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场概况
-
围场县的气候特点是冬季酷寒干燥,夏季凉爽无暑热,春秋两季多风沙。临近冬季风源地,受冬季季风影响特别强烈,冬季受西伯利亚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一月平均气温-13.2度,极端最低气温-42.9度,(御道口1957年1月12日)夏季盛行偏南风,七月平均气温20.7度,降水多集中在七、八月。春秋季风力较大,最大可达6-8级。
围场县河流很多,并且均于县境内,水浅流急,受雨水补给影响,流量变化大。可分为滦河和辽河水系。伊逊河是本县境内的一条主要河流.在本县境内长88.5公里,流域内为主要经济区。小滦河自北向南流经西部地区,在本县境内长 95公里,该河源于塞罕坝上茂密的森林,因汇入滦河故得名“小滦河”阴河源于北部接坝地区,在本县境内长62.1公里,也是本县北部最大的河流。
围场县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700-2000米之间,在西部御道口至白水,有一道自西南向东北蜿蜒的塞罕坝(全称“塞罕达巴罕色钦”蒙语的意思是美丽的山岭),把全县分为围场高原和坝下冀北山地两部分。围场高原,地势平坦,流水侵蚀微弱,风蚀强烈,多风蚀洼地,地表呈波状起伏,海拔均在1200-2000米,坝下山地是阴山余脉,大兴安岭余脉 和七老图山的交接地带。深山区山岭连绵不段,山峰层峦叠嶂,山环交错,沟谷纵横,山高林密。整个坝下山地、川大山低,许多山峰海拔在2000米以下。有些山顶部平坦,为桌状,北部的大光顶子山,海拔1940米为全县的最高峰。
围场县纬度较高,夏季日照时间长,年均温3.3,年均降水445毫米,而且雨热同期,地农林牧业非常有利。九月至次年五月为霜冻期,无霜期短,南北相差悬殊。全县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北部坝上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蒙古高原季风气侯,气温低。降水少,风大沙多,无霜期短。西北部和中南部属于北温带大陆性燕山山地季风气侯。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全县旱、洪霜雹冻等自然灾害较多,经常给农牧业生产带来损害。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与内蒙古、辽宁交界。全县下辖7个镇、30个乡、312个行政村。这里区位优越明显,交通便利, 距承德市中心137公里、距北京340公里。111线国道贯穿全境,并有京围、津围、承围、围多四条省级干线公路,又有京通铁路贯穿境内,形成了公路、铁路交错纵横的运行网络。 改革开放以来,围场坚持实施“以旅游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开放带动战略,促使国民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丰富的旅游、马铃薯、时差蔬菜、林业、畜牧业、矿产业等优势产业开发初具规模。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