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概况
-
峄城区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区。四季分明,季风明显,雨热同季。因爱黄海气候的影响,东风较多,但大陆海洋性气候不够典型。全区年日照平均为2226.4小时,以4、5月份日照时数最多,月平均可达216.5小时。全区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季略长于秋季,具有冷热持续较长的特点。历年平均温度14.5℃,全区降水较为充沛,年平均降水量872.9毫米。其中,夏季占年降水量的64%,秋季占16.7%,冬季占4.1%,春季占14.5%。
土壤分为3个土类,7个亚类,17个土属,46个土种。其中棕壤土面积2602.13公顷,占土地面积的5.2%,主要分布在萝藤乡北部、峨山乡东部和西南部,属于低产土壤,宜种花生、果树等。褐土面积34337.87公顷,占土地面积的68.3%,各乡镇均有分布,宜种小麦、大豆、花生等。沙姜土面积1 3305公顷,占土地面积的26.5%,主要分布在南部12个乡镇,宜种玉米、高粱、小麦、地瓜、花生等。
种植业: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地瓜、高粱、小杂粮等,以小麦、玉米为主。1998年小麦种植面积20691公顷,总产84628吨;玉米种植14601公顷,总产100069吨。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棉花、大豆、芝麻等,瓜菜主要有芸豆、豆角、大葱、大蒜等数十种。其中芸豆年产320万公斤,远销东北、西北等16个省、市,峄城被中国特产委员会命名为“中国芸豆之乡”。1998年花生种植面积1680公顷,总产5 935吨;棉花种植面积1950公顷,皮棉总产1843吨。 林果业 林业用地1.33万公顷,约占全区总面积的20%。其中有林地1万余公顷,疏林地400公顷,人造林地257.06公顷。另有宜林地3186.67公顷,其中未成林地3040公顷,荒地66.67公顷。经济林中,水果类8000公顷。其中石榴6666.67公顷,年产量500万公斤,产值4000万元。峄城被中国特产委员会命名为“中国石榴之乡”。
畜牧业:1998年底,全区各种牲畜和家禽存养量1038920头(只),其中牛6857头,马1439匹,驴10655头,骡3156头,生猪49047头,羊46031只,兔162805只,鸡、鸭、鹅共1016813只。 水产业 全区水域面积500公顷,约占全区总面积的0.8%,在各类水面中,河道沟渠占32.6%,水库塘坝占24.3%,坑塘占43.1%。1998年,鱼类总产2238吨,产值1 566.6万元。水生植物有2门、29科、38属、53种,多为自然生长,人工栽培的有藕、苇、蒲等。
峄城区西北向东南倾斜,依次为低丘陵、山前平原、洼地。海拔最高点为350.8米,最低处为29.5米。丘陵分布为北面一条带,中部一大块,面积19268公顷,占全区面积的30.7%;平原分布于境内中部,面积占45.6%;洼地主要分布于运河一带,面积占23.7%。
土地资源 面积6.27万公顷,其中耕地3.80万公顷,人均耕地0.11公顷。水资源总量为3.12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流量1.795亿立方米,地下水总补给量1.332亿立方米,入境客水量2.975亿立方米。可利用水为1.72亿立方米。矿产资源有煤、石膏、石灰石、石英石、大理石、白云石、磷、钾长石、玉石等,其中煤的储量1150万吨,石膏储量3亿吨,石灰石遍布全区。
峄城区为淮河流域运河水系,以降水补给为主,季节变化明显。均自北向南流。主要河流有韩庄大运河、峄城大沙河等,总长114.5公里。其中韩庄大运河峄城段为东西走向,上接南湖,下连中运河,横贯峄境南部,可通航运,长34.5公里。峄城大沙河,古称丞河,发源于枣庄以北山区和峄城西部山区,干流31公里,流域面积6 29平方公里,是进入韩庄运河的最大河流。
工业门类齐全,资源型产业优势明显。峄城工业已初步形成以资源型、能源型为主,以玩具纺织、轻工、机械电子等行业为辅的20多个门类,主要产品已发展到300多种,主要销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峄城区境内现有石膏6亿吨,占全国六分之一,石灰石储量10亿吨,年产原煤200多万吨、石膏250余万吨、水泥500万吨,是山东省重要的水泥、石膏、煤炭产地之一。工业投入增势强劲,项目建设日新月异。峄城区委、区政府把加快工业发展作为立区之基、强区之本,提出工业强区战略。通过招商引资,多方融资,工业投入连年翻番。2004年以来先后新建扩建了申丰水泥、三兴高龄土、中科生态、通达电厂、佳龙陶瓷、天龙针织等100余个重点项目。
近年来,按照扩大空间、提高档次、建设精品景区和积极创建4A级景区的要求,不断加大投入,推进冠世榴园景区上档升级,集中力量建设青檀寺精品景区,景区建设每年都取得新成效,景区面貌焕然一新。经过不断开发建设,冠世榴园风景区有了长足发展,先后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世界基尼斯之最,并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文明景区、山东省十佳工农业旅游区、山东省最具成长力品牌景区。以青檀寺景点为龙头的冠世榴园风景区初具规模,旅游接待功能逐步增强。近年来,冠世榴园风景区先后获得了国家3A级景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最具成长力品牌景区等多项荣誉,成为全市具有一定示范作用的龙头景区,在全市乃至省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同时古邵运河旅游开发正在起步,浅池菏藕开发初具规模,建成了港口渡假村。吴林街道正在开发东部石榴园-仙人洞景区,完成了仙人洞景区至城区东外环旅游道路的硬化。阴平镇着手开发万亩枣园观光农业旅游景区和文峰山红色旅游景区,新修的环山路将万亩枣园和文峰山连成一线。目前我区以冠世榴园风景区为主体,以青檀寺景区、榴园人家“农家乐”餐馆、旅游商品生产厂家、旅游购物商店为代表,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的旅游产业体系及相关的支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旅游业成为我区极具生机和活力的新兴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据统计,2006年接待旅游人数60余万人次,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直接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0 %和12%,创历史最高水平。
峄城工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近几届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加快工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步伐,形成了以煤炭、建材、纺织、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电子、陶瓷等支柱产业为主导,同时拥有玻璃、食品、医疗器械、造纸等门类齐全的新型工业化体系。工业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突出。2006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GDP)56.4亿元,其中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7 亿元,占全区GDP的47.8%。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1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2亿元,实现利税13.5亿元,实现利税7.73亿元,完成出口总额4300万美元。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