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概况
-
2008年,永靖县工业企业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发展的规模、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全县工业企业增加值101561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521万元,比上年增长6.5%;产品销售率98.00%。全县万元GDP能耗降低率为-4.71%,万元GDP电耗降低率-5.19%,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1.53%。民营工业企业由于受金融危机和国家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治理力度的加大,再加之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有一部分民营企业不得不逼迫停产,使得永靖县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由2007年的35570万元下降到2008年的25404万元,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8226万元,比上年增长 %;工业产销率为99%,与上年持平。实现利润19839万元,比上年增长301.94%。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103万元,比上年增长26.5%。
永靖县地处陇西黄土高原,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从地貌上可分为河谷平原、黄土丘陵山地、山间盆地、石质山地四种类型。因地处内陆,大陆性气候显著,属温带半干旱偏旱气候类型,平253年均降水量2右,蒸毫米左右。从地理位置上划分,全县可分为川塬区和东西山区两大块,川塬区6个镇(川区有刘镇、太极镇、盐锅峡镇、西河镇4个镇,塬区有三塬2个镇对较好,以灌溉农业为主,经济发展较快;东西山区11个乡镇(东山有三条岘乡、陈井镇、徐顶乡、关山乡4个乡镇,西山有杨塔乡、王台镇、红泉镇、小岭乡、川城镇、新寺乡、坪沟乡7个乡镇)山大沟深,十年九旱,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十分恶劣,用水主要是雨水集流,是典型的雨养农业,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永靖县栽培大枣历史比较悠久,主要分布于黄河、湟水沿岸的刘家峡、盐锅峡、西河等地,树冠自然分布,主干灰褐色,叶长椭圆,新发枝条具刺,果形椭圆,纵径3.3厘米,果皮薄,嫩熟枣果肉白绿色,细而脆,汁多、味酸甜。干枣皮鲜红,肉白黄色。产于西河乡二房村的永靖县馒头枣,个大、肉厚、核小,更具特色。枣果含维生素丙特多,比柑桔高7-8倍,比苹果高70倍。栽培简便,宜管理,与农作物间作影响小,抗寒耐盐碱。不仅可干鲜兼用,又可深加工成蜜枣、酒枣、熏枣和干枣,还可制作枣泥、枣面、酐作原目前,永靖境内共有枣面积7400万株万公斤,可实现产值90万元。
永靖县的大棚蔬菜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发展更为迅速。种植面积达1.1万亩,其中西红柿种植面积0.8万亩,亩产高达8000公斤,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并具有很高的市场信誉。永靖西红柿有其独特的优点:一是产量高。永靖的川水地大部分土壤属于砂壤土,光照充足,水源丰富,适宜西红柿的生长。二是质量好。永靖生产的西红柿个大而圆,果形整齐,单果重0.3公斤~0.5公斤,色泽红亮,味酸甜,口感好。果肉皮层厚,耐挤压能力强,便于贮藏和长途运输。三是上市早,成熟期集中。由于永靖境内具有西红柿生长的光照条件和适宜的土壤,使有不期,可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它以年销6.4万吨的纪录在城乡市场独占鳌头。为当地群众走上致富之路打开了一条顺利通道。
2008全年永靖县实现生产总值182589万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848万元,比上年增长7.23%;第二产业增加值112664万元,比上年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40077万元,比上年增长17.7%。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2007年的16.09:63.26:20.65变为16.35:61.70:21.9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全县经济总量较小,结构不尽合理 ,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农业生产基础薄弱,抵御自然力灾害的能力较差,特别是东西山区自然条件严酷,群众增收渠道单一,脱贫致富难度较大;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形式粗放,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多;旅游产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管理机制不活;物价上涨过快,猪羊肉、蔬菜等居民日常消费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对群众生活、特别是对低收入人口生活影响较大。
2008年,永靖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412万元,比上年增长0.38%。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60.01万人,同比增长15.16%,客运周转量4600万人公里,同比下降10.68%;货运量88.16万吨,同比增长0.79%,货运周转量6697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34%。全年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19.6万人,同比增长155.99%。全年铁路运输完成货运量30.3601万吨,同比下降3.23%。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较快,移动电话用户5.1万户,增长30%,行政村通电话率100%。邮电业务收入和业务总量迅速增长,全年各类报刊累计发行量116940万份,比上年增长3.63%。大力推进旅游资源开发,多渠道、全方位发展旅游业,全年旅游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累计接待中外游客55.3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4%;全年旅游总收入达19276万元,比上年增长42.79%。2008年旅游收入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达10.56%。
2008年,永靖县全面落实“两免一补”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教育教学质量不断稳步提高。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98所,其中:小学151所,职业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在校学生人数36011人。小学在校学生数18440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15436人,其中:高中6473人,初中8963人。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99.3%,小学毕业率达到100%。2008年考入大专院校的学生1506人,其中上省定本科线的742人。举办扫盲班142个,脱盲人数1500人。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98所,其中:小学151所,职业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在校学生人数36011人。小学在校学生数18440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15436人,其中:高中6473人,初中8963人。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99.3%,小学毕业率达到100%。2008年考入大专院校的学生1506人,其中上省定本科线的742人。举办扫盲班142个,脱盲人数1500人。
永靖县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特色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经济稳步健康发展。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29848万元,比上年增长7.23%。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8979万元,比上年增长6.94%;林业增加值1048万元,比上年下降1.13%;牧业增加值8701万元,比上年增长8.88%;渔业增加值754万元,比上年增长5.54%;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增加值366万元,比上年增长13%。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7万亩,比上年下降0.44%。其中:夏粮面积7.12万亩,比上年下降18.25%;秋粮面积19.88万亩,比上年增长8.63%;油料面积2.06万亩,比上年下降8.85%。全年粮食产量81726吨,比上年增长15.75%。其中:夏粮产量14446吨,比上年增长2.79%;秋粮产量67280吨,比上年增长18.97%;粮食作物平均亩产302.69公斤,比上年增长15.80%。全年共完成植树造林1万亩,比上年下降39%;育苗面积0.35万亩,与上年持平。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年未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1.5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2.66%;化肥施用实物量14837.62吨,比上年增长6.22%;农村用电量11335.5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17%;当年新修水平梯田1.1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06万亩。
永靖县草莓以独特的品质,丰富的营养赢得“水果皇后”的美称。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色泽鲜红,柔嫩多汁,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酱、果汁、果酒、罐头等。成熟早,在春末夏初的水果淡季即可上市。由于栽培方式的多样化,既使在严冬季节也可吃上美味可口的新鲜草莓。其产品已销往临夏、甘南、兰州、西宁等地。永靖草莓栽植面积大,主要集中在黄河、湟水沿岸的西河、盐锅峡、刘家峡地区,栽植面积达2500亩以上;而且草莓市场得到进一步的拓宽,已销往临夏、甘西宁永靖正在塬台灌区筹建万亩蔬菜基地,草莓已在塬台灌区安家落户,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