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概况
-
新县红绿资源丰富。境内有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鄂豫皖首府革命烈士陵园、鄂豫皖首府博物馆、许世友将军墓、郑维山将军石、箭厂河革命旧址群、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淮岭生态园、九龙潭等“红”、“绿”旅游景区(点),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旅游观光的理想胜地。已有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40多个单位和高等院校在新县建立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新县物产丰富,资源充足。盛产林果、茶叶、中药材等,其中,板栗、银杏、茶叶、油茶、野生猕猴桃品质产量均居河南之冠,被国家林业局誉为全国名特优经济林“茶叶之乡”“板栗之乡”、“银杏之乡”。全县发展杉木30万亩、板栗33万亩、银杏林面积3万亩、茶叶8万亩、油茶8万亩。境内有金钱豹、大鲵等动物400余种,有珙桐、水松、银杏等野生植物2000多种。已探明各种矿藏有40余种,是全国花岗石、石英石储量最大的县和天然金红石重要产区之一,享有“山上藏金,地下藏银”的美称。
新县为大别山区,群山环抱,主峰黄毛尖海拔1011米。山间有谷地、盆地。小潢河境内长50公里。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降水量127.4毫米,全年无霜期225天。境内公路总里程393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25.4公里。有国道106线,大广高速穿过,全长14公里;省道2条,全长100公里;县乡道全长267公里;专用公路全长12公里。桥梁520座14188延米。17个乡晴雨通车,197个行政村通汽车。有京九铁路34公里,县辖内设有浒湾、新县、泗店车站。
新县的前身为经扶县。1932年10月,国民党蒋介石政府为了便于控制鄂豫皖边界的大别山区,对付革命力量,以当时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之字“经扶”为县名,以新集为县治,设立经扶县,将光山县南部五个里(八水里、五马里、沙城里、长潭里、青山里)、17个保(神留桥、朴风山、沙窝、永阳赘、五龙、杜横、夏陂山、长潭、朱向、董范店、墨斗关、潘殷冲、官堰、柴山、观音、沙城、千斤),湖北省麻城县三个区(仁美区的三分之二、择里区的三分之二、丰义区的二分之一,相当于现在泗店、田铺二乡中南部、周河乡南部)、黄安县的两个会(长水会、塔耳会,相当于现在箭厂河乡)等划归经扶县管辖。原属河南省的面积占93%。新县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培育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43位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将军和50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新县人民继承和发扬的老区光荣传统,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发挥山区优势,建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实施兴工强县,培育了羚锐上市公司;突出自然特色,建成了独具魅力的红城;开发劳力资源,打造了涉外劳务品牌;树立一流标准,形成了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全县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0.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1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05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排序从1996年的倒数第一攀升至第52位。先后获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外派劳务基地县、国家卫生县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香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等国家级奖牌和河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荣誉称号,为打造实力新县、平安新县、魅力新县、和谐新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扶贫开发前的1983年,新县最明显的特点是“三不过一”,即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亿元(7700万元),财政收入不到100万元(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100元(86元),全县82%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是国家重点贫困县。扶贫开发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中央、省、市的亲切关怀下,新县人民发扬老区光荣传统,紧紧围绕争当“中原崛起后起之秀排头兵”的发展定位和撤县设市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工业经济、生态经济和劳务经济,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全县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3.6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77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77元,分别是1983年的69.7、136.9、49.8倍,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由1996年的全省末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52位。相继获得了“国家园林县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外派劳务基地县”、“香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连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旅游名县”等十余块国家级奖牌和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省级奖牌。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