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概况
-
阳信已探明的地下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石油和煤炭开采难度较大,是潜在资源。天然气等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对外贸易是阳信县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的直接体现。多年来,阳信县通过扩大外贸进出口队伍,加快骨干出口企业优势膨胀,提高产品质量与档次,不断培植外贸出口增长点。长威电子、瑞鑫集团、欧亚木器、东进餐具已经成为阳信县的骨干出口企业,出口产品相应涉及电子、地毯、家具、不锈钢等类别,占全县出口总额的90%以上。2006年1-11月份,阳信外贸进出口突破亿美元大关,达到12065万美元,出口达到9495万美元,出口增长率始终保持全市前列。阳信县境外投资、劳务输出等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也得到了稳步发展。阳信欧亚集团在俄罗斯投资设立的黄河集团实业(俄罗斯)有限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在美国洛杉矶市投资设立的欧亚实业(美国)有限公司拓展了北美市场。2007年9月欧亚集团注册成立的天缘木业(俄罗斯)有限公司,进一步推进了阳信外经工作的稳步发展。2007年阳信县签订劳务输出合同15人,累计外派劳务已达32人。
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18.87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为89万亩,耕地面积70.6万亩。境内土壤分为潮土和盐土两大类。境内耕地4.67万公顷,全部由潮土类土壤所构成。其中潮土有3.07万公顷,主要分布于缓岗及微坡平地,保水保肥性能好,适种小麦、玉米、果树等。褐土化潮土有3033公顷,分散于缓岗之间,其性能好于潮土,适种棉花、粮食等作物。
2005年以来,阳信县与韩国九里市的教育代表团进行了多次互访,不断加强了了解,增进了友谊。友好交往促进了阳信县招商引资的迅速发展。1991年3月,由新加坡聚昌(私营)有限公司、阳信县棉麻公司及青岛帆布厂合资的阳信县第一家“三资企业”——中新合资阳信聚昌纺织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993年1月成立的阳信(台湾独资)长威电子有限公司,是滨州市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自1993年到2005年间,阳信县与韩国的经济交往与合作空前密切,成为韩资企业在阳信县发展的一个辉煌时期。期间,累计审批韩资企业达23家。据统计,自1991年至今,阳信县累计审批境外企业97家,合同利用外资15928.7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FDI)12536.96万美元。
阳信水资源主要分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类。地表水除大气降水外,过境容水主要有引黄、德惠新河、商东河等;地下浅层淡水一般在50米左右:劳店乡东部属咸水区,地下水矿化度大于5.0克/升,不宜饮用;深层地下水(400米左右)氯、氟化物严重超标,亦不适于饮用。幸福水库水源来自引黄,蓄水量250万立方米,主要供应全县生产和生活用淡水。
阳信县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历年年均气温12.3℃,极端最高气温40.1℃,极端最低气温-21.5℃,最冷月1月,最热月7月。年均日照时数为2704.2小时,年均日照百分率为65%,光照充足。阳信县境年降水量较少,且不稳定不均匀,历年平均降水量为567.7毫米,1月最少约为3.8毫米,7月最多约为191.6毫米。
自2002年起,采取多种方式招商,全党动员,全民参与,招商效果不断增强,利用外资总量不断增大。当年,共批准成立境外企业10家,合同利用境外资金额达3510万美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990万美元。2003年批准设立外资企业7家,合同外资2811万美元,实际到位628.12万美元;2004年批准设立外资企业8家,合同外资884.2万美元,实际到位863.1万美元;2005年批准设立外资企业6家,合同外资1575.57万美元,实际到位921万美元;2006年批准设立外资企业8家,合同外资1647.55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258万美元;2007年批准设立外资企业3家,项目数居全市第二位,合同利用外资652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410.51万美元,预计全年新批准设立外资企业达到6家,实际利用外资1200万美元。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批准成立外资企业97家,累计总投资26231.04万美元,累计合同利用外资15928.7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516.96万美元。
多年以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阳信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抓外资、促外贸、推外经,“三外”并举发展外向型经济。通过友好交往、招商引资、扩大出口、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等方式,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全县对外开放的质量与水平日益提升。
阳信县属于黄河冲平原。县境西东低,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呈现倾斜,微坡起伏,形成了缓岗,微坡平地和浅平洼地相间的地貌特征。县城内土地以轻、中壤为主,且土层深厚(8米左右)。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