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概况
-
滕州是鲁南的能源基地、建材之乡,境内探明矿产资源30余种,其中煤炭地质储量49亿吨,年生产能力3000万吨,是全国重点煤炭开发基地,石灰石储量28亿吨,花岗岩13亿吨,水泥年产量600万吨。河沙资源丰富,全是黄沙,粒度均匀,杂质少,表面积大,强度高,是很好的建筑材料。此外,铝钒土、石英石、花岗岩、白云石、黑色胆石、萤石等也有一定的储量。
滕州市工业起步早、基础好、门类齐全,拥有煤炭、电力、建材、纺织、机械、化工、电器、卷烟、造纸、橡胶、食品、医药等近40个行业大类,形成了以煤电、机械电子、建材、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化工纺织六个支柱产业,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张,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6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99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88亿元、利税44亿元、利润25亿元,分别增长41%、60%、61%,分别是2000年的6.9倍、12.6倍、19.2倍。机电产业不断壮大,拥有各类机械制造企业220多家,年产各类机床10万台,成为山东有名的小机床生产基地,享有“钻铣床之乡”的美誉,2004年机电产业完成销售收入31亿元,利税3.8亿元。滕州市中小机床产业集群被省机械工业协会命名为“山东省中小机床制造业基地”,被省经信委评为“山东省中小企业中小机床产业集群”,入选“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被省政府评为“山东省优质机床产品生产基地”,我市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中小机床之都”称号。以玻璃生产加工、水泥生产为重点的建材产业,销售收入、利税分别达到32亿元、7.5亿元。以煤焦化、香精香料为重点的化工产业,2004年销售收入、利税分别达到16.2亿元、3.4亿元。2005年,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68亿元,上交税金8.29亿元;新发展民营企业1289家、个体工商户8880户。11家企业被评为“中国制造业1000家最具成长性中小企业”。
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平畴沃野,林茂粮丰,被国家确定为商品粮基地、优质蔬菜基地、“中国马铃薯之乡”、“全国出口肉鸡标准化示范区”、“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农业区域布局得到优化,粮油、蔬菜、林果、畜牧四大产业优势突出,形成了中西部优质粮油、北部精细蔬菜、东部名优林果三大优势产业带。粮食生产水平高,精种、高产闻名全国,素有“鲁南粮仓”之称,2005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50.5万亩,粮食平均亩产515.8公斤,总产达77.6万吨;以蔬菜为重点的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2005年,蔬菜播种面积90万亩,其中春秋两季马铃薯60万亩,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二季作产区,30万亩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通过农业部验收;畜牧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共建成标准化养殖大棚308栋,年出栏肉鸡3500万只、肉兔200万只,肉鸡生产被列入全省(农业)十大产业集群;林果业发展成效明显,林木覆盖率达到22.6 %。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654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8家,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达到40%以上。国家级畜牧龙头加工企业盈泰集团,年加工肉鸡肉兔能力8000万只,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利税1.6亿元、出口创汇4802万美元。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总量达到总数达到3343家,带动农户16万户。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全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万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施了马河水库除险加固、河库联网、河道治理、水源地保护、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投资4000万元的“世行三期”项目和投资1.6亿元的南四湖湖东堤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6175公顷,占耕地面积的89.6%,其中节水灌溉面积41062公顷。
农作物品种资源有18科323个品种,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高粱、谷子、小杂粮等,是全国著名的粮食精种高产基地。油料作物有花生、大豆、芝麻等。林果资源有46科144种。盛产野生中药材。动物资源有62科145种,主要饲养牛、羊、猪、兔、鸡、鸭、鹅、鹌鹑、肉鸽等,是全国著名的青山羊基地。
滕州市历史悠久,古为“三国五邑”之地,素有“滕小国”之称。滕始于黄帝,因境内泉水"腾涌"而得名。据《说文解字》:“滕,水超涌也,盖以地近水所汇聚故也。”周灭商后,武王封其异母弟叔绣于滕,乃称"滕国"。秦统一六国后,废分封置郡县,于今滕境置滕县、薛县。汉初,高祖析小邾置蕃县,西晋仍袭汉制。金设滕阳州,后改称滕州,辖滕、沛、邹县和陶阳镇。明初废除滕州,北置滕县,南置峄州,后降峄州为县。清循明制。建国初,曾为滕县专署驻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尼山专区和台枣专区合并为滕县专区(驻滕县)。1953年撤销滕县专署,滕县改属济宁专署。1978年改属枣庄市。1988年3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滕县,建立滕州市(县级),由省直辖。
滕州水资源丰富,地下水综合补给量3.21亿立方米,总储量6.5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2.55亿立方米,是我国北方的富水区。滕州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大都发源于市东、北部的山丘地带,由东北流向西南,注入微山湖。全市共有大小河道近100条,有的自成体系,单独出境。其中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的有22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6条,多为老年性季节河道。主要河道有城河、郭河、界河、北沙河、薛河、小苏河、小魏河、小龙河等。境内泉水众多,据明代县志记有18泉,清代记有32泉,著名的有荆泉、羊庄泉群、魏庄泉群、马庄古泉。荆泉为市区居民和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源泉。马庄古泉位于滨湖镇马庄村东北,丰水期日涌水量4838立方米,属优质矿泉水,水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
滕州市地处鲁中南山区的西南麓延伸地带,属黄淮冲击平原的一部分。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倾斜,依次为低山、丘陵、平原、滨湖。海拔最高点596.6米,最低点33.5米。低山丘陵区面积453.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0.5%;平原区面积91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1.6%;滨湖区面积约11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9%。全市山脉呈东北至西南走向,东部和东南部为石灰岩山区,北部和东北部是花岗岩、片麻岩构成的砂页岩石区。全市共有大小山头453个,最高峰为莲青山摩天岭,高596.6米。其次为龙山,主峰高415米。被称为古滕八景之一的"谷翠双峰",东峰高400米,西峰高408米,两峰并起,其间洞壑玲珑、虚谷相连。其他著名的山有小白山、染山、马安山、谷山、吉山、孤山、南龙山、落凤山等。
滕州交通区位优越,人流、物流、信息流集中,第三产业繁荣活跃。商贸流通不断升级上档,新型业态发展迅速,超市、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达到252家,大型超市5家;市场体系健全完善,全市各类市场发展到180余处,年交易额80亿元;旅游业方兴未艾,集生态观光、餐饮、娱乐、洗浴于一体的盈泰生态家园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我市被列入全省六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微山湖湿地红荷旅游风景区是华东地区面积最大、生态保存最原始、湿地景观最佳和中国最大的荷花观赏地区,是“泰山—曲阜”旅游热线上的新亮点。08年11月,微山湖湿地红荷旅游区被列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莲青山生态旅游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还有汉画像石馆、墨子纪念馆、北辛文化遗址、毛遂墓、滕国故城、文公台等文化旅游景点,每年对外接待游客达70万人次;滕州旅游设施齐全,拥有旅行社15家以上,涉外宾馆、饭店15家,具备三星级以上实力的酒店达到18余家以上。
滕州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南部,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明显,大陆度为66.4%。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均日照2383小时,历年平均气温13.6℃,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6.9℃;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1.8℃。全年平均年降水量773.1毫米,年降水量最高为1245.8毫米(1964年),最低为388.9毫米(1981年)。年平均降水日为81.8天,平均降雪日数7天。气压平均为1007.1百帕。年平均风速2.8米/秒,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频率为12%。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