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概况
-
西林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1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100毫米,年均日照1612小时,全年无霜期350天以上。地形、地貌主要以土山为主,土壤以山地红壤为主,类型有水稻土、红壤、黄壤、石灰土、冲积土等5类,土层具疏松、深厚、潮湿、肥沃的特征,土质肥沃,易于耕作,适宜多种作物和林木生长。境内溪河密布,有大小河溪295条,分属南盘江水系和右江水系。主川驮娘江,穿越县城而过,流经3个乡镇,贯经县域长143公里,水能开发量2.5万千瓦,此外,流量较大的江有南盘江、清水江、西洋江,四江共贯经县域长233公里。
西林县山清水秀,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有高峡平湖——万峰湖景区,它与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三位一体有机连结成为一条黄金旅游线。有、水江、八万水源洞、周邦洞 群、那劳岑氏建筑群、古商埠达下、古镇火柴等,还有震惊中外的古句町国古迹铜棺、铜鼓古迹铜棺、铜鼓等人文景观。八行水源岩,在普合苗族乡境内,位于西林县城东偏北15.6公里处。从驮娘江的八行河口,沿着八行河逆水上行2.5公里有一座大石山,山下石缝间有十多处地下水喷涌而出,这就是八行河的水源了。水源头左上方约200米的山腰,有一个大岩洞。入洞走十来步又见一洞直下数米深,水声丁冬作响,用强光电筒照去,可见一大水塘,水塘侧上方冲下一股水,水大时,其声轰隆,水烟徐徐上升。这水洞口的侧面又另有一洞位山顶斜斜而上,当地人称为”通天洞”。县城东南66公里处,有个属那佐苗族乡的达下村。这里高山峡谷,西洋江自西向东经过村前。从这里的码头乘搭木船下航可到达云南富宁县的剥隘街,并可转到百色、南宁。古代,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贸经商必由之路。河岸上的巨石有船索绑扎的痕迹,从码头上去,是一幢幢两层的古式楼房,顺着山坡坡势,纵横成排成列,从山腰摆到山脚,呈梯形街景。
多年来,西林县人民政府就把封山育林、造林灭荒列为全县直至20世纪末的“绿色希望工程”,动员全县人民大兴林业,大办林场。也鼓励各方人士投资或集股办林。经济林主要有油桐、油茶、八角、紫胶、山植、板栗以及各种水果林、竹林、栲胶等。1994年油桐面积5181公顷(77727亩),油茶面积 280.5公顷(3349.5亩),其他如山杏子、板栗、核桃、柑桔等面积280.5公顷(4207.5亩)。在县境西南部,有自然生长着的、呈原始生态并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古珍稀植物、被称为“活化石”的树该,又名桫椤。树干较大的直径有20~30厘米,高 10多米,状似棕榈,树叶长在顶端,对长1米多,如凤尾羽毛分裂状。它是和恐龙同时期的史前植物,世界上现存已不多,是研究古地理学。古生物学以及自然环境生态、气候变化等重大科学课题的难得的活标本。在营林过程中,县里十分重视林种结构的调配,注重林业长、中、短效益的结合,既营造杉、松等用材林,又发展水果、油桐、油茶、杜仲等经济林带,向名、特、优营林规模推进。
西林县物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辉锑矿、水晶矿、磷矿、镁矿、黄金、大理石、冰渊石等;林木品种繁多,全县宜林面积20.7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8.58%,森林覆盖率达68.45%。用材林有杉木、松木、毛竹、楠竹、麻竹等,经济林有油桐、油茶、板栗、核桃、山楂、八角等等,有油桐、油茶、山楂、烤姜、薏谷、烤烟、茶叶、灵芝、山药、何首乌、土茯芩等较大宗土特产品。西林水牛是全国13个地方水牛良种之一,麻鸭、乌骨鸡为本地优良家禽品种,驰名区内外。王子山白毫茶是部优产品“茉莉白毫茶”的主要原料,远销德国、摩洛哥等国家。此外,鹰嘴龟、山瑞、水鱼(甲鱼)被誉为“西林三珍”。
西林县重工业主要是建材和有色金属工业。建材业有西林县水泥厂和正在兴建的县粮食局建材厂。西林县水泥厂于1975年建成投产,1987年经技术改革后年产 425号普通水扼5000吨。1993年5月,又在距县城论里的周邦河口将老水泥厂的一个生产点扩建为能生产4.4万吨水泥的分厂,可在 1995年底建成投产,预计年创产值可达500万元。有色工业企业有矿产开发公司、锑冶炼厂、锑矿选厂、铁合金厂、活性炭厂等。锑矿及锑冶炼是西林工业的支柱。为挖掘工业潜力,进一步开发锑矿产品,西林县矿产开发公司在柳州物化勘探大队、广西地质二队的协助下,作了大量的地质勘探工作并加强采掘。1986年以来,西林县先后创办了锑冶炼厂、锑矿选厂和锑白车间。锑矿选厂生产的70%纯硫化锑精矿的质量标号较高,曾获广东省人民政府的除砷技术进步奖,其选矿回收工艺达90%以上。锑白车间生产的锑白质量上乘,被鉴定为国际特级产品,并批量打入国际市场。这三个厂在 198啤分别生产优质精锑 315吨、锑矿 884吨、硫化锑粉精矿621吨。
西林县种茶的历史悠久,历来与云南形成连片的茶叶生产区,但过去的生产是一种自流状态。1983年县山区扶贫办公室(后改“经济开发办公室”)开始在王子山下的古障镇小规模种植生产白毫茶,得名”王子山白毫茶”(见第一章《土、特、名、优产品》一节有关内容)。 1990年起县人民政府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发展茶业。县经济开发办公室牵头开办了古障、黄果园、大房、央达四个茶场,带动全县。1994年,公里耕种茶树22.33公顷(3350亩),全县新老茶树面积共666.67公顷(1万亩),共生产茶叶37500公斤,总产值75万元创税利28.5万元。县里决定加大对茶叶生产事业的投入,力争使王子山白毫茶产地成为百色地区为数不多的茶叶基地之一。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