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概况
-
天桥区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有1000余种和变种,分属于140余科。其中野生植物300余种,约占植物种类的33%,栽培植物700余种,约占植物种类的67%。森林、草场、农作物资源和野生植物资源,详见第六章植被。浮游植物种类有绿藻门、蓝藻门、眼虫藻门、甲藻门、黄藻门、 金藻门、硅藻门共8门、31科、50余属。浮游植物在数量上,大部水体在1000万个/升以上,有的高达1亿个/升以上,大部分水体属富营养型。水生维管束植物有24科38属60余种。常见沉水植物有马来眼子菜、光叶眼子菜、轮叶黑藻、聚草、菹草、金鱼藻、轮生藻、苦草等。漂浮植物有槐叶萍、水浮萍、水浮莲、水花生、绿萍、紫背浮萍、芜萍、风眼莲等。浮叶植物有睡莲、荇菜、萍蓬菜等。挺水植物主要有芦苇、莲藕、香蒲、莎草、慈姑、菰、芡、菱、菖蒲、千金子、荆三陵、稗、旱苗蓼、软蓼等。大部分可供食品、编织、造纸、入药等用经济水生植物。
天桥区主要矿产资源有砂、石。黑砂石,又名“济南青”,坚硬色黑,研磨后有美丽光泽,是坚固名贵的装饰材料,主要分布于北部孤山丘中。青砂储量丰富,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主要分布于无影山、黄岗岭一带。
天桥区境内河流较多,主要分属于黄河、小清河两大水系。黄河在境内流长13.4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总量437.26亿立方米,含沙量24.22公斤/立方米,含沙量为世界河流之冠,槽滩泥沙淤积严重,泺口坝顶海拔为37.6米,较本区工人新村地面高出14.1米,黄河已成为地上悬河。小清河在境内流长12.15公里,是济南市区主要排水河道。辖区拥有济南四大泉群之一的五龙潭泉群,有27余处泉眼出露,为“泉城”济南的一大景观。黄河北岸建有鹊山调蓄水库。
天然水资源分布特点,南部山前平原地下水富集,泉水众多,未大量开采前,以泉的形式自然排泄。北部沿黄地区,有着丰富的客水资源(黄河来水),浅层水富集。天桥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北部小清河两岸地区,是本区工农业生产基地;由于地下水具有比地表水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所以长期以来,把地下水作为主要来源,进行高度集中开采。地表水受工程运用条件制约和地表水的污染,妨碍了对地表水的开发利用。境内地表水主要用于农业灌溉。由于小清河水源不足,污染严重,自 1965年起,本区发挥黄河水资源优势,引黄复灌并为城市供水提供了优质水源。
外经贸工作又上新台阶,利用外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新批西雅图化肥、艾德勒机械等外商投资项目8个,有4家外资企业进行了增资。加强与企业沟通,扶持鼓励企业扩大出口规模,2005年全区有出口实绩的企业50家。全区实际利用外资3189万美元,出口创汇2.1亿美元,分别增长37.6%和86%。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入,非公有制经济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全区共有14家区、街、居属企业完成了改制任务,积极推进了下放我区的22家市属企业改制工作,2005年有16家企业制定了改制方案,6家企业完成了改制任务。加大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的政策引导和扶持服务力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005年,全区个体工商户13890户,私营企业4781家,全区11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公有制企业82家。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83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61.3%。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20元,比上年增长13%。人均生活费支出2526元,其中食品1132元、衣着232元、居住372元、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20元、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175元、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21元。全年安置城镇就业人员17535人,其中安置下岗人员11202 人,“零就业家庭”(指无人就业但有在劳动年龄内,有就业愿望的成员的家庭)就业率达到9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完成养老保险扩面9507人,保障低何对象7.4万户次,保障金额1650万元;成立了慈善总会,加大了对困难群体的扶助力度。“情注背街小巷,构建和谐社区”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深化,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工作蓬勃发展,6个单位被评为全国性的社区服务先进单位。继续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创建活动,2005年获省“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荣誉称号,连续5年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管理一等奖。深入开展创建环保模范城活动,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文明天桥”、“平安天桥”创建活动取得较好成绩。实现了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区“五连冠”和省双拥模范区“四连冠”,连续5年保持省级“社会汉安综合治理模范区”称号,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区”。积极发展老龄事业,老龄人口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社会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5亿元,比1998年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1亿元,比1998年增长6.2倍;第二产业增加值12.56亿元,比1998年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20.94亿元,比1998年增长17.7%。
天桥区地处泰山山脉北麓,南部靠以石灰岩为主的山地丘陵区,北部为山前倾斜平原和有典型黄泛微地貌的黄河冲积平原区。辖区北部由于燕山期岩浆岩的侵入体局部突出地面,形成黄台山、鹊山、凤凰山、金牛山、北以鞍山、药山、粟山、标山等孤丘。在黄河、小清河沿岸左近有湖沼洼地。全区整个地势南、西两面略高,北、东两面稍低。海拔高度在21—120.8米之间。
全区地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9家,实现增加值25.5亿元、销售收入70.56亿元,分别增长15.2%和15.6%。其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78.9%,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3.44%。全区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工业载体进一步完善。药山工业片区加强了道路、自来水、天然气、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随着鲁能康桥发展中心项目(一期)竣工,山东温州新世纪工业基地的开工建设,开创了集约利用土地发展新型都市工业的新模式。济南重化工业园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审批,确立为省级工业园,4.7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基础设施实现了“六通一平”。通过培植、引进和改制等途径,不断壮大规模工业企业队伍,2005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8.9%。针对本地统计后市属工业企业校多的现状,树立全区一盘棋的思想,加大了对工业企业的协调服务力度,千方百计解忧解难,工业经济总量稳定增长。
天桥区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区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寒夏暖,雨量集中。本地区风向随季节而变化,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南风或偏南风,春、秋季多偏南风。全年以4月份风速最大且最多,平均最大风速在18—26米/秒之间。年平均气温14.3℃,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为7月。年降水总量666.7毫米,冬、春季降水较少,夏、秋季降水颇多,7月降水较集中。年日照总时数2710小时,≥10℃积温4500℃。干燥度年平均为1.23,属水分不足的半湿润气候区。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