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概况
-
五原境内因黄河冲积层在长期风蚀作用下形成许多风蚀洼地和黄河改道时冲刷的天然壕沟。这些洼地与壕沟长年积水,形成大小不同的海子(湖泊,俗称泊尔洞)。全县有面积三亩以上的海子 171个,总面积 5.45万亩;其中千亩以上的海子 5个,总面积 1.06万亩;百亩以上的海子 37个,总面积 1.33万亩。海子水深大于 1.5米的 116个,面积 2.71万亩。 1986年已被利用的水面 3.8万亩,占 70%。这些海子大多分布在县境西部的塔尔湖镇、银定图镇、新公中镇,以及县境南部的套海镇、东部的胜丰镇、隆镇也有零星分布。
迎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五原进一步搭建开放兴县的平台,靠优质服务为经济环境添彩。先后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和“信息科技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在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五原县根据投资者的投资额、投资方向及科技含量,实行分档次特别优惠。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简化办事程序,提供优质服务。
土壤:全县土地总面积374万亩,其中可耕地164.5万亩,熟耕地130.98万亩,可该改造中低产田100万亩,待开发荒地100万亩,果园地4.17万亩,林地18万亩,草地30万亩。农业人口21.4万人,人均耕地面积6.12亩。
气候概况: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光能丰富、日照充足、干燥多风、降雨量少的特点。太阳年平均辐射总量153.44卡/平方厘米,仅次于西藏、青海;全年日照时数3263小时,平均气温6.1℃,积温3362.5℃;无霜期117-136天,相对较短,可避免农作物贪青恋长、推迟成熟而减产的弊端,可使农作物长势集中,丰产丰收。年均降雨量170毫米,大多集中在夏秋两季,雨热同季,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
五原创建历史文化大县,引导文化与经济结盟,为繁荣文化事业增添动力,为经济发展增强活力。特别是葵花文化与葵花产业相得益彰。首届“中国河套葵花节”打响了葵花文化品牌战略。全国唯一的葵花主题广场和葵花主题雕塑在五原落成;“葵花神韵”主题雕塑首次把葵花的自然生长特性与现代科技、现代艺术完美结合,是融葵花产业与葵花文化于一体的标志性建筑,成为“葵花产业大县”最靓丽的风景。
交通通讯便捷畅通,110国道、哈磴高速、包兰铁路横贯东西;县、乡、村公路四通八达;电力充足,价格低廉。全面启动“数字化五原”工程,科技信息全国联网,五原人民政府网站架起了与各地沟通的桥梁,电子政务使政府政令畅通,服务快捷。
地势地形:本县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阴山天山纬向构造带,并受新华夏系构造的影响,形成内陆断陷盆地,整个辖区属河套平原,为第四纪松散的地层所覆盖,沉积了较厚的湖相地层。上部是冲积、风积层,主要岩性为细砂、粉砂和砂粘土互层。砂层层理清晰,厚度 10-70米。中部为河湖交替层,主要岩性为淤泥质、粉砂与粘土互层。下部为巨厚的新老第四纪湖相沉积层,主要岩性为淤泥质砂粘土。土质膏腴肥美,适于农作物及各种植被的生长。虽然有的土地呈盐碱化,但并不影响耐碱作物,如葵花、枸杞等作物的生长。
踏进五原,领略不尽的塞外风光。巨大的资源优势,广阔的发展空间,优越的投资环境,为各类企业创造了无限的商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五原人民敞开宽广的胸怀,张开热情的双臂,竭诚欢迎海内外朋友来五原,投资兴业,游览观光。五原人民愿与所有仁人志士共同创业、联手发展,五原人民愿与四海商家一道,建友谊桥,走发达路。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