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概况
-
天祝县自古以经营畜牧业为主,是甘肃省九大重点牧区之一。自治区成立后,将畜牧业生产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确定了“畜牧第一,农业第二,副业第三”的生产方针,采取多种措施,迅速恢复和发展畜牧业生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各项方针政策,制定了“以牧为主,围绕畜牧业生产发展多种经济”的生产方针,加强草原建设和保护,注重畜种改良,强化疫病防治,促进了畜牧业稳定、快速、健康发展。1996~1998年,实施全国首批牧区开发示范工程,县委、县政府将特有畜种作为全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天祝白牦牛被确立为全县的四大品牌及五大特色产业之一;被誉为“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的岔口驿走马驰名全国;经过多年培育的甘肃高山细毛羊曾被通过省级验收;高山草地型中国美利奴细毛羊新类群培育成果明显;绒山羊改良扩繁成效显著;特种养殖业迅速兴起,马鹿、银狐、藏獒、七彩山鸡、蓝马鸡和鸵鸟等畜禽养殖成为雪域高原的新亮点。进入21世纪,全县畜牧业按“调整结构保优势,引改扩繁育精品”的发展战略,推进以白牦牛为主的草畜产业开发向高效、优质、科学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天祝县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处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属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海拔在2040~4874米之间。地貌以山地为主,山脉纵横,沟谷交错,多崇山峻岭。位于县境中部的乌鞘岭横亘东西,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河西走廊门户,也是内陆河和外流河的分水岭。河流广布,水资源丰富,分为石羊河水系(内陆)和黄河水系(外流)两大水系。地表水年径流量10.24亿立方米,地下水补给量4.2亿立方米。
2008年天祝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6.8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6亿元,增长6.41%;第二产业增加值6.58亿元,增长11.53%;第三产业增加值7.75亿元,增长14.87%。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生产总值7879元,增长11.6%。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15.24∶37.01∶47.75调整为15.16∶38.96∶45.88。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县就业人员14.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58万人,2008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794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82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79人。2008年底全县登记失业人员555人,累计失业人员147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4%。
天祝县以乌鞘岭为界,岭南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岭北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均气温-8~4℃,气候带的垂直分布十分明显,小区域气侯复杂多变,常有干旱、冰雹、洪涝、霜冻、风雪等自然灾害发生。全县有耕地31.8万亩,草原587万亩,天然林地286.9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油菜、豌豆、青稞、马铃薯、大麦、蔬菜等。主要畜种有白牦牛、岔口驿马、高山细毛羊、绒山羊、黄牛、犏牛、驴、骡等。主要树种有云杉、松、柏、桦、杨等乔木和柳、金露梅、沙棘、杜鹃、小檗、锦鸡儿等灌木。珍贵野生动物有雪豹、石羊、雪鸡、蓝马鸡、马鹿、麝、猞猁等。野生中药材主要有鹿茸、麝香、党参、黄芪、羌活、大黄、秦艽、冬虫夏草等。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石有22种,产矿点134处。有色金属矿主要有铁、锰、镍、铜、铅、锌、金、钛、稀土等;非金属矿主要有煤炭、石膏、磷、重晶石、石灰石、石英石、白云石、粘土、高岭土、油页岩等。
天祝县科技事业稳步推进。2008年全县实施科技项目1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县级项目6项;这些项目中,新建项目9项,续建项目1项;总投资达1450万元。全部项目中示范推广项目3项,试验研究项目5项,培训项目2项。2008年组织鉴定科技成果1项,组织上报科技成果6项,其中: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08年科技对全县国民经济的贡献率43%,其中:农业49%,工业33%,新产品产值率34%,先进适用技术的普及率91%,科技培训面96%,科技成果转化率35%,良种覆盖率98%,畜禽良种化程度90%,全县科技人员4730人,全年培训农牧民8万人(次),培训科技骨干5000人(次),建立科技示范村52个,科技示范户6000户。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就。2008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02所,教职员工3001人,在校学生33011人,其中:小学16665人,初中11212人,高中5134人。
天祝县消费市场销售平稳增长。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7。其中县城零售额3.96亿元,增长14.76%;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4.1亿元,增长16.37%,增速比上年下降2.09个百分点。从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0.1亿元,下降35.81%;零售业零售额6.51亿元,增长21.5%,其中:限额以上0.06亿元,增长0.14%,限额以下及个体户6.45亿元,增长16.41%;餐饮业零售额1.42亿元,增长18.85%;其它行业零售额0.02亿元,增长12.68%。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为108.6%,增长8.6%。金融业存贷款基本平稳。全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56274万元,比上年增长25.88%,其中:企业存款16973万元,下降1.72%,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5755万元,增长28.8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0016万元,增长17.23%,其中:短期贷款25142万元,增长7.77%,中长期贷款24874万元,增长28.64%。
2008年天祝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7.40亿元,增长10.0%;完成工业增加值6.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3%。2008年28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789.1万元,增长28.6%。完成工业销售产值85884万元,增长18.9%;亏损企业15户,比上年增加8户,亏损面为53.57%,亏损额为1058.6万元,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3696.1万元,增长70.12%。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05.89,下降4.31个百分点。构成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七项经济指标呈”五增二降“态势。即:总资产贡献率11.8%,增长5.02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47.01%,下降158.4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82.1%,增长18.03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73次,加快0.31次;成本费用利润率4.16%,增长0.48%;全员劳动生产率45633.7元/人,增加13726元/人;产品销售率100.01%,下降15.64个百分点。乡镇企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26.15亿元,增长11.69%;总收入24.75亿元,增长13.35%;实现利润2.62亿元,增长2.0%,税金0.39亿元,增长5.0%;实现增加值8.64亿元,增长18.68%,其中乡镇工业增加值3.68亿元,增长23.55%。
2008年,天祝县上下众志成城、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全力推进石羊河流域源头综合治理,重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始终把促进农牧民增收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2.56亿元,较上年增长6.41%。全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30.1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6.40万亩、油料作物3.69万亩、其他作物4.42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35544吨,较上年下降7.76%。油籽总产量3641吨,增长3.30%。全面推进石羊河流域源头治理,植树造林成效显著。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7000亩,封山育林2万亩,义务植树135万株,重点公益林补植补造730亩,补植各类苗木222.4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38.26%。畜牧业生产运行良好,特种养殖增势强劲。全年实现畜牧业增加值1.61亿元,较上年增长33.86%,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2.94%。种植优质牧草16.41万亩,新建养畜暖棚2354亩,肉牛繁育示范村7个,完成退牧还草、禁牧休牧围栏75万亩、工程补播改良任务70万亩,草原补播改良30万亩,改良绵羊13.6万只、黄(肉)牛1.02万头。发展规模育肥示范户1000户、规模养殖户1.03万户。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