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概况
-
同仁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隆务河纵贯全境南北,形成东西部山区和中部河谷地区。境内山峦起伏,河谷相间,地貌复杂多样。地势南高北低,最高海拔4767米,最低海拔2160米,相对高差2607米。年平均气温5.2℃,年均降水量425.7毫米,无霜期约61-150天,年均日照2413.1-2634.9小时,属冷温干旱气候区,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2008年,同仁县教育事业实现优先发展。“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圆满完成,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99.9%,初中阶段入学率102.1%,高中阶段入学率55%,青壮年非文盲率99.23%,“两基”人口覆盖率100%,16周岁、18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分别达到100%和95.4%。农牧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减免中小学生学杂费、补助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补助寄宿制学生生活费和贫困生助学金。落实免费教科书资金,校舍改造资金。积极推进民族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加强年都乎完小等10所特色教育学校建设,完成44名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工作,选派104名城镇教师深入农牧区薄弱学校开展为期2年的支教工作,师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同仁县水电资源得天独厚,有大小河流11条,其中隆务河纵贯南北,属黄河一级支流,沿隆务河已建成梯级水电站5座,装机容量1.36万千瓦,并与西宁大电网联网,1988年跨入首批农村初级电气化县行列。矿产资源分布广,品位高,金、银、铜、锌、铅、石英石等均有很高的开采价值。野生动植物千姿百态,珍稀动物有鹿、香獐、羚羊、石羊、黄羊、熊,雪莲、冬虫草、大黄、黄芪、弥花党参、秦艽等名贵药材久负盛名。
2008年,同仁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良好成效。“青洽会”上签约项目4个,签约资金,完成年度计划的100.25%。落实开发性金融合作项目。铝业恢复生产工作正在积极协调中。加强矿产、水电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工作,全县矿产资源勘查企业达到8户、勘查项目12项;采选矿企业达到4户。新组建启鑫升源有限公司和同仁县兰采水电站,启鑫升源有限公司已完成选矿车间、设备安装、尾矿库等建设任务,麻巴水电站、兰采水电站都已完成试水工作,预计12月底投入生产。商贸经济运行正常。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围绕农畜产品销售,挖掘开发热贡文化和特色旅游商品,发展旅游服务业等。农牧区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以务工服务业为主的收入好于上年,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预计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金融运行平稳。严格执行年初部门预算,严格控制一般预算追加,狠抓增收节支,确保财政平稳运行。同时,加快实施“乡财县管”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将12个乡镇全部纳入试点范围当中,并将全部专项资金及重点支出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
2008年,同仁县扶贫开发工作进展顺利。一是落实扶贫资金,组织实施年都乎乡曲么村、牙浪乡娘洛村等9个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扶持贫困户1151户、7259名。完成黄乃亥乡俄毛村、保安镇卡加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异地搬迁贫困户89户。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引导和服务,完成劳务输出2.8 万人(次)。年内已解决温饱453户、2417人。同时,2379名干部职工与贫困农牧民群众“一对一”结亲帮扶活动,捐助帮扶资金37.659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一是编制完成10个规划与整治村的村级规划,认真组织开展农牧区新宅基地规划工作。二是与各乡、村签订了村容整治目标责任书。督促6个试点村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村容整治、保洁制度。三是全面开展了五河公路、阿赛公路沿线村社村容整治工作,落实隆务镇吾屯上下庄、隆务村等8村保洁员24名,修建了23座垃圾池,购置垃圾车2辆,修建水冲式公厕2座、旱厕1座,实施村道硬化工程,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
