2007年来,肃北县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大力支持下,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改革抓创新、发展抓项目、强县抓工业、和谐抓民生、工作抓落实,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求真务实,圆满完成了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预计全县生产总值达6.5亿元,年增长33.9%;财政收入完成1.05亿元,年增长33.9%,在肃北历史上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全县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在全市7个县市中名列第二。工业经济效益凸显。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2.46亿元,同比增长56%;工业增加值达4.9亿元,同比增长56%。工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90%以上。工业经济已成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牧农业生产稳步提升。全县牧农业总产值达到5430万元,牧农业增加值达到272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和4%。
肃北县注重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率先在全省实行了全县中小学生“全免一补”教育。落实市政府“关于肃北、阿克塞两县高中到敦煌办学会议纪要”精神,安排我县87名高一新生于去年秋季全部到敦煌中学、敦煌三中和酒泉中学就读。政府出资5.04万元,对22名考取本科院校的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85名高中毕业生顺利走进高校。文化体育工作,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建设特色文化为重点,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富有民族特色,参与性广泛的文艺表演活动及各类体育赛事。“百台大戏送农村战役”活动、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精心组织举办了第六届博克运动会、首届蒙古长调暨第三届梦柯海尔罕杯诗歌朗颂比赛,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肃北蒙古族服饰成功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县人民医院业务综合楼已完成主体工程。关注民生健康,“四个全覆盖”全面落实。卫生工作以医疗服务、妇幼保健、疾病预防和卫生执法为重点,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启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县参合人数4291人,牧农民参合率达到83%。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已参保2384人,占应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人数的73%。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人口出生率控制在6.31‰以内。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得到加强。全民环保、安全生产意识不断增强,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年没有发生大的环保、安全事故。进一步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力度,对疑难重大信访案件进行了合理合法的处置,努力创建“平安肃北”,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顺利完成全县村委会、社区的换届选举工作。物价、地方志、气象、地震、侨务、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康复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兴边富民行动”稳步推进,民族团结局面得到巩固,国防建设和双拥工作不断加强,军民共建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富有成效。
肃北县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夯实持续发展基础。我们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加强对项目工作的组织领导,集中民智谋项目,创优环境引项目,集中力量抓项目,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程,通过领导现场办公,召开企业业主座谈会,研究解决项目建设的难点问题,狠抓县级领导包挂项目责任制和项目考核管理责任制的落实,有力的推动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展。2007年,全年计划建设项目48项,实际开工39项,开工率达到81%。开工建设投资在千万元以上的项目17项,建成1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7项,6项已通过市级考核。我县历史上投资最多、规模最大、总投资达2.8亿元的博伦七角井50万吨铁选厂和总投资1.18亿元红山铁矿30万吨选厂分别建成投产。公婆泉铜矿技术改造项目、土大坂铅锌矿探矿工程、石硐沟银铅锌矿开拓工程、马鬃山通畅煤矿技术改造等一批重点矿业开发项目进展良好。水电开发项目再掀高潮。芦草湾一级、二级水电站和拉排四级电站已分别建成投入运行。芦草湾三级、五个庙一、二、三级、党河上游四级、青羊沟水电站、黄土湾水电站建设进展顺利。河西绒山羊良种繁育基地、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建设、GEF参与式草地管理、马鬃山镇红柳河水库工程等一批牧农林水利项目进展良好。交通建设力度加大,总投资2860万元的石包城至透明梦柯冰川公路已建成通车。城市建设步伐加快。金地花园住宅小区破土动工,城区供水工程、文化路改造项目顺利实施。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得到全面发展,城区首批1000户居民完成数字电视转换,检察院业务大楼改造、乡镇司法所建设项目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肃北县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主要有煤、铁、钨、铬、铜、金、铅锌、菱镁矿、石英岩、蛇纹石、红柱石、煤矿等30多个矿种300多处矿点。其中北山地区的煤年产量40多万吨。南山地区的七十二道沙金沟在省内外驰名。近年来又先后开发了北山地区的南金山金矿和小西乡金矿、南山地区的鹰咀山金矿,黄金年产量达1.5万两。大道尔吉铬矿为全国第三大铬矿。丰富的铁矿资源吸引着众多客商。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