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概况
-
武宣县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5057万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农业产值129555万元,同比增长5.7%;林业产值5344万元,增长0.44%;牧业产值56476万元,增长6.44%;渔业产值7105万元,增长1.4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577万元,增长8.12%。主要农产品产量有所提高。主要农业产品中,甘蔗产量198.37万吨,同比增长6.44%。粮食总产量10.91万吨,增长0.77%,其中,稻谷产量9.37万吨,下降0.23%;玉米产量1.21万吨,增长7.88%。油料产量3731吨,增长31.88%。水果产量8.82万吨,下降0.45%;木薯产量1.33万吨,增长5.22%;食用菌产量1.33万吨,下降2.01%。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木材砍伐量7.89万立方米,下降9.62%。完成造林面积901公顷,同比增长16.56%。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生猪出栏27.88万头,增长6.21%,牛、羊和家禽分别出栏16100头、7500只、164.8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2.53万吨,增长6.5%;牛奶产量468吨,增长27.87%;禽蛋产量464吨,增长17.17%。
武宣县水陆交通条件便利。陆路方面:209国道线贯穿全县8个乡镇。来宾至武宣二级公路已完工通车,从武宣县城到达桂柳高速公路来宾入口处64公里,从武宣县城到首府南宁230公里。水路方面:武宣境内黔江水道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全长119公里,属桂中"水运门户"。武宣到柳州、梧州、广州水路里程分别是274、303、609公里。现有6个码头,年吞吐能力为250万吨。枯水期武宣境内黔江水道可通航300-500吨,非枯水期可通航800-1000吨货船。货物水运武宣到广州单价为38元/吨。
武宣县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储量大,质量好。主要矿种有铅、锌、石灰石、铁、锰、硫铁矿、重晶石、滑石、水晶、大理石、方解石、黄金、高岭土、硅石等。其中石灰石储量为2000亿吨,仅武宣镇土番山、寨山(距县水泥厂1.2-2公里)的1级石灰石储量就达1.95亿吨,主要化学成份含量为:CaO,54%-55%;Fe2O3,0.12%;SiO2,0.13%。烧石量为43.37%,灰份为42.85,其中CaO与MgO的比值大于51.5。
武宣县国民经济较快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4.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9%,经济增长连续五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经济运行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77亿元,同比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0.44亿元,同比增长26.8%,其中,工业增加值9.44亿元,增长26.4%;第三产业增加值10.88亿元,同比增长17.2%。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7%、53.3%和34.0%,其中,工业的贡献率为48.3%。2008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为7990元,同比增长14.7%。人均GDP稳步提高,全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三次产业结构趋向优化:2008年,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构成比例由上年的38.8:31.2:30.0改变为37.5:30.6:31.9,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9个百分点。
武宣县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2008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0.04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实现工业增加值9.44亿万元,比上年增长26.4%。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3%,继续保持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地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8家,比上年增加9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3.18亿元,增长20.5%;完成增加值7.11亿元,增长31.7%。年末累计产品销售率为93%,比上年降低6.6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速明显高于轻工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3.3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46.4%,同比增长14.3%。重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3.8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53.6%,同比增长52%。工业经济效益下降明显。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53亿元,增长20.4%。利税总额2.05亿元,同比下降30.4%。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8764万元,同比下降47.8%。五大支柱产业中:制糖业实现利润6073万元,同比下降43.3%;矿业实现利润130万元,下降95.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47万元,下降97.0%;饮料制造业实现利润2183万元,增长132.3%;电力供应业实现利润20万元,下降95.1%。建筑业保持快速增长。2008年,全社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01亿元,比上年增长31.7%。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11.13万平方米,同比99.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0.57万平方米,增长93.4%;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5.65万元/人,同比增长14.1%;建筑业利润总额928.8万元。
武宣县耕地总面积3.5万公倾,粮食播种面积3.82万公倾,有林面积5.82万公倾。主要作物有:优质谷28万亩,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甘蔗25万亩,是国家糖料生产基地县;水果16万亩,主要品种有龙眼、牛心柿、巨峰葡萄、大果枇杷等;食用菌73万平方米,是来宾市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优质茶叶7000亩,年产优茶叶70万斤。另外,武宣还是广西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
武宣县旅游资源差异性大,特色浓,空间布局合理,县境内可组成多条旅游线路,与境外可构成多种旅游专线。主要景区、景点有:百崖大峡谷,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水源林植被,总面积13.66平方公里,以山峻、水秀、石奇、林幽著称,是难得的旅游、休闲避暑胜地;八仙天池,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坐落在高出地面100米的八座山峰中,面积10亩,终年旱不涸,雨不溢,水甘可饮,水色依时变幻,四面青山挺拔秀丽,自成一景;大藤峡,武宣黔江到桂平碧滩一带,全长90多公里,素有“小三峡”之称;犀牛岩,长10多公里,溶洞内钟乳千姿百态,景色迷人;文庙,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宣德六年(1431)年,占地5000多平方米,是广西最大、现存较好的文庙之一。
武宣县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继续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工作为重点,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大兑现工作,进一步提高政府诚信意识和服务意识,全面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战略,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共签订招商项目合同22个,合同资金19.39亿元,增长623.5%;实施项目19个,比上年增长26.7%;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31亿元,同比增长109.4%,其中区外到位资金8.57亿元,同比增长151.8%。通过深化改革,鼓励全民创业,非公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全县个体工商户9085个,私营企业295个,同比分别增长3.0%和12.2%,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为全县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作出重大贡献。就业和再就业形势稳定。2008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163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1380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22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
武宣县四面环山,黔江河由西向东将全县隔为南片、北片,209国道又将全县划为东西两片,在全县260万亩土地面积中,低山78.20万亩,占30%;中山12.62万亩,占4.85%;丘陵55.74万亩,占21.44%,小平原107.69万亩,占41.42%。地处北回归线上,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49.9小时,常年平均气温21.2℃,无霜期达330天以上,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是一个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环境宜人的好地方。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