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概况
-
锡林浩特市金属和非金属矿产极其丰富。初步探明的有铁矿、铬铁矿、锡矿,铜矿、钨矿、蛇纹石、花岗石、菱石矿等。莹石矿、锡铜矿品位高,储量大、已成为出口创汇产品。天然碱和芒硝等化工原料,含晶率一般在35%以上。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还有耐火土、大理石、石英砂等建筑材料。
锡林浩特市年平均气温17℃,年极端最高气温38.3℃,年极端最低气温—42.4℃,无霜日数平均123天,年平均降水量为287.2毫米,锡市等雨量线呈北东——南西向,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适游期为6——9月份,积雪期为11月——次年3月。
经济状况:近年来城市建设速度发展,国民经济发展较快。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由31.97亿元提高到60.01亿元,基本实现三年翻一番,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9.4%。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日益提升,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6.9%提高到11.8%;工业增加值由15.1亿元增加到35.1亿元,年均增长21.4%。近年,集中力量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基础设施基本配套,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煤炭在建生产能力2000万吨,电力装机在建规模60万千瓦,通过地质勘探已控制金属钼储量33万吨,居世界前列。
锡林浩特市素有“草原明珠”之称,是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所在地,为全盟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全盟对外交流的中心。全市辖7个苏木、6个国营农牧场和6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8750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6平方公里。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有蒙、汉、回、满等17个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兴草原城市。
历史沿革:清康熙六年(1667年),设阿巴哈纳尔左翼旗。1952年中部和西部联合旗合并,统称锡林郭勒盟西部联合旗。原阿巴哈纳尔左翼旗庙由贝子爵管辖,故得名“贝子庙”。1953年经锡林郭勒盟人民政府批准,“贝子庙”改称锡林浩特(相当于苏木级)。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阿巴哈纳尔旗;1983 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阿巴哈纳尔旗,改设锡林浩特市(县级)。
全市少河流,多湖泊。在距市区10公里的锡林河上游建有锡林河水库,面积3450亩,蓄水量1900万立方米,是发展养鱼业的良好基地。境内的地表水资源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地下水探明储量为14995万立方米/年。距市区100公里的阿尔善矿泉,泉水含多种矿物质,对肠胃病、关节病有奇特的疗效。目前建有卫生院,每年夏秋之季,众多患者慕名而来,康复而归。
锡林浩特市物宝天华,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潜力很大,属易开发性地区。辽阔的草原上生长着800多种优良牧草,是典型的草甸草原,牧草覆盖率达90%,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畜产品有肉类、奶类、绒毛、马鬃、马尾、皮张等。年出栏牲畜15—20万头(只),产绒毛70—100万公斤,皮张近2万张,肉食250万公斤,鲜奶500多万公斤,土特产品有发菜、白蘑、香蘑、苦杏仁、黄花等。还有牛黄、黄芪、黄芩、防风、知母、柴胡等药材。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