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概况
-
象州县委、县政府还采取集中力量,改善现有城镇的设施条件为重点,要求每个乡镇建设好几个重点工程,扎扎实实推进城镇化进程。在县城则重点实施和启动包括江滨大道、行政广场、外环路、象桐路出口路段示范住宅小区、象桐路西段人行道改造、象桐路西段路灯改造、象石路汽车站至农业局路段改造、象州温泉及石巷迷宫开发、县城取水源点搬迁及县城绿化在内的九大重点工程,预计总投资2.8亿元。为确保工程顺利完成,县政府组织成立了县城建设指挥部,还分别成立了九大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并出台相关政策,努力拓宽城镇化建设融资渠道,鼓励干部职工和广大农民积极参与,走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的新路子,为实现今年城镇化建设的新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象州县山清水秀,人文会萃,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广西著名旅游景区象州温泉有“中南第一热泉”之称,水温高达86℃,富含偏硅酸、锶、钙等24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对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系自治区级旅游景点。县内还有古海底迷宫、大乐泥盘纪剖面、大梭生态峡谷、七星古榕群、郑小古故居、漫画大师廖冰兄展馆等多处人文、自然景点,形成以山水为特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交融的象州旅游风光,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
象州县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36.62亿元,比上年增长34.5%,实现工业增加值13.93亿元,增长27.7%。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6.26亿元,比上年增长38.5%,实现工业增加值10.1亿元,增长33.4%;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36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实现工业增加值3.83亿元,增长15.6%。各行业都实现了较平稳增长。分行业来看,比上年增幅超过50%的行业有造纸及纸制品业,增速为345.8%,主要是新增了莲桂纸业和龙腾纸业;纺织业,增速为73.6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速为55.35%;增幅超过10%的有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加工业、黑色金属延压及加工、电力供应业等5个行业,分别比上年增长28.66%、11.59%、17.07%、40.7%、25.62%。轻工业增速快于重工业。在规模以上企业中,轻工业完成总产值15.71亿元,比上年增长40.9%,占总产值的60%; 重工业完成总产值10.55亿元,比上年增长35%,占总产值的40%。产销衔接良好,出口大幅增长。在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全县工业产品销售也实现了同步增长。全年规模以上企业销售产值24.44亿元,比上年增长61.3%,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0.1%,比上年提高了13.2个百分点。全县出口交货值0.77亿元,增长130.1%。
象州县教育事业稳定发展。全县各类学校数保持稳定,在校生数、入学率和升学率稳步上升。全县每万人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数达201人,比上年增加33人。全年抢修中小学危房共投入经费1451万元,新建校舍18131平方米。全县普通高考本科上线775人,比上年增加105人,增长15.7%;普通高考本科上线率45.8%。年末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5所,专任教师986人,在校学生17215人;职业中学1所,专任教师45人,在校学生2417人;小学107所,专任教师1425人,在校学生2137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40人;全县各类幼儿园102所,在园幼儿905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卫生保健事业继续加强。全县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医疗设备和技术条件有较大改善和提高。年末全县卫生机构232个(包括国有医院、卫生院、妇保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皮防站、农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各类机构)。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床位388张,卫生技术人员513人。全县全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达27.4万人,参合率为87.3%,受益率达42.4%。
象州县交通发达,能源充足。县内有国道、省道贯通,有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贯通柳州、桂林、南宁、梧州和广州等城市,距柳州市72公里、桂林市209公里、南宁市274公里,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全县11个乡(镇)都开通了柏油路,122个村委也通了汽车。隶属珠江水系的柳江,横贯运江、象州、马坪和石龙四乡镇,船舶一年四季可上通柳州,下通广州、深圳、香港、澳门。
象州县还下大力气抓好文明县城的创建工作,积极参加“南珠杯”、“桂中杯”竞赛活动,广泛宣传“象州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进一步提高市民素质,不断增强市民的共建参与意识。1999年以来,仅个人捐款建设县城的资金达220多万元。广西电网分4路向象州输电,另有11万伏高压输电专线从柳州直送象州,为象州经济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供应保障。1999年,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启动后,及时出台了《象州县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率先理顺县、乡镇农电管理体制,按时完成了“网改”的各项工程。首期“网改”结束时,全县已累计完成投资5773万元,竣工交付使用35KV变电站8座;完成10千伏线路724公里,低压线路1309里,改造台区480个;受惠农户超过5万户。通过农村电网改造,象州的农村电网状况大大改善。据初步统计,改造完毕的台区,低压电网综合损耗率下降到15%左右,电价由原来的每度1至2元不等降至现在的每度0.5元左右,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有了明显提高,有效减轻了农民的用电负担。
据统计,全年象州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1.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9%,为2004年以来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7%;第二产业增加值16.6亿元,增长30.3%,其中工业增加值13.93亿元,增长27.7%;第三产业增加值11.15亿元,增长24.8%。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8%、55.3%、30.9%,其中工业为43%,建筑业为12.3%。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分别为2.7、11、6.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为8.6个百分点。
象州县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藏有重晶石、锰、铜、锌、铅等13种,其中重晶石矿储量3000多万吨,占广西探明储量的55.7%。目前年出口量达100万吨,占全国出口总量的50%,居全国第1位,系广西十大出口商品之一,享有“中国重晶石之乡”和“重晶石皇后”之称。
近年来,象州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发展小城镇的战略部署,本着“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指导思想,确立了“以地生财,以财建城,以城兴业,以业富民”的发展思路,把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全县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去年,该县较好地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获得了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目前该县小城镇建设在建工程40个,总投资3000多万元,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其中投资160多万元启动了建设面积达2.6万平方米的县行政广场;投资50万元安装了象桐路大转盘雕塑;投资10万元对城区进行绿化改造;并完成了外环路路基平整和实施象桐路二级路改造工程。同时,投资100万元对寺村镇主街道重新进行规划设计和街道硬化、绿化、美化工作;投资83万元规划开发罗秀镇一条新街道。该县经过努力有效扩大和完善了城镇功能,使县城和各乡镇所在地日趋美观靓丽,进一步繁荣了城乡市场。
象州县农业生产平稳增长,为1995年以来连续14年增长。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68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种植业产值11.78亿元, 增长6.4 %;林业产值1.34亿元,增长21.6%;牧业产值8.12亿元,增长7.3%;渔业产值0.71亿元,增长1.2%。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7%。主要农产品有所提高,粮食总产量17.29万吨,增长2.2%;甘蔗产量149.62万吨,增长11.4%;蔬菜产量11.3万吨,增长4%;水果产量4.02万吨,增长4.1%。全年生猪出栏数16.67万头,增长6%;家禽出栏数264万只,增长8%;肉类总产量1.81万吨,增长6.3%;蚕茧产量2.3万吨,增长8%。全年水产品产量0.83万吨,增长1.2%。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0.84%,比上年增加0.84个百分点。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