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后概况
-
乌拉特后旗是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最丰富的的旗(县)之一。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8大类46个品种118处矿点。各类矿产资源分布广、品质高、储量大,仅有色金属矿藏量就约占全区的50%以上,全市的80%以上。乌拉特后旗所拥有的矿产资源储量达60多亿吨,按1990年国内不变价值计算,总产价可达800多亿元,人均达到150万元。
乌后旗牧场资源得天独厚。全旗天然牧场3529万亩,有着发展畜牧业的天然优势,建旗以来,进行了以水为中心的大规模草原基本建设,畜牧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据统计,目前全旗牲畜总头数达60.13万头(只),其中“二狼山”白绒山羊和戈壁红驼是国内外珍稀畜种。号称“草原珍珠”,被纺织专家誉为“白雪公主、纤维之王”的二狼山白绒山羊因绒长、纤细、色泽洁白、质地优良而闻名遐迩,备受外商青眯。年产二狼山山羊白绒7—10万公斤,是本旗打入国内外市场的拳头产品;戈壁双峰红驼绒,以其纤维长、绒丝细、产量高,蜚声海内外,1988年曾获美国“安美桥第二次国际驼绒奖”。
乌拉特后旗地域辽阔,地形多样。巍巍阴山横贯东西并富集矿产资源,南守8万亩狭长肥沃的秀美粮川,北开3650万亩如茵牧场,形成了典型的南粮北牧中矿山的自然格局。
乌后旗地形地貌复杂。阴山山脉横亘旗境南部,形成了河套平原与北部高原的一道分水岭。全旗地形可分为山地,占15.1%,低山丘陵,占10.3%,砂砾石戈壁高原,占52.9%;沙丘戈壁沙地,占20.4%;山前冲积平原,占1.3%。境内较大的河沟有6条,雨大则山洪泄溢,天旱则干涸见底。全旗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海拔最高点达2365米,是本旗的高寒地带。
乌后旗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在山北一带常有团羊、石羊、野牛、野骡、狼、狐狸、野兔出没;山鸡、沙鸡、山鸽等多种禽类亦多在山中栖息;这里还有被命名为“中国白驼”的白色双峰驼,属世界稀有家畜。山、绵羊皮年产5—8万张,是优良的制革原料。山后以灌木为主,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边境一带,其中有梭梭林94万亩,是骆驼的主要食物来源,此外,山地尚有少量山榆、柳。据调查,乌后旗境内共有野生植物63科,289属、430种,有的可入药。其中有被誉为“沙漠人参”的苁蓉为珍贵药材。此外,还有锁阳、五灵指、黄芪等。
乌后旗地处中温带,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8度,平均降水量96—105.9毫米,年均无霜期130天,年均冻土深2.3米。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风沙多,夏季干旱降雨少,日照强烈,蒸发量大。
乌后旗地域辽阔,境内现已探明的矿藏储量:铜金属量300万吨,锌金属量1000万吨,铅金属量200万吨,镍金属量7731吨,铁矿石1.4亿吨,硫3亿吨,铀,292吨,油页岩300亿吨,等;非金属矿:玛瑙、莹石、石榴石、芒硝、大理石、石膏、云母、花岗岩等。其中霍各气(蒙语,意为铜绿锈)铜矿系全国六大铜矿之一,是个铜、铅、锌、铁多金属共生矿。其金属储量为:铜68万多吨,平均品位1.67%;锌81万吨,平均品位1.64%;铅95万吨,平均品位1.67%;铁矿石储量2400万吨。东升庙硫铁矿储量居全国之冠,且地处山前,交通便利,易于开采。其储量为:硫2.38亿吨、铜3万吨、铅46万吨、锌408万吨。
乌后旗地形地貌复杂。阴山山脉横亘旗境南部,形成了河套平原与北部高原的一道分水岭。全旗地形可分为山地,占15.1%,低山丘陵,占10.3%,砂砾石戈壁高原,占52.9%;沙丘戈壁沙地,占20.4%;山前冲积平原,占1.3%。境内较大的河沟有6条,雨大则山洪泄溢,天旱则干涸见底。全旗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海拔最高点达2365米,是本旗的高寒地带。
乌后旗地处中温带,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8度,平均降水量96—105.9毫米,年均无霜期130天,年均冻土深2.3米。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风沙多,夏季干旱降雨少,日照强烈,蒸发量大。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