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库概况
-
泽库县全境东西较狭长,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县境内大部分地区在海拔3500米以上,最高点是北部的杂玛日岗山,海拔4971米,最低点海拔2800米。受海拔高度及地形的影响,冷季漫长而寒冷,暖季短促而润凉,气温日差大,年平均气温-2.4℃-2.8℃。极端最高气温28.7℃,极端最低气温℃。
泽库县是青南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牧场地域辽阔,水草丰美,气候适宜,畜牧业是全县的支柱产业。全县存栏各类牲畜79.22万头(只、匹),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41.47%、45.11%和33.95%,年产羊毛195.9吨,肉类总产量11511.77吨,奶总产量8025.58吨,丰富的畜产品资源为发展畜产品加工、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全县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珍贵禽兽有苏门羚、旱獭、水獭、猞猁、麝、雪鸡、兀鹫、秃鹫、金雕等。野生植物约200余种,主要有冬虫夏草、佛手参、雪莲、大黄、贝母、秦艽、茵陈、远志、马勃、蕨麻、蘑菇等,特别是冬虫夏草、佛手参、蕨麻、蘑菇等植物由于质量上乘,品质优异而颇受省内外市场的青睐和欢迎。截止2002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6亿元(2000不变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445.14元,实现牧区经济总收入9125.01万元,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98.16元。
泽库县有着十分丰富的矿产和旅游资源。现已探明的主要矿种有金、铜、锑、铅及花岗岩、石灰石等20余种,储量丰富、品质优良,开发利用价值高。泽库县地处森林与草原的过渡带,境内群山连绵,逶迤起伏,沟谷相间,滩地开阔,地貌复杂多样,泽曲、巴曲、麦秀河贯穿县域,是夏季生态旅游的好去处。这里有着遐迩闻名的中华石刻奇观—和日石经墙,十世班禅大师讲经圣地—幸福山和多杰宗、切格日、宗玛日、吾格等藏传佛教寺院,藏区文化底蕴雄浑深厚,藏乡民俗风情浓郁独特。泽库将敞开心扉,诚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并为之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
“十五”期间,泽库县深入实施“牧业立县、项目强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三产富县、民营活县”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预计到“十五”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2.64亿元,年均增长9.85%,高出“十五”计划目标1.85个百分点。其中畜牧业总产值将达到7168万元,比“九五”末提高0.29个百分点,年均增长4.12%;工业总产值从“九五”末的205万元增长到313.5万元;餐饮、商贸、交通运输和旅游业得到了优化和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8548元,年均增长8%;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22元,年均增长7.34%,比“九五”末人均高出980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5亿元,年均增长12.27%,比“十五”计划超额完成9481万元。
改革开放以来,泽库县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强化牧业基础地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发展科教文卫社保事业,全县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近五年来,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1亿元,相当于1993-1997年投资总和的2.72倍,先后兴建了一批增后劲、惠民生的重大工程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重点建设项目,确保了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的同步健康发展,牧区基础不断加强,城乡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全县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可喜局面。今后,将在十六大精神鼓舞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统领全局工作,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借西部大开发东风,认真遵循“强化基础铺富路,调整结构创特色,建设生态美山川,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定不移保稳定,强县富民奔小康”的总体思路,深入实施“牧业立县、项目强县、科教兴县、三产富县、民营活县、依法治县”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制的政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前来泽库投资,参与泽库的经济建设。
泽库县民族教育得到优先发展。全县认真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合理调整办学结构布局,育人环境、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全县各级各类学校49所,截止2007年底,中小学在校生达10706人,其中小学生9430名。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97.02%、34.9%,高中阶段入学率为17.02%,15—50周岁人口非文盲率为95.9%。全县教职员工649名(其中,聘任制教师346人);文化科技和广电旅游工作得到提高。积极组织技术人员举办以畜疫防治、牧草种植、药物常识为主要内容的科普培训班,全年共培训牧民群众累计达220人(次);利用流动电影放映车累计公映电影690场次,观众98933人(次)。科技应用推广面达到59.35%,科学技术普及面达到87.5%;策划出版了《吉祥泽库》光碟;整理完善了《泽库新闻》栏目;电视专题片《故乡》在青海电视台综合频道成功播放;40分钟电视解说片《故乡神韵》已制作完成,并将出版发行;收集民间石雕工艺品进行展览,并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名录,有望获得国家认定,石雕技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推广。
泽库县卫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县藏医院制剂室炮制加工出80余种藏药。乡镇医疗机构配备8辆流动卫生服务车,改善了牧民看病条件。对5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造,新建了5个村卫生室。全县医疗机构共计门诊人次为3.2万余人次,收治住院患者956人次。全县牧区医保参合人口53207人,参合率为94.6%,同比增长18.8个百分点。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出生率和计划外多孩率分别控制在15.5‰和1.5%以内,计划生育率为98.72%;“三查”服务面达83.5%;年内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81户,自愿放弃第三胎生育指标户217户,符合奖励扶助要求对象认定44人,计划生育达到了一类县目标,并获全省计划生育工作进步县的称号。民生问题得到改善。安置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0人,四类下岗失业人员2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严格控制在4.12 %以内。培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68人(次),组织牧区富余劳动力流动就业人数达2400人(次)。发放养老金94万元,补发离退人员增资1.8万元。完成社保扩面登记人数71人,完成工伤保险扩面32人,完成医保扩面人数60人。清欠农民工工资2.52万元。落实了重点优抚对象及安置军人定期补助金及代发工资9.8万元,并对重点优抚对象和退伍军人全部纳入城镇低保和医疗救助范围。
泽库县是青南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县域经济为纯牧业经济。截止2007年年底,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完成3.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6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2.21亿元,同比增长4.11%;第二产业完成0.35亿元,同比增长95.16%;第三产业完成0.981亿元,同比增长19.35%。全年实现农牧业总产值(现价)2.40亿元。完成地方一般性财政收入217万元;财政支出14000万元。累计征收地方税收160万元,征收国家税收32.12万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12002万元,累计回收不良逾期贷款150万元。今年,共争取各类项目30项,总投资达15142.5万元。全年共实施重点项目47项,总投资达20355.5万元,其中:续建项目4个,新开工项目43个。在加大项目申报和争取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和管理力度,确保了建设项目按期完工。2007年度,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65万元,同比增长127.23%,完成年度任务的104.81%。
- Sitemap | Xml | W3C XHTML 1.0
- Copyright © 2018 中国地图全图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