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概况
-
新华区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呈现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良好态势。产业规模日益壮大,经济结构明显优化,整体素质稳步提高,综合实力大大增强。财政收入进入全省城区十强,非公有制经济单位达到9365家。
新华区强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形成了电子电气、绝缘制品、新型材料、精细化工、采煤炼焦、工矿用品六大支柱产业,建成了基础设施配套、经营环境优良的开发区工业园、民营经济创业园、循环经济工业园三大工业园区。涌现出了以圣光医用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新型耐材有限责任公司、三基炭素有限责任公司、康立电器公司、天鹰智能公司、华锐电气公司、联立机电公司、飞宇电器公司、绝缘制品公司为龙头的5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多项专利技术,1650余名技术人才。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形成了水产养殖、畜牧养殖、果蔬种植、农副产品深加工为特色的农业产业区域。建成了以北滍、东滍、西滍渔场为中心的水产养殖基地;以何庄、果庄猪场、姬庄鸡场为中心的畜禽养殖基地;以焦庄林场、叶营林场、香山林场、何庄果园为中心的林果种植基地。
新华区东西狭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有山、丘、平原三大地貌,为低丘陵区。境内有大小河流十余条。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暖温带,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据近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日照2061小时,太阳辐射总量为每平方厘米113.77千卡,年平均气温15.0℃。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27.6℃;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为1.2℃。无霜期为228天。年最大降水量1323.6毫米,最小降水量373.9毫米,年平均降水量745.8毫米,一年内各季降水分布为春季占20~23%,夏季占45~50%,秋季占24~29%,冬季占4~5%。风向以偏南、西北、东北风最多,春夏盛刮偏南风,秋冬盛刮偏北风,常有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入侵。
新华区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完善。辖区内铁路、公路纵横交错。东接京广、装甲兵仓库专用线,716仓库专用线均在辖区内。平宝公路、平郏公路、平洛公路为主干道的公路四通八达,漯平洛高速、许平南高速、郑石高速穿境而过。10万门程控电话可与180多个国家地区进行声讯和图文交换。平顶山日报社、平顶山学院、平顶山工学院等高等院校均在辖区内;辖区商业繁荣,服务设施齐全,大型专业市场12个,大型商业中心9处,为辖区人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新华区第三产业全面提速,发展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餐饮、商贸等传统服务业市场繁荣,旅游、文化、教育、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日趋活跃。开发建设了双丰商城、鹰城广场餐饮一条街、佳田国际大酒店、建西汽修城、地中海假日酒店、三毛高档娱乐中心等一大批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建成了黄河外国语学校、东方爱婴儿童之家幼儿园等文化教育机构。形成了以中兴路、建设路、矿工路为中心,集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为一体的服务网络。新华区商贸服务业繁荣,档次和水平不断提升。随着城市东扩西进布局调整和连城华府开发改造,规划了以中兴路为轴线的商业中心,以鹰城广场、平西生态园为中心的商贸服务圈和程平路仓储物流园区。
新华区钟灵毓秀、源远流长。诸侯争霸、中原逐鹿,雄楚(国)吞弱应(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为鹰城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栖息繁衍。作为古应国都城所在的新华区,因而旅游资源丰富,很多旅游项目有待开发利用。列入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西周国贵族墓,坐落在滍阳镇,出土的“玉鹰”被列为国家级文物。平顶山市又名“鹰城”渊源于此。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