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概况
-
境内有植物133种、550属、1037个种、68个变种、3个亚种、8个变型、20个栽培变种,其中野生种814个。兽类20余种、鸟类140余种,鱼类50余种,昆虫类1000余种。
泰山区的国有集体企业都属于一般性竞争行业的中小企业,属于退而搞活的范围,把国有集体资产最大限度地从企业退出,让位于个体私营经济,是一条国有集体和个人“双赢”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提出了以非国有化为目标,以“两个置换”为重点的改革思路,鼓励有抱负、有实力的个体私营业者,抓住机遇,举旗当帅,通过购买、兼并、控股、租赁等方式,积极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结构调整和产权制度改革,“借壳”发展。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一企一策,宜股则股、宜卖则卖、宜送则送,不搞一刀切。对“小、微、亏”企业,实行零资产奉送,把闲置的资产、死资产流动起来、活起来,创造新的经济效益。对“大而强”企业,只求所在,不求所有,公退民进,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大户资本积累不断增加,当地和南方一些大户、私营企业,纷纷到政策、环境较好的地区求扩张、谋发展。我们抓住这一机遇,把引进大户作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重要环节,着力做好招商引资这篇文章。按照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和区“十五”规划要求,“十五”期间,全区完成招商引资15亿元,每年招商引资数额不少于3亿元。
工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9家,实现增加值30.76亿元,增长26.6%;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0.5亿元,增长21.5%;实现利税9.59亿元,增长29.6%;实现利润5.97亿元,增长36.5%。 销售收入过亿的工业企业达到18家,利税过千万的达到2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产品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4%、27.8%,均比上年提高了两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24.36亿元,占全部工业的79.2%,增长25.7%。其中,私营工业实现增加值8.13亿元,增长30%。商贸流通业 商贸流通业繁荣发展,宝龙城市广场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东尊华美达大酒店、温州商业步行街等一批商贸流通项目建成营业,商贸流通业税收占地方税收的比重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
1985年建区以来,投资环境逐步完善,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总体经济势力显著增强。2006年,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8.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4.21 亿元,增长2.2 %;第二产业增加值49.11亿元,增长17.2%;第三产业增加值25.66亿元,增长16.3%。三次产业比例为5.3:62.2 :32.5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3亿元,增长22.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89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30%。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1.25亿元,比年初增加7.75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0.18亿元,比年初增加2.62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2.18亿元,比年初增加4.66亿元。
泰山主峰区在泰山区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泰山景色秀丽,有众多的名胜古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山岳风光,为著名的游览胜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清单。有主要风景名胜60余处,历代摩崖石刻1000余处,古树名木18195株。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
泰山区发展民营经济的条件得天独厚。泰山区做为泰安市政府驻地是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自古名人荟萃、旅游兴盛、商贾云集,是帝王们祭祀泰山、显耀功名的驻跸之地,也是历代圣人名士饱览胜景、抒怀展志的留足之地。丰富的旅游资源环境,每年吸引大批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全区民营经济投资环境有了显著改善。环绕泰城周围的104国道、京沪高速公路与京沪铁路和即将开工兴建的京沪高速铁路纵横交织,把全区连入全国交通线主干网;以泰城为中心,辐射周围各县、市区及乡镇、村庄的公路,四通八达,使泰山区与邻近各县、市、区的交通联系便捷畅顺。区内能源充足,电网纵横,与山东新泰、莱芜、石横等大型火力发电厂连网并电,在泰城西正修建大型水能蓄电站。通讯条件优越,通讯网络覆盖全区。区内文化科技教育发达,人才资源丰富,有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泰山医学院、泰山学院等大学,以及众多的中等专业学校和多所科研单位。
全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6957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8000立方米,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转化的重复部分,多年水资源总量为12066万立方米。河流有天津河、芝田河、冯庄河、梳洗河、渿河、泮河,均源于泰山山谷。河道总长150公里。流域面积290平方公里。
泰山区属山东丘陵,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山地、丘陵、平原兼有,山地占28.3%,丘陵占28.3%,平原占43.4%。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山峦起伏,海拔300-800米,最高点(泰山玉皇顶)1532米,为山东省第一高度,南部平原,地势平坦,海拔140米左右,最低点海拔123米。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增加值7.12亿元,比上年增长3.7%。粮食总产5.77万吨,与上年持平;油料总产115吨,增长2%;水果总产1.8万吨,增长46%;蔬菜总产13.86万吨,与上年持平。肉类总产0.61万吨,禽蛋总产0.96万吨,奶类总产7.3万吨。水产品总产0.08万吨,增长14%。全区农机总动力11.3万千瓦 。
全区土地总面积为33687公顷,其中,山地8836公顷,丘陵3318公顷,平原19591公顷,水域1941公顷。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