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前概况
-
近年来,乌拉特前旗立足于自身资源能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坚持以发展工业经济为主导战略,形成了布局合理、架构科学的化工、造纸、矿山建材、电力、农畜产品加工业五大主导产业。现有重点企业及其主要产品生产规模为:临海化工公司年产PVC 15万吨、烧碱15万吨;乌拉山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合成氨28万吨;前、后山工业园区年产电石20万吨、硅铁26万吨;金星浆纸业和中冶美利公司年产纸和浆19万吨;佘太水泥、同达建材等建材企业,年产水泥熟料160万吨;大中矿业公司等铁选企业年产铁精粉300多万吨;乌拉山发电厂装机容量为60万千瓦。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有凯卓、金花等6家油脂公司和泰盛兴业食品公司和中粮屯河番茄公司乌前旗分公司两家番茄加工企业,油脂年生产能力为1.6万吨,番茄酱年生产能力为6万吨。
全旗有六大灌水渠,年引黄河水6.2亿立米,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油葵、花葵、甜菜、蕃茄、瓜果、枸杞等。粮油糖产量高而稳定,品质优良。瓜果名品有大有公小香瓜、黑柳子白梨脆小香瓜。
乌拉特前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地处呼市、包头、准格尔煤田金三角边缘。包兰铁路横贯境内110公里。包白铁路纵贯东部三个乡镇。京藏高速公路、110国道横穿旗境。以110国道为主干的公路干线四通八达。全旗乡乡通油路。境内有军用机场一个。全旗输变电畅通、电力充沛。通讯网络覆盖全境。全旗有二级乙等医院三个,病床300多张,配备有CT、彩超等先进设备。全旗有线电视已经联网,可播送30多套电视节目。全旗有二星级饭店和一星级饭店各3座 。有知名酒店16家,可同时接待20000人的餐饮。
乌前旗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已探明的有煤、铁、金、铜、硫、云母、珍珠岩、芙蓉石、膨润土、沸石、花岗岩等40多种。已开发利用21种。其中大中小型矿床36处,矿点和矿化点101处,潜在价值达100亿元以上。其中已开采的主要矿种有:铁矿石探明储量2亿吨,石灰石储量8500万吨,石英岩储量5000万吨,白云岩储量为1亿吨。未开采的矿种有:蓝晶石储量为7600万吨,是极具潜力和前景的矿种,锰储量为5万吨,钼储量为1900多万吨。
乌拉特前旗景色秀美,旅游资源富集。塞外明珠乌梁素海水域面积300平方公里,是全国八大淡水湖之一,年产芦苇10万吨,是优质的造纸原料。湖面苇蒲葱茏,百鸟鸣唱,风光旖丽,是人们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胜地。位于乌梁素海南侧的乌拉山大桦背,素有塞外“小华山”之美称,山天相接、峰奇石异、松柏长青,极富观赏性。乌拉特草原风情旅游,原始古朴, 别具一格。维信国际高尔夫度假村为国家4A级景区,设施完善。小佘太秦长城保存完好,已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阿力奔天池及乌拉山前赵长城遗址、三顶帐房秦汉古城遗址、秦汉古墓等古迹,也都是游人的好去处。
2007年,旗整体经济呈现出高增速、高效益、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6.42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6.4亿元,增长16.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4.4亿元,增长24.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5.6亿元,增长16.7%。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9.5:41.4:29.1调整为29.1:43.3:27.6。财政收入完成7.44亿元,同比增长52.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06亿元,下降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0234元和5456元,同比分别增长13.6%和15%。
乌拉特前旗公共基础设施齐全,全旗已形成旗、镇、村三级教育、医疗网络。广播电视覆盖全旗。公路平整宽阔,宾馆、饭店、夜总会服务设施配套、服务周到。旅游胜地乌梁素海属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海滨的阿力奔草原牧草丛丛,牛羊成群,草原南麓的乌拉山奇峰矗立,俊秀多姿,山岭中部"小天地"波光粼粼,瀑布飞挂。阿尔善温泉,水温适宜,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矿物质,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乌拉特前旗全境东西长142公里,南北宽85.5公里,总面积7476平方公里,全旗由山牧、山旱、黄灌三大区域组成。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长夏短,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为6-7℃,无霜期100-145天。年降雨量200-250mm。
全旗耕地面积230万亩,其中播种面积150万亩。99年粮食总产量3.2亿公斤,油料总产量0.9亿公斤,甜菜10万吨,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112.2万头(只),年产绵羊毛1065吨,山羊绒107吨,羊皮35.8万张。林业面积123万亩,其中天然林占地面积62万亩,果树面积9万亩,年产各类水果1000吨,枸杞面积10万亩,年产枸杞干果4000吨,乌梁素海年产芦苇12万吨,鲜鱼1 280吨。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