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概况
-
2008年,瓮安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冰雪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2008年完成县生产总值(GDP)269568万元,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80594万元,增长10.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99951万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9023万元,增长9.5%。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分别由上年的32.1%、34.9%、33.0%调整为29.8%、37.1%、33.1%。
2008全年瓮安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0240公顷,比上年增长9.19 %,粮食播种面积43855公顷,比上年增长11.93 %,油菜籽播种面积 9157公顷,比上年增4.96 %,烤烟播种面积4527 公顷,比上年增13.63 %。蔬菜种植面积8633公顷,比上年增23.24 %。年末果园面积2195公顷,比上年增0.27%,茶园面积1169公顷,比上年增1.38%。全年粮食产量200813吨,增长4.4 %。其中,夏粮产量38840吨,增长0.15 %;秋粮产量161973吨,增长5.47 %。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8598万元,比上年增长20.32%。其中:农业产值60502万元,林业产值2600万元,畜牧业产值62034万元,渔业产值836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62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64 %、20.26 %、24.47 %、7.32 %、17.97 %。林业稳步发展,全年林业实现产值26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26 %。油桐籽、五倍籽等林产品产量呈下降趋势。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通过畜禽良种补贴,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等措施,促进了生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年完成畜牧业产值62034万元,增长24.47%;肉类总产量31811吨,增长13.56 %。水产品产量697吨,比上年减10.41%。农业水利设施继续改善。全年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累计投入资金5386万元,其中:国家投入3809.8万元。加固水库3座,恢复加固小山塘37口,修复防渗渠道130.8公里,恢复灌溉面积8000亩,实现灌溉效益37800亩,其中:新增水田灌溉面积6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平方公里。
瓮安县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福利和救助事业健康发展。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年参加社会保险人数4.13万人,比上年增长39.42%。其中:基本养老保险7459人,增长12.9%;医疗保险19730人,增长73.6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正式运行,参保人数7813人;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4.86%。农村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全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4070人,比上年增长7.2%。其中:城镇居民6070人,增长5.57%;农村居民3.8万人,增长7.47%。全县1.5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全面启动。其中廉租房72套,经济适用房125套。
瓮安县地处黔中腹地,西距省城贵阳170公里,南距州府都匀126公里,北距革命历史名城遵义150公里。县城距320国道、湘黔铁路马场坪站56公里.距大乌江码头60公里,距贵阳龙洞堡机场160公里(时间两个半小时),黄坪机场54公里。省道马(场坪)——遵(义)、久(长)一铜(仁)公路在县城交汇,呈“十”字型贯穿县境东西南北。马遵公路是川渝南下两广的便捷通道,久铜公路是连接湘鄂的重要通道。特别是马(场坪)——遵(义)铁路的建成通车,将有力地推动瓮安经济的发展。乌江航道整治已取得重大进展,装机容量达240万千瓦的国家重点工程构皮滩电站也即将动工建设,航运业将日益兴旺,通江达海,进入长江经济带,瓮安将成为黔中地区水陆交通枢纽。全县乡乡电话程控化,无线寻呼和移动电话全部开通。
瓮安县境内自然参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有省级江界河风景名胜,尤以跨度居世界第一的江界河桁式组合拱桥点缀的峡谷风光为奇;有中国十大水帘洞瀑布美称的穿洞河瀑布;有集织金打鸡洞和安顺龙宫溶洞景观为一体的老鹰洞;有地球同纬度保存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原始森林朱家山自然生态风景区;有红军长征三过瓮安留下的遗迹遗址:党中央政治局猴场会议会址、强渡乌江战斗遗址、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行居旧址,以及冷少农烈士故居等。
2008年,瓮安县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工业总产值为295755万元,增长25.4 %。其中规模工业产值165884万元,增长34.56%;工业增加值98858万元,增长12.0%,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64608万元,增长13.1 %。焦煤、磷矿石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16.54%、23.53%。工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64872万元,比上年增长30.67%;利润总额43432.3万元,比上年增长77.02%;亏损面为13.5% %,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建筑业稳定发展,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093万元,增长19.1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538万元,同比增长40.1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991万元,比上年增长18.82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70万元,比上年增长15.59 %。
瓮安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拥有耕地41万亩,山林7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2.15%。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潜在经济价值总量400——450亿元,人均占有量10万余元,高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数。已探明的矿藏有磷、煤、铁、铝、铅、锌、硫磺、硅石、重晶石、钾页岩等。其中磷藏量6.5亿吨,品位25——38%;煤藏量3亿吨,发热量6500--7500大卡;铁矿藏量1500万吨,品位达50%左右,锌矿藏量60万吨以上,品位达30——50%,是目前国内少有的富锌矿。其他矿藏也很有开发价值。
2008年,瓮安县教育事业继续稳步发展,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1403人,小学在校学生40404 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7 %;高、中考成绩显著,向国家输送大学专科以上新生1931人,其中一类本科244人。文化艺术、电视广播等各项事业继续发展。2008年完成了县图书馆、文化馆两馆的开馆运营,图书馆已上架图书1.5万多册,文化馆的音乐、美术、舞蹈等培训班已经开班。广播电视覆盖率95%。基层文化建设逐步得到加强,成功立项“瓮安县22个乡镇文化站”项目,正在实施“县乡光纤联网工程”、“各乡镇调频广播”、“县城及银盏、草塘数字电视整转”等项目将极大地推动全县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完成了20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和48个村卫生室的建设,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4.86%。切实加大了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防治力度,食品、药品卫生监督得到加强,全年未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