2008年,同仁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其中:新建项目完成投资,占投资完成额的73%,续建项目完成投资,占投资完成额的27%。目前,续建项目已全部复工建设,已竣工的8项;新建项目已竣工的31项,在建的8项。市政建设方面,全面完成热贡大桥、热贡文化彩绘装饰二期、德合隆南路中心市场拆迁一期、市政亮化和廉租房建设工程等;完成隆务北街延伸段道路及附属工程、德合隆南路东坡治理工程、阿赛公路城区北入口景观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同仁县集中供热二期工程,同仁县污水处理厂、同仁县历史文化名城基础设施工程、2009年度廉租房建设工程、隆务镇城南片区道路配套工程已完成项目可研编制等前期工作,正在积极争取立项。交通建设方面,全面完成曲库乎公路、村道硬化工程、13座配套小桥及水毁工程建设任务;完成隆务至兰采公路、瓜什则至多哇公路、牙浪公路年度建设任务;滨河路、陵园路、西山路、河南路工程已完成可研编制等前期工作,正在积极争取立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全面完成河西灌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改造中低产田5000亩,改善和扩大灌溉面积5000亩。2008年新建的加吾乡满仓、江日等4项人饮工程均已开工建设,续建的曲库乎江龙、隆务镇措玉等7项人饮工程已全部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解决了6320人、23748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年都乎村灌区、年都乎曲麻灌区改造工程完成所有建设内容,改善灌溉面积5066亩。保安镇互助滩渠改造工程目前正在实施当中。社会事业和政权建设方面,一完小教学楼维修工程、曲库乎乡多哇寄校教学楼工程等25项中小学改扩建及维修工程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热贡敬老院已全部完工,预计明年4月份五保户可入院居住。多哇、瓜什则、曲库乎等3个乡镇的基层政权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加强农牧区卫生医疗体系建设,完成牙浪、曲库乎、瓜什则、保安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及兰采、黄乃亥3所卫生室新建项目,投资的县医疗保健中心建设项目正在选址当中。同仁县卫生系统职工住宅小区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
2008年,同仁县生态环境建设和土地开发工作力度加大。一是以生态保护和项目建设为重点,实施“三北”防护林、重点公益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人工造林;落实国家重点公益林、天保工程管护任务,完成国家重点公益林人工造林,天保工程人工造林,并全部拉设网围栏;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种;阿赛公路绿化造林,栽植苗木;义务植树;二是首次通过招商引资形式签订林地承包经营合同,实现了多渠道、多元化进行生态建设的目标。目前,逐步完成武汉凯迪公司能源林工程造林,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三是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认真开展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和违法排污企业专项整治行动,不断强化环保监管工作,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均为100%。污染减排工作成效显著,污染物排放总量严格控制在指标范围内,实施了重点污染减排单位县集中供暖公司脱硫除尘设施改造工程,并通过省环境监测站监测。四是进一步加强土地后备资源开发,组织实施了保安镇东干木村格拉滩、年都乎乡尕沙日村建设用地占补平衡土地开发项目,新增耕地。完成保安镇浪加村土地整理开发项目,新增耕地。全县耕地面积中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护率83%。
2008年,同仁县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协调发展。根据省政府新农合工作的提标政策,调整完善了《同仁县新型合作医疗实施细则》,稳步推进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农牧民参合5.55万人,参合率95%。城镇居民参保7536人,参保率69%。切实加强基本医疗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食品药品监督四大体系建设,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农牧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基本建成了有病就治、重病能医的医疗保障体系。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争创全省计划生育“标兵县”工作通过省、州验收;认真开展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和技术服务能力“双达标”活动,落实“奖励扶助”政策及实施“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兑现独生子女户家庭等各类奖励资金。完成计划生育“三查”服务4.12万例。
2008年,同仁县“三农”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是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安排支农支牧资金,粮食直补资金,重点围绕农业产业化目标,在规模种植、连片种植上下功夫,以油菜、马铃薯为重点的特色农业有了较快发展。油菜丰产丰收成为群众增收的亮点之一,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二是加快万亩黄果基地建设。完成黄果栽植的同时在往年黄果种植地块进行补植补种。三是畜牧业生产稳步推进。黄牛改良、牛羊贩运育肥、发展生猪养殖,畜牧业已成为群众稳定增收的渠道之一。同时,加大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草原生态治理力度,建设畜暖棚,草地鼠害防治,人工种草,畜牧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四是高度重视科技培训工作,广泛开展科普宣传、科技下乡、科技培训活动,共开展各类培训指导180余(次),发放宣传材料8000余份,受教育群众1.5万余人(次),实施科技推广项目3个,新增产值230万元。实施了“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培训活动,累计完成机动车驾驶与维修、餐饮服务、工艺制作、运输等专业培训3793人。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