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概况
-
尧山位于桂林市东北,距市区约8公里。尧山景区主峰海拔909.3米,相对高度760米,是桂林市最高的山峰。尧山西坡海拔450米处,秦时建尧庙,尧山之名由此而来。在海拔600---700米处,原建有白鹿庵,为唐白鹿禅师故居,亦称玉皇阁。海拔200米处,明建祝圣庵,茅坪庵。尧山脚下,有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墓群。尧山冈峦起伏,气势磅礴,植被丰茂,杜鹃遍野。冬季山顶时有积雪,明亚震直《尧山冬雪》诗云:“朔风从东来,吹落遥空雪,洒向尧山顶,相看最奇绝。”尧山以变幻莫测,绚丽多彩的四时景致而闻名。春天,温柔山遍野的杜鹃花将一座层峦叠嶂的大山打扮得姹紫嫣红;夏天,满山松竹、阵阵碧涛、山川竞秀、郁郁葱葱;秋天,枫红柏紫、野菊遍野,金黄碧绿;秋天,雪花纷扬、白雪皑皑、冰花玉树,别有一番情趣,站在山顶极目四望,山前水田如镜,村舍如在画中,千峰环野,一水穿城的景色必会使您心中生出“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尧山是全国著名古迹名胜。
象山区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是桂林市委、市人大、市政府机关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便捷、通讯发达。火车客运站、货运站、汽车总站、邮电大厦等均在辖区内,湘桂铁路穿区而过,南连大西南、北接京广线,公路四通八达,有桂黄线、桂八线、桂柳和桂林两江国际机场高速公路,距两江国际机场26公里。区内有漓江、桃花江两条河流,水资源丰富,电力充足。辖区内国有大中型企业众多、商业网点密布,是桂林市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和繁华的商贸区。
象山区属中亚热带气候,夏长冬短,平均气温19℃,1月份平均气温19℃,极端最低气温为-4.9℃,7月份平均气温为28.2℃,极端最高气温为38.5℃,全年日照时数为1 602.1 h(小时),降水量为1 872.1 mm,无霜期达305天.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00小时,无霜期长达308天左右,平均相对湿度为75.85%,年平均降雨量为1894毫米。 桂林属中亚热带气候,夏长冬短,平均气温19℃,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00小时,无霜期长达308天左右,平均相对湿度为75.85%,年平均降雨量为1894毫米,给人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气候环境。
水月洞: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距今约1.2万年前,地壳抬升,漓江缩小,加速了水月洞的发育,形成一个东西通透的圆洞。长17米,宽9.5,高12米,面积约150平方米。《象山记》载,“有石穴一,彼此可以相望,形圆而长,其半入于漓水中,水时高时下,故其穴亦时有大小”。水月洞洞口朝阳,亦名朝阳洞。但洞在水上,如明月浮水,十分形象,所以水月之名,一直沿用至今。“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文人学士属文赋句,莫不叹为观止。宋蓟北处士《水月洞》诗有“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之句,细致刻画了天上、洞中,水底月亮相互辉映的奇迹。象山的水月与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对,一悬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桂林象山区千峰环立,一水抱城,山清水秀,洞奇石美,使桂林享誉天下,古扑执着的象鼻山更是巧夺天工、令世人赞叹。以象鼻山而得名的象山区是桂林市最大的城区,位于城市南部,辖二塘乡及象山、南门、平山等3个街道办事处,两个经济管理委员会,共44个居民委员会,13个行政村。总面积87.6平方公里,人口19.7万。辖区内自然风光秀丽、文物古迹众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美丽的漓江绕区而过。象鼻山地处于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园内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相辉映,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园内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相辉映,主要景点有水月洞、象眼岩、普贤塔、宏峰寺及寺内的太平天国革命遗址陈列馆等。附近还有隋唐开元寺仅存的舍利塔。水月洞紧靠江边,漓水流贯其间,如水中浮月,山石垂入水中又如象鼻饮水漓江,景致极佳,唐宋以来即为游览胜地。宋蓟北处士《和水月洞韵》诗:“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形象地描绘了这一景致。
象山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较大成就,特别是近几年来,进一步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制定了“工业强区、商贸富区、科技兴区、外向带动、多轮驱动”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八五”期间,全区工商总产值每年以78.6%的速度递增,一九九八年全区实现农工商总产值达25.13亿元,以二、三产业发展最为迅速。形成了以集体工商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展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前景。一九九六年,桂林市区划调整后,象山区各项管理服务职能得到进一步增强,城乡交融、优势互补、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具备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在投资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电子通讯、轻工、医药、建材、纺织服装、工艺美术、旅游、房地产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前景广阔。象山区本着互惠互利、让财让利的原则,对来区兴办的企业,在税收方面实行一系的优惠政策,免收一切管理费,并为企业提供高效率、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全力推动企业的发展。
桂林有很多名产:沙田柚果大形美,肉质清香,驰名中外;夏橙品质优良,色鲜味美,且成熟早,很畅销;罗汉果乃“医疗保健之良药,清凉饮料之佳品”,被誉为“东方神果”;白果产量大,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质量居全国之首;月柿色泽金黄,肉甜味香,畅销澳、港和东南亚地区;荔浦芋个大味香,享誉京城;三花酒、辣椒酱、豆腐乳被誉为“桂林三宝”;桂林米粉配料芳香,味道鲜美,尤以冬季上市的马肉米粉最受称赞;此外还有马蹄、荷花鱼、腐竹等名优土特产。
冠岩位于距桂林市29公里的漓江中段,一个具有千年人文历史的地下溶洞,前因洞内泉水甘洌而名"甘岩",后因其山外形如朝冠而更名"冠岩"。早在公元1637年,徐霞客就慕名前来,成为冠岩第一个探洞名人,其在《徐霞客游记》中详细记载了冠岩,"冠岩"之名便因他而得。桂林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地方志《桂林风土记》也对冠岩作了记载,可见冠岩是桂林诸岩中最早出名的观赏岩洞之一。从草坪便可乘坐观光滑车穿过一片乡土景色的田野,便可直抵冠岩洞内。或步行到半山的青云梯乘观光电梯直入洞内,走过一段景观奇异的洞穴,来到地下曲桥,可以在此凭栏听涛。来到洞内深潭瀑布,这里水声轰然,巨大的水幕斜铺而下,直落深潭。走过瀑布,曲桥后面,便到了地下河码头,游客可在此乘上轻舟,沿着幽暗的地下河往那未知的前方而去,只凭手中的一盏小灯照看那千百怪的地下河岩。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