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概况
-
习水县社会事业持续进步。习水一中启动“省级示范示范高中”申办工作,“两基”工作进一步巩固提高,迎接国家检查验收工作扎实推进。职教中心通过省级重点职校评估验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效果明显,90%的农民纳入医疗保障体系,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正式启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完成了381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3500户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及全县广播电视转星调整工作全面结束,成功申报9处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习水县资源富集,开发价值可观。全县耕地面积8万公顷;森林面积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荫道9.94%,木材蓄积量大;草山草坡8万多公顷,草茂宜牧;可开发利用的非耕地12万公顷。境内大量野生猕猴桃、竹荪、刺梨、方竹笋、魔芋、山葵、蕨苔等天然绿色食品和天麻、杜仲、黄柏等中药材量大面广,开发价值极大。境内有大小河流246条,总长1400多公里,其中赤水河在境内60公里、习水河在境内71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43公里,年均径流量18.18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8.11万千瓦。境内矿产资源品多质优、蕴藏丰富,有无烟煤、黄铁矿、重晶石、高岭土、石灰石、白云石、石英砂、大理石等28种矿藏已探明储量,可供工业开采。
习水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河”,其中一、二、四渡就在习水境内。红军四渡赤水河留下的指挥部旧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住居,青杠坡战斗、梅溪河战斗等红军与川军、黔军殊死决战的战地遗址,红军书写的反蒋抗日标语等长征文化遗迹犹存,是昭示后人奋发向上,排除艰险的精神财富。习水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经考证,一万五千多年前,便有人类在习水繁衍生息,巴蜀文化的发展和兴盛,在习水这块土地上留下了深远的痕迹。境内摹崖石刻、悬棺、崖墓等文化遗物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
习水县地形复杂,风光秀丽,气候宜人。“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当海拔1871.9米的黄沙岩壁还冰柱倒挂时,海拔275米的赤水河畔已桃花盛开,是典型的立体自然地理。境内出露地层共9个系19个统31个组2个群,地层总厚9900米。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1℃, 曾出现过的极端最高气温达42℃,极端最低气温-10℃。年均积温4600-6680℃,无霜期248天,年均日照1183.7小时,年均降水量1420毫米。由于水热条件优越,生态系统特殊,境内生物资源丰富,物种齐全。境内西北部有目前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5万公顷,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有白鹤、桫椤群落等珍贵动植物物种达1600多种,红层地貌上森林覆盖,由于它的奇特性、多样性和原始自然景观的神秘性,构成了独树一帜的旅游资源。
习水县城镇建管成效显著。体育馆建成投用,县城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完成39条旧城背街小巷硬化,配套修建了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步伐加快,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化率达到35.8%。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习新公路路基工程完成50%,土城大桥加固工程全面竣工,两河口大桥主体工程完成,22条通村公路建成投用,通乡油路“三年计划”基本完成。2500口沼气池建设任务如期完成。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加强财政调控,拓宽融资渠道,巩固和壮大煤、电、酒、建材等支柱财源,积极支持争取二郎电厂立项、习酒公司技改等重点工程建设,培育旅游、中药材等后续财源。强化税收征管,深化财政改革,实施部门预算,勤俭办事,节约支出,财政收支平衡。全年各项存款余额28.7亿元,贷款余额16.5亿元,金融运行平稳。旅游开发走势向好。四渡赤水纪念馆建成开馆,高规格承办了遵义市纪念建军80周年暨四渡赤水纪念馆开馆系列活动,配合省、市全面完成了“弘扬长征精神、再现四渡赤水”大型模拟军演。加快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加强。全年接待游客45万人,增长20%,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亿元,增长60%。
2007年,习水县生产总值完成30.6亿元,增长15.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7.8亿元,增长10.5%;第二产业完成11.5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完成11.3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1亿元,增长41.23%;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3亿元,增长2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6亿元,增长17.8%;财政总收入实现3.67亿元,增长14.41%;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亿元,增长22.12%。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粮食总产量达29.1万吨,增长12.9%。 “六个万户工程”推进顺利,全县种植有机红粮8万亩,新增商品蔬菜1万亩,新增经果林3950亩,葡萄、李子、杨梅、中药材等特色经济进一步巩固发展。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通过专家评估。整村推进进展顺利,共实施项目111个。实施农村茅危房改造313户。天然林保护措施有力,完成造竹3万亩,植树造林2.9万亩。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000人,培训就业率82%。全县农业总产值12.6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2元,净增300元以上。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全县工业总产值35.2亿元,增长24.4%,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29亿元,增长17%;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8.8亿元,增长18.4%。
习水县交通通信设施齐全。习犁路、习赤路、茅习路、马合路,构建了通向重庆、成都、贵阳的出境通道,成为黔北通向渝川的枢纽和咽喉。县内24个乡镇(区)均开通了程控电话,无线通讯网络基本形成。以“黔北煤海”、“美酒飘香”扬名于世的习水,有着丰富的矿产、旅游、森林、水能、非耕地等资源,背靠名城遵义市、面向重庆直辖市,区位条件优越,市场前景广阔,招商引资政策优惠,对外开放环境宽松,是投资者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