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岩概况
-
境内沟谷交错,河流纵横,有500多条溪流交错迂回在大小山岭之间,汇集成13条支流河:偏岭河、哈达河、汤池河、雅河、牤牛河、沟连河、石庙河、青河、古洞河、葛藤峪河、暖泉河、渭水河。这13条支流河又汇成两大干流---东洋河、哨子河,两大干流在哨子河乡汇合后,组成大洋河水系出境流入黄海。境内河流总长882公里,流域面积4466平方公里。
岫岩境内共有各级公路1,207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26.8公里。其中,省级公路5条373公里,县级公路4条119公里,乡级公路42条735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297公里,占总里程24.6%,黑色路面里程达822.7公里,油路铺装率达68.7%。晴雨通车里程达1,197公里,占总里程99.2%。公路桥梁达605座17,099.5延长米,其中百米以上永久性大桥20座4,089延长米。
岫岩名胜古迹令人神往。境内山川秀美,峰峦叠嶂,群山滴翠,犹如一幅山水画卷。有怪石嶙峋、涧水潺潺的辽宁四大名山之一的药山;有数峰突起,浓荫蔽日的青凉山;有深藏古寺、秀色可掬的卧鹿山;有风光奇丽、银链悬空的石湖瀑布;有水秀潭美,如嵌明珠的龙潭弯……奇峰异景美不胜收。岫岩是世界宝玉之都,玉石王经鬼斧神工而成天下第一玉佛,创下吉尼斯世界之最,6万吨巨型玉体述说着千百年岁月蹉跎,“玉都”、“中国玉雕精品工艺园”、“万润玉雕园”等大型玉器市场,集聚着天下玉雕精品,尽展“国石”风彩,让人目不暇接,妙不可言。现在,岫岩正在建设世界玉雕博物馆和万佛展示厅,岫岩玉将放射出灿烂的“国石”之光。岫岩是满族聚居地,民俗风情淳朴归真,农民画、书法、摄影、剪纸等作品多次飘洋过海参赛和参展,是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辽宁省“群众艺术活动基地”和“满族农民摄影基地”,到岫岩可饱览满族风土人情。
岫岩属于北温带湿润地区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4℃,年平均降雨量775.8~933.8毫米。
全县森林面积489.1万亩,森林覆盖率73%,林木蓄积量397万立方米;盛产板栗、尖把酸梨、金瓜梨等名优特干鲜果,总量达2400多万株;年均放养柞蚕1.5万把,产茧11亿粒,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被誉为“中国柞蚕第一县”;食用菌年接种量2000多万盘,产量3万吨,被中国食用菌协会命名为“中国滑菇第一县”;黄牛年饲养量20多万头,是国家黄牛生产基地县、秸秆养牛示范县;绒山羊年饲养量18.6万只,是国家绒山羊生产基地县。近两年,岫岩确立了“念好山字经,吃好资源饭,唱好开放戏”的发展战略和“创建生态农业大县,发展岫岩特色经济”的发展思路,实现了岫岩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岫岩对外贸易前景广阔。已建立起出口生产企业175家,出口产品发展到11大类100多个品种,远销亚欧美三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岫岩具有外贸进出口经营权,为发展对外贸易奠定了坚定基础。投资政策十分优越,是国家第一批满族自治县之一,有其它县市所没有的行政立法权和《自治条例》,开放的岫岩将把优惠的政策提供给投资者、创业者。交通通讯四通八达。全县已形成了以岫岩镇为枢纽的辐射状交通网,从县城可直达北京、天津、秦皇岛、郑州、哈尔滨及沈阳、大连、鞍山等省内各大中城市。通讯基本实现现代化,移动电话、光缆工程设施完备,全部并入国家信息通讯网。服务设施齐全配套。县政府所在地岫岩镇已建成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各项基础服务设施日趋完善,文化娱乐场所应有尽有。
岫岩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国家AA级、省级风景名胜区药山在清代就是辽宁四大名山;国家AA级、省级生态自然保护区清凉山有“东北黄山”之称,融奇松、怪石、瀑布、溶洞、温泉、绝壁、兰花、古庙、塔林、枫叶等于一体,是东北地区旅游资源品位很高的一座山;国家AA级风景区、省级森林公园龙潭湾森林茂密植被良好空气清晰是旅客休闲度假的圣地;国家AA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卧鹿山效圣寺是辽宁省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石制古庙。
县境内多山,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79.6米。地形以山、丘陵为主,间有小块冲积平原和盆地。低山约占全县总面积的78%以上,主要山脉属长白山山脉,从北向南有帽盔山支脉、药山支脉、一棵树岭支脉、弟兄山支脉、大顶子山支脉、骆驼砬子支脉共6个支脉,各支脉的众多分支遍布全县,有名称的山岭500余座,最高峰帽盔山海拔1141.5米。也是辽南地区第一高峰。
自然资源享誉海内外,现已探明储量的矿藏有42种,其中菱镁石、玉石、理石、滑石、花岗石、硅石量多而质好,享有岫岩“六大宝石”之美誉。菱镁石总储量11亿吨,含镁量47%,储量占世界第二,质量居全国第一。岫岩玉储量属全国之首,享有中国国石之美誉。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