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概况
-
阳新县总集水面积6771.4平方公里,其中客水3983.4平方公里。境内独自流入长江水系6条,以富水为主,其次韦源湖、海口湖、菖湖、袁广湖、上巢湖。按5公里以上河流统计,全县大小河港365条,河道总长度985.5公里。有大小湖泊250处,总面积349.32平方公里。万亩以上湖泊有网湖、朱婆湖、宝塔湖、十里湖、牧羊湖、北煞湖、葵赛湖、赛桥湖、海口湖等。有大中小型水库145座,总库容24.7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有富水水库、王英水库2座,中型水库有蔡贤水库、青山水库、罗北口水库3座。
2003年,阳新县拥有普通高中4所,在校学生12477人,入学率56%,教师583人,其中高级职称130人,中级职称253人,教师学历达标率71%;初中学校40所,2002年秋学生总数51744人,入学率93.6%,教师2226人,其中高级职称74人,中级职称1200人,教师学历达标率80%;小学420所,在校学生14564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6%,教师3853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2183人,教师学历达标率86%;幼儿园25个,在园幼儿3572人,幼儿入园率65%;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教师54人,开办专业10个;成人教育建立了以县技术教育中心为龙头,乡镇成校为骨干,村级成校为基础的成人教育体系,7000余人通过自修和函授学习取得了新学历。1996年被授予“全国扫盲先进县”称号,1998年提前两年实现“普九”达标,2002年“512”工程通过省级验收。
阳新县历史悠久,是全国有数的古县之一,陶唐时为荆扬之域,虞、夏、商属荆州,西周为鄂王辖地,春秋归楚,秦属南郡。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分南郡始置下雉县,属江夏郡。汉、三国、晋、梁、陈、隋、唐,历名下雉、闰光、阳新、奉新、安昌、永兴、富川。宋、元、明、清先后称兴国军、路、府、州。1912年废州设县,1914年定名阳新县,沿用至今。1949年5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解放阳新,建立人民政权,隶属大冶专区。1952年6月改属黄冈专区。1965年7月起改属咸宁地区。1997年1月1日起划归黄石市管辖至今。
阳新县现有医疗卫生机构24个,其中县直医疗卫生单位8个,镇卫生院16个(包括13个镇血防站,下设11个地方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3396人,其中高级职称84人、中级职称744;病床964张;拥有CT、彩色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800元以上器械设备近700台(件)。社会办医疗机构43个,其中农场(管理区)职工医院4个,厂(矿、学校)职工医院(医务室)9个,个体诊所30个,从业人员共320人。村卫生室459个,其中集体办370个,乡村医生662人,卫生员123人。基本形成了以初级卫生保健为基础、不同层次、布局合理、功能比较完备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卫生技术力量配套,具备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条件。20多年来,共推广适宜新技术200多项,2003年病床平均利用率48%,比1981年提高11%;50%的急诊病例得到院前急救服务,比1981年提高30%。1996年全县实施初级卫生保健,到1999年初保达标时,有61.8%的村建立和恢复合作医疗制度,其中合医合药达到23.8%。
阳新县政策优惠,环境优良。坚持诚信为本、环境立县的原则,努力打造软环境比东部更软、硬环境比西部更优的后发优势,赢得了投资者的青睐。东风集团、华新集团、鸿骏集团、劲牌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阳新,投资创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2005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1.4亿元,财政收入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75元。工业初步形成了铝业、水泥、金铜、纺织、煤炭等五大支柱产业,农业形成了水产、林果、蔬菜、苎麻、畜牧、旅游等六大特色经济板块。“普九”、“初保”全面达标,广播电视、固定电话实现了“村村通”。
阳新县林业用地面积124千公顷,占国土面积44.8%,森林覆盖率为43%,全县林木活立木蓄积量197.5万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量190.6万立方米。全县年木材采伐量6500立方米,楠竹采伐量200万根。年产油茶籽2500吨,油桐籽200吨,茶叶250吨,棕片130吨,竹笋130吨。年产各类水果7200吨,其中柑桔6450吨,板栗500吨。
阳新县共有文化团体28个,其中乡镇15个。地方剧种为阳新采茶戏,属省重点扶持保留剧种,已累计演出5000余场,获奖剧目有《闯王杀亲》、《楼台会》、《张无奈拾印》、《回娘家》、《三姑出宫》、《山中一片云》、《库岛红烛》等,其中《回娘家》一剧曾在中央和省电视台播放,《库岛红烛》获省内多次大奖。专业从事文艺创作人员23人,先后创办《富河》、《富川诗词》、《半壁》、《乡音》、《缘分》等报刊,自1971年以来,专业创作文艺作品1362篇(幅),获奖作品347件。现有图书馆(室)20个,文献资料总储量5.6万册,县图书馆被文化部列为“二级图书馆”。新华书店1个,发行网点8个,2002年发行图书300余万册。
阳新县国土面积2782.8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50%,其中耕地面积58984.61公顷,占21.2%;园地面积7165.32公顷,占2.6%;林地面积86228.43公顷,占31.0%;牧地面积44.83公顷,占0.02%;草场(荒草地)面积51440.79公顷,占18.5%;水面(含河流、湖泊、水库、坑塘)面积34355.21公顷,占12.3%;其它土地面积40057.74公顷,占14.38%。全县已开发利用的土地200287.61公顷,土地利用率为72.0%。
阳新县地处长江中游多金属成矿带鄂东南成矿东端,富藏金、银、铜、锌等金属矿藏,煤炭、石灰石、大理石、膨润土等外生矿储量亦丰,具有矿种多、分布广、储量大等特点。现已探明的矿产有35种,其中金属矿19种,非金属矿产16种,矿产地112处。全县金、铜、煤炭等矿产资源储量位居全省前列,其中金探明储量8万余公斤,居全国第3位;铜探明储量130余万吨,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的35%,是全国八大铜生产基地之一;煤探明储量8140万吨,是全国百个重点产煤县之一。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