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固概况
-
2008年,西固区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好字优先、能快则快、增效增速、和谐发展”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项目建设,着力强化节能减排,着力加强基础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7.8亿元,占年计划的100.45%,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91亿元,占年计划的100%,增长6 %;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30.39亿元,占年计划的100.46%,增长1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5.5亿元,占年计划的101.11%,增长10.7%。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31.33亿元,占年计划的100%,增长20%。完成区级一般性财政收入2.49亿元,增长17.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1952元、6018元,增长13%和12.29%。
西固区南北环山,中间为黄河谷地。南北由高渐低向中部黄河盆地倾斜,形成山、台、川三个阶段,黄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境。山区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平均海拔1800米。川区主要分布于黄河两岸,平均海拔1540米,地势平坦。
西固区坚持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推进、协调发展,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给排水设施齐全,日供水能力118万吨,污水日处理能力23万吨;数字化、程控化通讯和高速互联网发展水平进入国内先进城区行列,对外信息交流十分便捷;虹盛购物广场、华润万家、华联超市、国美电器、陶瓷批发市场等多种各具特色的大型商场和专业市场以及金融保险网点、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遍布城区,可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区内拥有甘肃省最好的基础教育资源优势,有3所省级示范性中学、7所市级示范性中学、12所市级标准化中学,高考上线率平均达到90%以上。西固地处全国九大物流区域西北物流区内,是向西辐射青海、新疆、西藏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全国18个铁路中心站之一兰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项目已规划在西固建设,物流业发展前景广阔。区内生态环境优美,人均占有公共绿地36.16平方米,位居兰州市前茅。创造了迎春灯会、柳泉群众碑林、黄河奇石、军傩舞等特色文化品牌,尤以“观灯赏花到西固”享负盛名。
2008年,西固区围绕打造都市型现代新型石化城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目标要求,按照“适度超前、突出重点、配套完善”的原则,多方协调,真抓实干,进一步完善路网设施,不断提升了城市形象。拓建改造44号路、46号路,整治改造32条小街巷,建成2座过街天桥并投入使用;在福利路、牌坊路街心花坛安装了30套花灯;实施了西固东西路供电线路改造、6处铁路涵洞扩容和道口“平改立”工程;完成西固公园广场、西固公交枢纽站的规划设计并进行工程招标;实施集中联片供热工程,已铺设供热管网 7.4公里,完成供热面积60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6000万元,拆除燃煤锅炉18台。加大城市改造力度,石化新区、7号8号街区、电厂一区、临洮街小区改造工程及小坪村、西固村2个城中村安居小区建设工程已开工建设,新增改造绿地10公顷,建成“五化”院落20个。全面加强城市管理,组织实施了“靓丽西固”大会战和城市管理“六大整治行动”,采取区街两级联合执法、部门单位包路段等措施,集中整治违法建设、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沿街门匾、楼宇容貌等脏乱差现象,强化了长效管理措施,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5项、水利工程2项,改造硬化乡村道路36.5公里,新建沼气池300座,推行农户收集、村社清运、乡镇处理的环境卫生管理新机制,农村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西固区商贸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8亿元,占年计划的100.37%,增长17.7%。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均保持快速增长,分别增长30%、40%。建成社区服务网点51个,社区肉菜市场2个;提升改造“万村千乡”农家店37个,建成休闲生态园4个;虹盛大厦已建成并投入试运营,改造提升了长业悦兴大酒店、彩林商城等20多个餐饮和商业网点,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观念不断转变,消费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增强。
西固区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调整,农村经济保持了健康、稳步的发展态势。全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5.81万亩,其中,精细蔬菜种植面积10000亩;百合留床面积达到1.41万亩,新增食用菌、韭黄等特色种植960亩;推广双垄全膜覆盖栽培玉米2772亩,增产111万公斤;发展设施农业552亩。全区蔬菜总产量达到188592吨,占计划的108.2%。全区养殖业生产快速增长,建成规模养殖小区8个,扶持养殖大户50户,猪存栏、羊存栏、牛存栏分别达到10500头、12900只、2300头,肉类、鸡蛋、牛奶产品产量分别达到3900吨、3200吨、12300吨。
西固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山区垂直性气温变化较显著。年平均气温8.5℃,最高36.1℃,最低-23.4℃。年均降雨量330毫米。无霜期169天。年平均日照2780小时。区内土地资源丰富,有耕地6.4万亩,其中山塬地4.14万亩,河谷川地1.26万亩。有果园1.17万亩。林地10.36万亩,草地27.32万亩,水域2万亩。未开发利用土地1.71万亩。
西固区过去以农业为主。“一五”期间,国家在西固投资建设石油、化工等重点项目,奠定了雄厚的工业基础,成为全国第一个大型石化工业基地。区内现有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兰州黄河铝业有限公司、兰州第三毛纺厂、兰州棉纺织厂、兰州维尼纶厂、西固热电厂、兰州自来水厂、西北合成药厂等中央、省、市大中型企业。经过近6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不断发展,区内现有工业企业426家,其中中央及省、市属工业企业2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0家,形成了以石油化工、能源、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三大板块为主,机械、化学、仪表、纺织、建筑、军工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全区有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00家,其中隶属中央企业7家,省属企业10家,市属企业17家,区属乡以上企业136家。主要有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炼、轻纺、机械、建材、制药、电力等行业。共有职工11.46万人。
西固区工业经济运行平稳。以优化结构为主线,积极做好改造提升、技术创新、延伸配套、项目带动等各项工作。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15.4亿元,占年计划的98.8%,增长13.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3亿元,占年计划的98.6%,增长13.06%。非公经济工业增加值完成17.55亿元,占年计划的100%,同比增长20%。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加强对兰州石化公司、西固热电公司、兰州新西部维尼纶有限公司等14户重点企业的监管,通过管理节能、机制节能、项目节能等多种强有力的措施,顺利完成省市下达我区的节能减排任务,全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12%,削减二氧化硫241吨、化学需氧量285吨。
西固区全力以赴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保证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2008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亿元,占计划的107.77%,增长29.2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7亿元,增长29.2%;房地产完成1.87亿元,增长45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0.39亿元。全年共实施各类新建、续建、技改、报批项目135项。其中,农林水利26项,工业、能源53项,三产56项,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22项。蓝星公司20万吨/年甲醇生产线、石化公司10万吨/年丁苯橡胶装置、20万吨原油储备库、3万立方米/年泡沫玻璃生产线、虹盛商贸大厦等51个项目建成;丁腈橡胶装置、五O四国产设备示范工程、国电兰州热电有限公司2×30万千瓦燃煤热电联产、燃气集团LNG、黄河河口水电站、商业文化步行街、石化新区建设等50个项目正在建设;180万吨/年催化汽油加氢、三欣公司30万吨/年无铅汽油等34个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加强与环渤海、长三角地区企业和投资商的联系,积极参加各类节会,全年签约项目34项,总投资120亿元,到位资金35亿元。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