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概况
-
邢台县是一个山区大县。山区面积大,七山一滩二分田,地势西高东低,从西到东呈梯次分布,分为深山区、浅山丘陵区和平原三种地形,其中山区128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7%。生态环境优,山场面积188万亩,宜林山场157万亩,牧用草坡191万亩,林木覆盖率达44.7%,邢台县先后荣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太行明珠前南峪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荣获“环境保护全球500佳”提名奖。旅游景区多,全县有29个景区景点,目前前南峪、大峡谷、云梦山、九龙峡、紫金山、天梯山等12个景区对外开放,前南峪、九龙峡、天梯山被评为3A级景区,张角起义寨、明长城遗址、郭守敬故里等人文景观各具特色,闻名遐迩。
工业经济雄厚,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产业基地建设、中小企业壮大、改制企业振兴、旅游产业提升招商引资上项目,培育壮大了德龙钢铁、旭阳焦化、中煤旭阳煤化工、海源浮法玻璃、红星汽车制造、邢盛矿井等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形成了钢铁、煤化工、装备制造和旅游“3+1”产业发展格局。2007年6月20日,河北省煤化工基地奠基,河北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成立,确立了煤化工产业在全省的领军地位;2007年6月21日,邢台德龙机械轧辊公司成立,实现了钢铁业向冶金机械装备制造业的跨越。2007年,钢铁、煤化工、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73亿元,上缴税金7.88亿元。
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不断提升对外开放层次,2007年9月21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县域经济发展论坛暨邢台县投资环境说明会,实现了走出河北、面向世界。旭阳、德龙、云山、春蕾等企业与中煤、金能和美国卡博特公司、俄罗斯耶夫拉兹钢铁公司、德国伍德等一批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实现了战略合作,全县合资企业发展到6家、上市公司1家;2007年涉外企业完成增加值26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27.4%;上缴税金6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60%。
农业特色明显,形成了林果、畜牧、蔬菜三大富民产业,优质干鲜果品基地发展到56万亩,总产达10.42万吨;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6.6万亩,总产达25.2万吨;肉、蛋、奶产量分别达2.58万吨、2.32万吨和910吨;春雨谷朊粉、邢州枣业、志成食品、弘隆果品等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5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25个。“浆水”牌苹果先后被指定为十六大、十七大会议专用果品,“天力三宝”牌酸枣汁成为中国航天员特供饮品和“迎奥运”特制产品。
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95亿元,同比增长3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亿元,同比增长56.9%;农民人均纯收入4628元,同比增长12.8%;财政收入在全市率先突破1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5.3%;综合排位有望跨入全省30强,邢台率先、南厢领先、河北争先的目标初步实现。
矿产资源丰富,全县已探明的矿种主要有菱镁、石英、蓝晶石、矿砂、石墨、石膏、煤、铁、石灰石等30余种,开采价值较高的有17种,蓝晶石储量200万吨(储量居全国首位),菱镁储量3390万吨(储量居全国第三)。矿山生产安全,原有矿山企业357家,经过集中整治后现有矿山企业64家,全县矿业开采秩序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局面得到巩固。相关产业配套,丰富的矿产资源为钢铁、煤化工、建材等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原材料,培育壮大了德龙钢铁、旭阳焦化、海源玻璃等一批矿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
三产日益活跃,培育了豫让桥、义乌小商品城和乡镇商贸市场,运输、餐饮、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等服务业发展迅猛,第三产业占县域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