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概况
-
全县总面积1443平方公里,土地面积216万亩,常用耕地59.9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境内拥有金、银、铜、花岗石、膨润土、透辉岩等多种矿产资源,其中铜矿探明储量5000-6000吨,花岗石探明储量50亿立方,膨润土探明储量300-400万吨。
五莲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周期性变化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署,雨量充沛,季节性降水明显,日照充足,热能丰富。年平均气温12.6 ℃,历年平均降雨量767.1mm,6至9月为雨季,降雨量最多的年份为1990年,降雨量1257.3mm;最少的年份为1983年,仅降雨466.3mm。年平均日照时数2449.3小时,年蒸发总量平均为1740.2mm。
五莲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全县工业生产实现了速度、效益、后劲同步增长。全县乡镇及以上工业达到126处,其中大中型企业28处、企业集团6处,形成了轻工、机械、石材、黄金、纺织、电力、食品、工艺美术等10大支柱产业,拥有黄金、铜、花岗石板材、水泥、花色钳、钢球、火雷管、特曲酒、家用运输车、纺织品等80多种主导产品,并出现了华龙纺织集团、莲宝矿业、山狮钢球集团、通用机械厂等一批在全国、全省挂号的骨干企业。今后,五莲县将立足国家产业政策和现有基础,着力培植造纸、机械、建材、纺织等优势产业,突出发展三轮车、减震器、民用爆破器材、机制纸、饮料酒等十大产品,逐步形成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产品结构,为全县经济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县共有中小型水库163座,其中中型水库7座,小(一)型水库13座,小(二)型水库143座,总库容19770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0.47亿立方米。全县总灌溉面积54.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8.4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1.6万亩。近年来,该县坚持走依法治水、科技兴水之路,是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
五莲县是个山区县,发展林果生产得天独厚。这里林茂果丰,到处是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是山东省的一颗明珠。近年来,五莲县把林果生产作为加快发展奔小康的战略重点来抓,坚持“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县外抓流通,县内搞市场”,加快了全县高产优质高效林业的发展步伐。1998年,全县木材蓄积量为70万立方米,果园面积40万亩,林果总产值达3.8亿元,被列为林果生产基地县,被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强县、经济林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苹果生产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新开发的板栗系列产品、“飘香牌”红富士苹果获得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绿色食品证书,深受消费者青睐。
境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被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赞誉为“奇秀不减雁荡”的五莲山,名胜古迹颇多,全山28峰、118景,峰峰奇异,景景多姿,景色怡人。景区内有明代敕建的护国万寿光明寺,是齐鲁四大佛教胜地之一,为江北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九仙山拥有江北最大的万亩野生杜鹃花园,每年春夏之交,鲜花竞放,争奇斗艳,五彩缤纷,如诗如画,是休闲生态游、宗教文化游的好去处。
五莲县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经济开放县。全县各级不断解放思想,积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按照“三外并举,全面推进,以外促内,以内保外”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沿海开放地区的有利条件,外向型经济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县出口商品已发展到15大类120个品种,年完成外贸出口商品收购值达4.8亿元。全县出口生产企业已发展到50处,出口过千万元的骨干企业15处,享有自营出口权的7处,形成了自营出口、“三资”企业出口和外贸代理出口齐头并进的新格局,全且工业产品出口比重达79%,产品出口达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莲县地处黄海之滨的鲁东南低山丘陵区,海拔高度在18—706米之间,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宜人、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43%,空气、生活饮用水质量均保持优良水平,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境内山岭起伏,河川纵横,北部、西部有小块平原,山地、丘陵、平原分别占总面积的50%、36%和14%。五莲县境内多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6%,共有大小山头3300多个,主要有五莲山、九仙山等。
五莲县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功能完备。G206和 S334、S222两条省道纵横交叉穿越境内,可直通青岛(140km)飞机场;百公里内有青岛港、日照港和岚山港三大港口,南北并列兖石、胶新铁路,其中胶新铁路贯穿全境;南临日东高速公路(10km),东依同三高速公路(15km),在五莲境内的日照加工贸易区距日照19.5公里,形成了立体交叉的陆海空交通运输网络。通讯快捷方便,移动电话实现无缝隙覆盖。电力供应充足,水资源丰富。涉外服务机构齐全,金融、保险业具有良好信誉,文化娱乐设施配套完善。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