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概况
-
兴安县自然环境优越。湘漓二水在这里发源,华南第一峰“猫儿山”在这里崛起。地形东南和西北高,中间低,西北部为越城岭山脉,其主峰猫儿山海拔2141.5米,是华南第一高峰;东南纵贯都庞山脉。两大山脉中间的狭长地带为“湘桂走廊”,其间分布着丘陵及河谷平原,是农业耕作区和水果种植区。
兴安县组织成立企业解困小组,扎实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全县工业企稳向好。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9:49:28.1调整为22.1:49.7:28.2。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6.9亿元,同比增长20.3%;工业增加值30.02亿元,同比增长24%;规模工业总产值44.5亿元,同比增长33%。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0.51亿元,其中工业技改投入19.36亿元,分别增长35%和106.33%。多方筹措资金1.6亿元,加快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加快了产业集聚,目前工业集中区共有入园企业38家,项目总投资51.6亿元,完成园区工业总产值22.5亿元,实现税收1.6亿元。深入实施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和“一票否决”等制度,充分发挥乡镇和部门主渠道作用,招商引资工作乘势而上,再创佳绩,全区县域招商引资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全县共引进50万元以上项目133个,计划总投资94.5亿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19个,亿元以上项目5个;全年实施项目242个,完成市外到位资金38.8亿元,其中区外到位资金34.3亿元,分别占市下达任务的132%和118%;完成外资374万美元,占市下达任务的208%。
兴安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按照“产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的要求,全面实施“5511156”现代农业建设工程,即力争在今年内实现毛竹种植面积突破50万亩,食用菌栽培面积突破500万平方米;柑桔、葡萄、甜玉米三大产业种植面积均要突破10万亩;肉牛养殖突破5万头,牲猪年出栏突破60万头。重点扶持规模示范场(点)建设,全面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意见》,鼓励多种形式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新建各类水果和竹木、药材规模种植示范场点20个,面积达1万亩以上;新建各类养殖示范场点78个,重点推进2个千头牛场和3个万头猪场建设。继续大力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支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创新出台《农产品流通奖励办法》和《农业综合开发奖励办法》,提升现代农业档次,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兴安县有耕地2.06万公顷,人均耕地0.06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6.4%,活立木蓄积量为550万立方米。县内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有16种,主要有铁、钨、金、铅锌、石灰石、方解石、大理石等。主要农产品有大米、柑橘、葡萄、银杏、毛竹、杉木等;是全国著名的“银杏之乡”和毛竹基地,是广西最大的葡萄产区,号称“南方的吐鲁番”。工业主要有水泥、竹木加工和方解石加工为主的建材业和食品工业,主要工业产品有水泥、矿粉、竹木制品、白酒、罐头等。
兴安县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大力实施扶优扶强战略,培育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集团,打造一批领军企业,力争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达40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12家,全县工业生产总值达100亿元,增长12.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50亿元。一是做强做优建材产业。充分发挥海螺水泥的龙头带动效应,引进发展一批下游企业,力争建材产业总产值达到13亿元以上。二是高位推进新能源高新产业。重点加快扶持尚科光伏企业的生产发展,力争在年内促成尚科光伏二期工程生产线建成投产,实现年产值5亿元以上。设法带动健评节能等企业加快发展。三是扶持推进锰产业。重点推进松平、伟业、兴达4台2.5万千瓦的铁合金项目建设,松平、伟业要力争上半年投产。积极推进广西大锰优化升级改造。继续大力扶持铁锰行业加快生产,力争实现锰产业年总产值12亿元以上。四是提升壮大生物制药和植物提取产业。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着重推进莱茵公司技改项目、天乐生物公司年产1千吨植物提取物项目、毕生药业1.5万亩“三木药材”开发种植等项目建设,同时要加快红豆杉产业化项目建设,以早日形成产能,力争行业年产值达3亿元以上。五是优化升级竹木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借助“三大水库”建设华江竹木企业整体搬迁这一历史性机遇,科学整合行业资源,组建1-2家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龙头企业,全面优化升级竹木制品行业。进一步加大食品加工业的扶持,竭力帮助解决原料基地建设、生产融资、畅通物流等方面的难题。竹木及农副产品加工行业年产值力争达12亿元以上。六是致力做大新型粉体材料产业。扶持推进嘉利特等企业技术创新,带动全县矿粉行业提速发展。力争行业年产值达3亿元以上。在抓好六大主导优势产业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帮助中小企业做好征地、搬迁等方面的服务工作,扶持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树立品牌、扩产增资。
兴安交通便利,衡昆高速公路湘桂铁路和322国道一级公路斜贯中部。铁路可通全国各地,公路直达快班每半小时发往桂林一趟、每天往返南宁二趟,并有通往广州等省外城市的班车,全部乡镇和99%的行政村通汽车。全县程控电话装机容量3万门,有用户15000多户;100%的行政村可收到广播电视,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可与世界五大洲相通。兴安交通四通八达,衡昆高速、厦蓉高速、洞兴高速和桂黄一级公路东南西北贯通兴安全境,自然村道路硬化近500公里,达到65%;行政村道路硬化70多公里,达到70%。此外还完成了县道沥青路62.4公里,桥梁438.7延米(6座),初步形成了自然村硬化路与县乡主干道相连,与中心集镇相通,与旅游景点相交,与农田机耕路相接的交通网络。如今,兴安城乡已初步形成了“村村连玉带,路路通坦途”的道路交通格局,兴安汽车站每天有多躺发往桂林、柳州、南宁、钦州直达快班和广州、深圳、惠州等省外班车。兴安城区有1路、2路、5路、7路、8路、9路公交车线路运行方便市民出行。
2009年兴安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4.32亿元,同比增长14.3%;财政总收入5.09亿元,增长17.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14亿元,同比增长37%;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完成86.90亿元,同比增长20.3%;农业总产值25.75亿元,同比增长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14元,同比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5906元,同比增长12.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1亿元,同比增长21.3%,接待游客298.2万人次,同比增加20.6%,其中入境游客18万人次,同比增加20%,旅游营业收入完成9.6亿元,同比增长21.8%。
兴安县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为17.8℃,极端最高气温38.5℃,最低气温-5.8℃,年平均降水量1842毫米,年无霜期293天以上。境内河流主要有属长江水系的湘江,属珠江水系的漓江;由于兴安海拔较高,自古有“兴安高万丈,水往两头流”之说,形成湘江北去、漓水南流的独特景观。灵渠,是秦代开凿连接湘江、漓江的人工运河,全长36.4公里。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