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仁概况
-
兴仁是高原型北亚热带温和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雨热同季。独特的气候不仅适宜发展畜牧业,也适宜各种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 兴仁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金、锑、汞、铊、硫磺、大理石、重晶石、石灰石等。其中煤的远景储量超过45亿吨,是国家地质储量机构认定的“兴仁煤田”;黄金探明氧化矿可采储量6.25吨,原生矿远景储量超过100吨;铊储量约10万吨,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富铊中型矿床;水能理论储量9.7万千瓦。
2005年,兴仁县各族人民在中共兴仁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我省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阶段扶贫开发这两大机遇,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努力解决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国民经济呈现出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的良好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GDP)为15019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7879万元,比上年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2038万元,比上年增长31.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0273万元,比上年增长19.1%。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上年的40.4%、30.7%和28.9%调整为31.8%、34.6%和33.6%,三次产业构成由123型转为231型,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
兴仁县农业稳步发展。全县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77618万元,同比增长12%。粮食总产量17.5万吨,同比增长3.9%;烟叶6250吨,增长30.7%;油料5345吨,增长4.2%;蔬菜34630吨,增长17.8%。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全县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例为58.3:4.2:37.1:0.1:0.3,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0.14万亩,减少3%,其中稻谷种植面积12.85万亩,增长4.4%,油料种植面积4822公顷,增长2.3%;烟叶种植面积3229公顷,增长5.7%。养殖业稳步增长。全县畜牧业增加值17822元,比上年增长12.5%。全年肉类总产量31264吨,增长4.3%,其中猪肉产量25716吨,增长5.0%;牛肉产量3334吨,增长0.5%,羊肉产量167吨.,增长3.7%;禽肉产量1795吨,增长19.5%;禽蛋产量1505吨,增长2.2%。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全年共完工各类坡改梯工程点28处,投入资金233万元,新建水池513个。农业机械总动力12万千瓦,增长20%;农村用电量1575万千瓦时,增长2.5%;全年农用柴油消耗量468吨,增长3.4%。
兴仁县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成为贵州实施西线旅游战略的黄金通道和黔西南北上南下西进东出的交通枢纽,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奇特的地貌,形成了绚丽多彩、气象万千的人文、自然风景名胜资源。 在自然风景名胜资源方面,由于兴仁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属低纬度高原性中亚热带温和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垂直差异明显,表现为“谷地干热、高山凉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特征。县境风景怡人。以放马坪风景名胜区为中心绵延119平方公里的风景名胜资源,星罗棋布,数不胜数;有巍峨绵延的“百广袤辽]放马坪草场];有幽的高原玉带“麻沙河”,、峻绝天景区”;还有鲤鱼湖的风情万种,真武山的空灵俊秀,大野场的古朴神秘以及那神奇梦幻般的溶岩洞群风光等,让人叹为大自然之“观止”始古朴、浓秀丽、一体,但各显奇异,引人入胜。
兴仁县气候属暖温冬干型,因受各种因素影响,表现为高原型北亚热带温和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雨热同季。一般情况下,春季冷暖气团交替出现,天气很不稳定,常出现大风和倒春寒。夏季受东南面海洋湿空气环流影响,南风多、湿度大、雨水较多,但热量强度低。当西太平洋高压西伸和海洋台风在两广登陆时,会给县境带来降水。秋季持续时间短、降温快,北方冷空气较强时,南下形成秋风。当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时,常产生秋绵雨。冬季受西北和北方冷空气环流南下控制,多北风,较冷性出象下路径趋响不降现性冰雹、倒春寒、暴雨、秋风、大风等。
兴仁县工业在煤炭支柱产业的带动下实现快速发展。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47403万元,比上年增长3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464万元,增长16.0%,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22939万元,增长48.5%。全县原煤产量380万吨,增长22.3%;发电量3347万千瓦时,下降21.1%;水泥5.82万吨,下降26.2%。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4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47719万元,比上年增长61.7%;实现利润总额617万元。全县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636万元,比上年增长7.1%,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213万元,增长18.3%。
兴仁县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全年科技三项费用投入40万元。2005年,我县引进水稻、玉米、小麦等10个优良品种在鲁础营、新农场镇等进行试验示范种植,通过测产对比,平均增产15%至20%,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组编《兴仁科技》4期,发至全县16个乡镇和县有关单位。采取现场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训83期,参训人数达6686人/次,并请农业系统有丰富经验、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员讲课。我县的科技进步考核工作,于2005年6月顺利通过了省专家组复查验收,省已推荐上报国家科技部,参加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的评审。年末全县拥有普通中学31所,教职工1620人,专任教师1468人,在校学生29858人;全县拥有普通小学173所,教职工2263人,专任教师2099人,在校学生6183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43%;全县年末拥有幼儿园数19所,比上年增加5所,在园幼儿人数(不含学前)2644人,比上年增加517人。全县大专以上(含大专)录取人数为1346人。
兴仁县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年末全县拥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图书室4个,藏书2.8万册,接待读者6万人次,借阅书刊8万册次。05年我县成功举办了屯脚鲤鱼“八月八”苗族风情节文艺演出,并组队参加了全国第二届全民健身秧歌大赛,获二等奖。购置了广播电视硬盘自动播放系统,使节目的完整性、准时性得到了保证,确保了节目的高质量播出。完成了中1、省1及少儿频道在我县的落地监护工作。全县有线电视用户8500户。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加快。年末全县医疗卫生机构20个,卫生技术人员376人,其中医生154人,全县卫生机构床位数325张。
兴仁县区位条件优越,东靠324国道,西临320国道,省道214、215线和南(宁)昆(明)铁)百公路、贵(阳)黄(果树)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距南北盘(江)水运码头40多公里,是滇黔桂结合部的重要交通枢纽,距离省城贵阳市约295公里,距州府兴义市仅约70多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县内以东向和南北在叉构成并有普(安)路向西呈大字形向邻县辐射。兴仁县有扁山、卡子、栋青、老鸫山、蚌街、格沙屯、海子、煤炭破、下山等九个公路出县与邻县路相连,有九盘渡口和波秧桥与关岭、晴隆沟通水界,县内公路主骨架已基本形成。兴仁县现在通车能力的各类公路约1090多公里。其中:省养(道养)公路3条151条,占14%路况正常;群养县乡公路18条262多公里,占20.7%;乡村公路较差;顶兴高等级公路29多公里,占2.7%;乡村自修自养公路648多公里,占59.4%。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