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河概况
-
夏河县县城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山原区,东部和南部为底山峡谷区。境内沟纵横,山峦起伏,本县的主要气候为:高寒湿润、日照充足,适宜旅游避暑。全县草场总面积753万亩,大夏河两岸的山谷地带森林茂密,面积达23.7万亩。达里加山高4636米,为境内第一高峰。
夏河县地理位置优越,古有“东同三陇,南接四川,西连康藏,北近青蒙”之称。历史上曾是甘、青、川三省安多藏区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活动的中心和“茶马互市”鼎盛之地,也是青藏高原通向内地的门户,被历代封建王朝视为边塞军事要地。现在,公路交通四通八达。沟通了甘、青、川三省周边市县,并成为通往九寨沟的必经之路。通讯设施初具规模。近年来夏河县邮政、电信、移动的服务质量向“高、精、深”发展,技术水平和业务范围紧跟全国发展步伐,网络建设不断加强,业务普及程度日益提高。移动电话、数据通讯、可视会议电话已实现全国联网,计算机互联网,传真存储转发、 IC卡电话、各类图文及信息服务也已开通运行。从而为各国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2009年,夏河县民生工作逐步改善。办理民生实事19件,累计投入资金2.2亿元,落实县级配套资金4112.12万元。16处人畜安全饮水工程、3个客运站、28个乡村文化站建设、13项道路通达通畅工程等惠民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继续实施广播电视向自然村延伸项目,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78%;提高了城市、农牧村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发放城市低保金709.9万元、一次性生活物价补贴272万元、农牧村低保金1296万元、五保供养金54.5万元、特困群众生活补助资金487万元。
2009年,夏河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扎实做好以大中专毕业生、困难家庭、下岗职工为重点的就业工作,通过招考安置就业人员375人,为138名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安排了公益性岗位,就业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14个乡镇190名村干部参加了养老保险,新农合参合率已达到99.19%,核报农牧民住院补偿金额288.94万元,为329名已关、停国有和集体企业的退休人员办理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工作顺利实施,2009年撤并村级学校20所,筹集各类投资6000余万元,新建校舍近4万平方米,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得到提高,下拨生活补助879万元、公用经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取暖专项补助671万元。
夏河县境内人文、自然景观众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游客到这里,可尽情领略藏传佛教文化的神秘氛围;欣赏美丽神奇的宗教艺术;了解藏族人民对藏传佛教的虔诚信仰,以及他们面对严酷自然环境,在寄托来世观念下表现出的乐观和善良的天性,并可欣赏到独具特色的藏族音乐、舞蹈、节庆活动,在大草原上放飞心情,回归自然。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鲜花盛开,河水清澈,牛羊成群,与蓝天相映衬,给人以旷远、辽阔的美感,人们来到这里无不感到心旷神怡。草原又是避暑的好去处。游客如有兴致,还可以体验在草原上骑马的乐趣,进一进牦牛帐篷,亲身感受这里藏牧生凭吊历史感兴趣的游客可以游览甘加八角城,那里有世界最独特的古城。八角城因有八个城角而得名,是一座唐宋时期建造的历史古城。夏河县的“丛拉”—民族商品一条街,是“神秘藏区”百姓生活、饮食、服饰等多方面文化习俗的集中展示。
建国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省政府以及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夏河县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抢抓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努力构建和谐的民族家园。目前,全县呈现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文明进步的崭新景象。到2008年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亿元,同比增长10.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9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331万元,同比增长19.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18元,同比净增29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170元,同比净增810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亿元,同比增长14%;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达到100%。
2009年,夏河县重点项目成效显著。投资7.4亿元的拉卜楞飞机场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兰成铁路、西成铁路、临合高速公路(夏河段)、机场至县城高等级公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预算投资3亿元的拉卜楞寺文物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通过省级评审,力争今年开工;概算投资45亿元,已完成投资3亿元的全州第一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安多园区一期工程进展顺利,预计今年3月调试生产;投资1080万元,全面完成县城和部分重点乡镇民族特色化风貌改造;总投资1.13亿元的县城集中供暖、自来水改扩建、污水处理、垃圾填埋场等项目陆续建成;县城防洪治理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4022万元,基础设施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一特四化"扎实推进。按照整乡整村推进、集中连片的要求,投资5635万元,完成了桑科乡曼玛村等10个试点村藏羊繁育带,阿木去乎镇吉昂村等5个村奶牛带、阿木去乎镇完垦村等7个村奶牦牛带结构调整任务,培训农牧民群众800人次,劳务输转3970人次,实现劳务创收1575万元,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夏河县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紧贴民族地区实际,以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民族团结创优、为民解忧办事、强化基层定责、矛盾纠纷调处、纪律作风整顿等"六大活动"为实践载体,开展了"四进五百"和"九到户"活动,全面促进了全县各项工作,县域经济显著提升,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重点项目成效显著。2009年,成为夏河县历年来项目最多、发展速度最快、农牧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一年。县域经济明显提升。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5亿元,同比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16亿元,同比增长66.08%;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198万元,同比增长37.2%;完成工业增加值1.24亿元,同比增长36.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102元,同比增长1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52元,同比增长16%。
夏河县是甘肃省重点牧业县之一。全县草场面积754万亩,平均亩产鲜草218公斤,全县一等草场、二等草场分别占草场总面积的24.36%和69.1%。拥有各类牲畜72.34万头只,其中牛16万头,羊54.44万只,每年总增各类牲畜20万头只。肉类产量5829.3吨,牛奶产量11020吨,羊毛产量494.5吨。共有林地面积136.46万亩。按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境内还有大面积的宜林地。全县耕地面积17万亩。人均占有耕地2.34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7万亩,经济作物播种4万亩,青饲料播种面积1.5万亩。2002年粮食产量1042万公斤,油料产量291万公斤。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